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五糧液核心產品52度五糧液(普五)的出廠價格將由每瓶609元恢復至659元的新聞,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8月4日上午,五糧液召開全體營銷人員大會,下午召開經銷商溝通會和分片工作小組會議。從8月5日開始,五糧液全體營銷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市場,進行駐店式督導,以確保“控量保價,量價平衡”。
五糧液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恢復核心產品價格呢?通過恢復價格這件事,能夠讓我們看到哪些積極信號呢?
1、行業回暖的信號
歷來,名酒價格是反映中國白酒價格的風向標。通過五糧液、茅臺兩個名酒的價格,可以讓其他名酒以及二名酒價格乃至整個白酒的價格政策產生提價效應,從而給其他白酒讓出價格空間。這是經濟發展規律,也是品牌、品質決定價格的發展規律。
從2013年以來,五糧液、茅臺的價格,由于受到政策環境的擠壓,以及消費環境的影響,再加上“黃金十年”所積累的產能問題,以及品牌過多過濫等因素的影響,淤積起來的沉疴導致了整個行業深度調整的爆發。
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以價格為中樞的名酒,又出現了矯枉過正的趨勢,由于媒體的傳播作用,出現了名酒價格不理性的“一降再降”現象。
通過兩年多行業調整的優勝劣汰,許多品質不優秀的,品牌不堅實的,靠炒作來吸引消費者的白酒,已經開始出現退出市場。再加上通過茅臺集團的價格力挺,使原來應該維系在1000多元一瓶的價格區間開始逐步回升到800—900元的價格區間,甚至已經開始突破千元區間。今年春節以來,五糧液也出現小幅上揚的趨勢,有的市場開始出現一瓶難求的現象。這種價格回暖的跡象,絕對不是生產廠家故意抬商價格的做法,也不是廠家欲實行價格壟斷,而是行業回暖的積極信號,于國于民都是有益的。
2、恢復價格就是回歸品質
眾所周知,名酒之所以叫名酒,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一個重要法碼是品質與價格必須合理匹配。如果打破或失去這種平衡,名酒的價值就會受到嚴重的挫傷,洋酒拉菲如此,中國名酒五糧液也如此。
而事實上,中國名酒與洋酒一樣,都有其稀缺性。拿五糧液來說,一個產能30萬噸的白酒企業,真正能優中選優、符合“五糧液”酒標準的,也不過3萬噸的量,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這足以體現其稀缺性。
稀缺性的另一個衡量標準是不可復制的地域性,茅臺曾經試驗過,將窖泥、糧食、工藝等搬到茅臺鎮以外的地方去釀酒,盡管釀造工藝全部一樣,但釀出來的卻不是茅臺,茅味兒就沒有了,就不能叫“茅臺”。
同樣,五糧液也如此,釀造所需要的水土、氣候環境改變了,盡管仍然叫五糧濃香型白酒,但卻失去了五糧液酒的獨特風味,即“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
五糧液這種不可復制的稀缺性,構成了中國民族品牌獨有的品質特征。而如此品質的“五糧液”名酒,必然導致要通過價格這個標簽來表現。因此,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說:“名酒就是名酒,而非民酒。”因此,五糧液價格的恢復,之所以說是品質的回歸。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任何名牌的目標消費群體,不是一般消費者都能擁有的。換句話說,任何名牌產品,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消費品,而只能是特殊消費的至尊選擇與享受。比如奔馳、寶馬等名車,不可能讓全社會的成員都擁有,名酒也一樣,必然是高端消費才能擁有的至尊選擇。因此,讓“名酒”變“民酒”的提法本來就是違背經濟規律的,違背價值規律的,這是顯而易見的。
3、中國白酒國際化的需要
中國白酒要走好國際化市場之路,如果品質與價格不能保持匹配與平衡,外國人會認為中國人腦殘了。同樣的道理,如果美國蘋果手機,在中國如果只賣到幾百或者千多元一部,也不能成為國人所追捧的國際名牌。
因此,名牌價格就是一個讓消費者所追求的具象標簽,它是不菲的、應有的價值體現。我們不能片面地去看生產蘋果手機的實際只有250元,同樣,五糧液的價格回歸,不能只看釀一升酒需要多少糧食成本,這是走出國門,走好中國白酒國際化市場的必然手段。
近兩年來,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五糧液站在民族品牌的高度,義無反顧地舉起了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大旗,這正如五糧液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劉中國所說的那樣:“中國白酒必將按照中國白酒釀造的基本規律回歸正常的軌道,必將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為根本,必將以世界市場為邊界走出國門融入各國消費者的生活。”
在談到五糧液走出國門所具備的條件時,劉中國歷數出了三大優勢。
第一,五糧液具有堅實的品牌基礎。劉中國說,改革開放以來,五糧液從處于虧損邊緣的小作坊,到今天,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釀造基地;品牌價值達701.58億元,連續19年穩居中國食品行業第一;每年創造利稅100多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195位。
第二,五糧液積累了全球配置資源,全球尋找市場的經驗。劉中國說,近10年來,五糧液累計出口創匯20多億美元;五糧液產品已經進入120多個國際免稅店,甚至在國外開了多家專賣店。
第三,五糧液擁有的獨特的釀造優勢和條件。劉中國介紹說,除了業界公認、廣大消費者放心的質量保證,我們還有深厚的文化、傳統技藝和先進研發為支撐。尤其是擁有的600多年明代窖池的一塊窖泥,已經成為國家歷史博物館中陳列的“國寶”;五糧液釀造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糧液老作坊”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除此之外,五糧液還有秉承“先天下消費者之憂而憂、后天下消費者之樂而樂”的文化理念,針對不同消費需求,研發有不同風格的產品上百余種。2013年,又推出了健康飲酒、時尚消費的低度系列,更加貼近國際酒水低度化的特點,邁出了引領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一大步。
4、地方經濟需要五糧液
宜賓是“中國白酒之都”,白酒產業已經成為宜賓的“一號產業”,承載著振興地方的龍頭產業。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宜賓市委、市政府都對五糧液抱有希望,給予五糧液以極大地支持。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此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實現地方經濟的振興。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五糧液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占據了地方財稅收入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說,70%的財稅收入來源于五糧液。因此,宜賓市委書記王銘暉評價道,五糧液對宜賓經濟的貢獻是巨大的,不能用片面的思維來看待五糧液的增長速度。面對更加嚴峻的酒業形勢,再造五糧液核心競爭力是其必須扎實推進的工作重點,將五糧液打造成世界都公認的奢侈品品牌不僅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五糧液真正走好國際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王銘暉書記進一步解釋說,五糧液銷售收入保持穩中有升是貢獻,五糧液銷售收入下滑了一點也是貢獻,我們衡量五糧液,要看五糧液是否仍然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要看五糧液品牌價值是否在不斷飚升,要看五糧液的品牌影響力是否最具魅力的,要看五糧液的發展戰略是否在穩健的推進,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王銘暉在談到五糧液創新發展時說:“眼下,五糧液最需要做的是如何創新驅動發展,如何進行核心競爭力的再造,如何進行新優勢的再造,積蘊能量向另外一個更高的山峰攀登,使之保持應有的龍頭地位。”
綜上所述,可以這樣說,五糧液價格的回歸,是對地方經濟的貢獻,是保持中國酒業龍頭地位的戰略舉措。
5、企業多元化產業的需要
在8月4日上午召開的五糧液營銷工作會議上,劉中國一針見血地指出,主業發展不好,多元化產業也不好搞。這個顯而易見的判斷,足以說明五糧液在創新驅動發展道路的戰略思考,同時也足以說明五糧液在打造千億產業上的戰略思考。
眾所周知,四川省委、省政府賦予五糧液的中長期目標是千億產業。五糧液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提出了“酒業為主,多元發展”的基本思路,具體到數據,以期在“十三五”末實現酒業600個億,多元化產業400個億。
要實現這么一個宏偉的產業目標,就需要力挺名酒市場,使名酒市場成為五糧液發力千億目標的主力軍。
既然是名酒市場,而非民酒市場,就必然要有個與品牌、品質相匹配的合理價格。因此,五糧液恢復出廠價格,是做好名酒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這樣才能與定位于民酒市場的尖莊、五糧特曲、五糧醇等品牌形成價格區隔,從而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發展態勢和品牌發展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