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通告稱,共有51家企業涉嫌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等藥物。8月3日,一位江蘇保健酒經銷商坦言,兩箱白酒放一粒“偉哥”,增加投入也就幾十塊錢,但兩箱酒賣多少錢?保健酒添加西地那非,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并且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整個保健食品行業,非法添加藥物的現象很普遍。(8月4日《財經》)
保健酒能夠壯陽補腎,是不少消費者所希望的功效,這樣的酒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然而,消費者本是為了強身健體、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得到的卻是“用白酒送偉哥”這樣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酒中添加“偉哥”并非個別現象,甚至已成行業潛規則,此次查獲的酒類之多,就足以證明,靠酒來壯陽,也許是一種很危險的消費。
酒不是不可以壯陽,但前提是必須由中藥配制而成,市面上也并不缺乏類似的正統保健酒。然而,貨真價實的保健酒,不僅釀制過程復雜,而且成本較高,相比之下,一粒“偉哥”放下去,不僅操作簡單,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商家既可獲得豐厚利潤,還能留得住消費者,如此利益驅使,難免會有商家鋌而走險。
但商家有沒有商業道德,能不能抵擋住誘惑,除了靠自身修養,更要靠監管。當前的問題或許不是監管的力度不夠,而是監管的方式存在漏洞,正如一位保健酒經銷商所言,很多保健酒的檢測是送樣而不是抽樣,這樣一來,違法添加“偉哥”的產品,則在合格的外衣掩護下進入了市場。
可見,要想非法添加藥物的現象不在酒類等領域普遍,除了繼續加大監管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改進監管方式,改送檢為隨機抽檢,并建立起產品連帶給黑名單制度,讓每一次的非法添加藥物都要冒極大的風險。
當前針對藥品器械的 “飛行檢查”,也可考慮試用于保健食品行業,這種檢查具有突擊性、獨立性、高效性等特點,能產生巨大的威懾力。盡管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如藥品器械嚴重,但既然保健食品中被非法添加了藥物,是否可以考慮納入到藥品的監管范疇,這一點也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