雖然中國經濟放緩沖擊澳洲大宗商品出口,但澳洲葡萄酒和堅果等食品及飲品貿易前景正愈發光明。本地生產商抓住澳元貶值的利好條件,積極與中國投資人進行合作,擴大中國市場。
由于葡萄酒出口環境有所改善,越來越多資金緊張的精品葡萄酒制造商正想方設法抓住這一機遇,以求生存。已然在中國鋪設好銷售渠道的澳洲企業則希望擴大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葡萄酒行業并購案例預計將增多。
企業并購助力銷量提升
澳大利亞葡萄酒巨頭哈代公司(BRL Hardy)前任執行總裁Stephen Millar控股的葡萄酒集團Project Wine正考慮對處境困難的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產區酒商進行收購。
Project Wine集葡萄加工、葡萄酒釀造和儲存為一體,由Millar、前聯邦部長Amanda Vanstone和兩位中國商人共同出資成立。據澳相關媒體,該公司已經收購了1887年成立的巴羅薩谷產區酒商Gomersal Wines25%的股份。中國投資人持有Project Wine公司45%股份,兩位中國股東分別來自上海和北京。
Millar表示,他們目前在保證葡萄酒質量的前提下,提供葡萄酒釀造、加工和配送服務,目前這種經營模式已逐步走上正軌。同時,他們還希望在澳洲找到更多擁有優秀的品牌,希望與之合作以實現共贏。Project Wine目前生產的超過20萬件包裝酒和20萬件桶裝酒銷往澳大利亞各地以及日本和中國等海外市場。
對于澳洲葡萄酒出口商來說,澳元的貶值推動了出口,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葡萄酒業的信心。此前,由于中國經濟放緩和中國政府打擊腐敗給澳洲葡萄酒業造成影響。但Millar表示,受低端產品出口增長拉動,中國葡萄酒市場再次復蘇,他認為中國的中端市場也將開始增長。
Millar表示,中國葡萄酒市場情況比從前復雜,葡萄酒銷量也有所下降。但總體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長遠來看,在自貿協定將充分發揮作用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時澳洲葡萄酒也將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