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同時因其近鄰香港,當地消費文化、經濟狀態多受其影響,較之內地更具國際化。
葡萄酒這樣的舶來品自然隨著這座城市的身份定位,早早的飄洋過海來到這里。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被這里的消費者熟知、接受、認可。這也催生了一批經營葡萄酒的酒商們,他們憑著先進的經營理念,帶回來自世界各產區的不同酒款,活躍在中國葡萄酒行業。
但近兩年的市場低迷,加上“三公”消費的回落,還是讓相對市場化經營的當地酒商們措手不及。 近期,記者采訪了深圳當地的多位酒商,嘗試探究在這場“行業危機”中,深圳的葡萄酒們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做出了怎樣的應對?
瓶單價降低
記者了解到,由于政務團購渠道急劇萎縮,在端午這個傳統節日,深圳葡萄酒市場并未像幾年前一樣出現銷量暴漲。多位酒商反映,節日期間的銷量與平日相比上漲并不大。
一位當地酒商中說道:“今年深圳一點過節的氣氛都沒有,很多時候似乎都讓人懷疑這是否是端午節。”其他多位受訪酒商也表示對于剛過去的中秋節,銷售額并無明顯的變化。
對于這一點,深圳高德酒業董事長張向東感觸頗深。他向記者表示,因為高德酒業以往的業績構成中政務團購占很大比例,每年節假日前夕,其葡萄酒銷量都會出現一個小高峰。但是隨著政務消費的銳減,今年的中秋銷量非常不盡人意。
但是,對于并不倚重團購渠道的酒商而言,雖然銷售額上漲并不明顯,但是瓶數確實是上升的。
深圳志然酒業總經理張山填就向記者表示:“由于志然酒業主要建立在集團內部平臺與大眾消費組合的結構中,雖然節日未得到明顯的上量,但是銷售的瓶數有所上升,這說明整體還是在上升,只是單瓶酒的價格往下做出了調整,這也說明大眾消費趨勢是在持續發展的。”
產品線下延
“其實在葡萄酒消費相對成熟的國家,如美國,韓國等,之前也出臺過類似“禁酒令”的政策。雖然從短時間來看,此類政策對行業造成的影響是直接、快速的。但從酒類市場的長遠來看,這未必是件壞事。政務團購消費縮減之后,企業開始把推廣目標轉移到大眾消費者。目前,很多深圳的酒企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和價格體系。” 張山填繼續向記者介紹到,“我們志然酒業的產品種類比例有所調整,以往起泡酒,干白相對小眾;但隨著行業外在因素的助推和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的提升,這些種類的關注度開始增加。我們公司因此推出了一款價格100多元的桃紅起泡葡萄酒,目前看來銷量還不錯。”
深圳品樂酒總經理陳貴芳也持同樣看法,“‘三公’受限對于我們的影響并不大。品樂酒業經營的葡萄酒類產品主要以中低端系列為主,我們的消費客戶也多為商務和大眾消費。目前為止,我們的葡萄酒類消費總額較之去年同期縮水并不大。”
對于禁酒令和酒類價格調整,深圳金悅格朗德酒業總經理劉日中在受訪時也向記者表示:“限制三公對我們公司來說沒有什么明顯的感覺,因為我們的產品主要還是供我們集團的全國幾百家夜場和餐廳消費。但種類有所改變,以前以烈性酒為主,但現在葡萄酒的份額在提升,價格還是以中低端價位為主。”
多渠道探索
行業不斷發展變化,從來沒有一種商業模式可以一成不變的走下去。尤其是在行業遭遇低谷時,酒商們更是展開了對多種渠道的嘗試和探索。
高德酒業多年來之所以一直倚重政府團購,主要是因為董事長張向東是10多年前從政府單位下海的,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積累一定的社會資源。所以高德酒業近年來一直重視團購。但這次他告訴記者:“高德酒業正在有計劃地改進,要求突破傳統的商業模式。改進的關鍵詞是‘低端、電商’,即今后高德酒業的業務將由中高端向低端傾斜并積極探索電商渠道的可能性,更多的關注大眾消費群體。”
談及渠道轉變,張山填也向記者表示,“改變,是必須的。志然酒業前幾年在海口和上海分別成立了辦事處和葡萄酒會所。 但現在我們已經關掉了?谒袡C構,只保留了上海辦事處。在行業低谷,實在不適合高舉猛進,輕資產運作,讓利給消費者才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