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時值立冬,是黃酒一年一度開釀的日子。當日,第二十二屆黃酒節黃酒產業高峰論壇在紹興拉開帷幕。浙江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叢培江、浙江省酒業協會秘書長章谷成出席了論壇,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發表了題為《十三五黃酒產業發展展望》的主題演講。
王延才表示,黃酒作為最悠久的傳統酒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從社會影響、銷售和飲用范圍、產值、銷售額來看,都比葡萄酒要小。黃酒作為在傳統過去出口比較好的酒種,現在已經被白酒遠遠超過,白酒全行業都在探討國際化、布局全球,黃酒也應該有所行動,這方面的市場還是非常之大的。
“從黃酒的健康值來看,黃酒的谷多酚含量是所有酒種里最高的,但它的健康飲用和保健價值在宣傳方面還需要完善,大多數消費者不知道它的健康價值,甚至產業內部對它的健康價值也認識不夠。”
以下是王延才演講精華:
王延才指出,我們要研究黃酒產業如何發展創新。
一是在產品創新方面,希望行業能把它重視起來,創新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是酒”?酒是在大食品里面的,可以喝的,但它還有特殊性,不但能滿足物質需求,還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我們在介紹黃酒歷史悠久的同時,可能弱化了它的品質和口感的愉悅。我們需要突出黃酒的特點和生命力。
二是技術創新。首先是生產技術的創新,和白酒一樣,黃酒也是傳統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有它的文化精髓在里面。這幾年白酒在研發上面走出了全新的路,正在從傳統的手工半手工方式走向工業化信息化。產業不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是不行的,現在一些白酒試點企業糧食進去出來就直接裝瓶了,既保持了傳統的風格,又大幅度地提高了產業效益,在同樣的生產面積的情況下,產量提高八倍。黃酒很早也開始機械化了,但是走到后面卻愈顯艱難了。
三是關于黃酒產品內在研究的創新。黃酒的色澤很漂亮,酒精度也符合消費者的體驗,口感柔和濃厚,但是很多人會說它后勁大,喝完不舒服,所以技術不能忽視這一塊。黃酒在內在的物質成分上面必須去做一些創新。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這是黃酒產業發展的一大優勢。
然后是關于酒的通性。各種酒都有本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背景的共性在,每一款酒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風格,我們需要完善這些來豐富黃酒在整個社會的文化內涵。
最后,要反映黃酒的價值區間。一個是社會存在價值,一個市經濟價值。社會存在價值沒有問題,中華民族幾千年最古老的酒,存在就是正確的。那么價格存在可能作為產業來說我們近年來骨干企業在一個合適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定的價格,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這還是遠遠地低估了,沒有把我們的文化健康等價值很好地傳達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