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7日下午召開的秋季糖酒會高峰論壇“創新驅動 轉型發展”分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發言中表示,白酒行業回歸到調整前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不可能了。他稱高端一線的品牌,如茅臺、五糧液,通過這兩年的調整已經穩定見底了,次高端以下、地產白酒龍頭的品類價位競爭仍將繼續,他們之間的競爭將會促使白酒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
王延才認為,中國的白酒行業從2012年至今已經有三年的調整時間,有四個特征。
第一是行業進入中低速增長期。此前十年的時間,中國白酒處在超常規的、不符合經濟規律的特殊發展時期,每年的增長都是30-40%,非常規的發展中間,不符合一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規律,現在整體上行業轉入以個位數為基本單位的發展時期。在這個調整期間,行業保持了穩定和增長,雖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是行業沒有掉下去,白酒產業在現在的狀態下,社會存在和社會價值依然得到了認可,F在50-300的價位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白酒行業回歸到調整之前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不可能了。高端一線的品牌,如茅臺、五糧液,通過這兩年的調整已經穩定見底了,次高端以下、地產白酒龍頭的大戰才剛剛開始,他們之間的競爭將會促使我們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
今年1-8月國內酒企累積產量應該是809萬千升,同比增長3.82%,銷售收入按工業口系統統計3390多億,同比增長6.49%,利潤458億多,同比增長6.85,%,稅金340多億,同比增長5.52%,F在是我們筑了底向好的階段。高端價位消費受到了抑制,但是老百姓消費,商務消費卻沒有掉下去,維持了比較好的,和社會相適應的價格區間,所以效益的增長高于量的增長。白酒行業已經到了和世界酒業一樣的穩定的、持續的、健康的發展模式。
第二我們認為酒企的增長方式從單一的傳統型增長向創新性增長+傳統型增長方式結合的防線轉變,化解現在困難的辦法就是創新。以消費者細分需求,滿足為核心的品牌影響,將成為白酒行業的競爭趨勢,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應用和創新,將成為白酒企業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創新的重要方向。
第三,白酒消費收人口紅利的減少,在酒業自己的范疇里面,紅酒、預調酒、和其他品類的酒,作為白酒的一種替代品正在上升,白酒作為烈性酒在酒類飲料的比例中會有所下降,所以我們要有一種思想準備,必須研究怎么適應這種變化。
第四我們要正面認識到白酒行業處在一個筑底期,行業的格局出現,但是行業內部結構在深度重構,這應該和工業生產系統、經銷商有直接的關系,F在國內啤酒五大巨頭占了啤酒總銷量的76%,但是白酒的結構一直沒有什么變化。但是現在開始,白酒行業要開始洗牌了,產業集團在不同創新模式的驅動下,會出現以不同主線為紐帶的產業集團,高端一線的品牌,如茅臺五糧液,通過這兩年的調整已經穩定見底了,次高端一下的品類價位競爭仍將繼續,他們之間的競爭將會促使我們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
王延才認為,白酒行業的競爭強度會不斷提升,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兼并重組上邁開了步伐,過去行業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兼并,但是往往是業外資本進入酒行業,現在業內強勢品牌的兼并重組已經開始顯現,并且會越來越猛烈。
王延才強調,在這樣的條件下,結合今天創新的主題,白酒行業的出路應該就是創新來驅動。他認為,要將文化屬性和歷史文化沉淀結合到品牌之中,沉淀到日常大眾的產品消費里面去,所以我們要研究新時期的文化創新,研究酒類產品社會存在價值,和我們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甚至資源消耗等這些背景去結合和思考,去完成白酒行業的轉型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