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與絲綢、瓷器、中醫、京劇等一樣,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深層意蘊的典型符號,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龐大產業規模、深厚的消費傳統,也擁有眾多的百年企業和著名品牌”,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良在“2016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民族品牌融入并拓展國際市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希望包括中國白酒在內的民族品牌能走向世界,推動中國白酒與世界“碰杯”。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尤其在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跨國貿易和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頻繁,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中國白酒品牌遇到了拓展國際市場的獨特機遇。
“白酒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是最有希望代表中國文化和中國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優勢產業”,張良說,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未來,既要立足于國內市場,更要著眼于國際市場。近年來中酒協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白酒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瀘州老窖有責任、有義務在推動民族產業國際化中有所作為”,張良透露,瀘州老窖集團已從三個方面入手,布局國際市場:
一是“文化先行,品牌支撐”。在海外市場建設中,充分發揮中國白酒的文化優勢,利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對瀘州老窖品牌進行系統的策劃包裝。將白酒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進行關聯,講好中國故事,讓國外消費者在對中國文明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喜愛白酒。
二是“系統思考,長期攻堅”。將海外市場開拓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系統工程進行對待,持續進行投入。在品牌宣傳、產品開發、渠道建設、人才培養和市場布局上,進行深入的調研、系統的思考和充分的論證,做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三是“搭建平臺,多點撬動”。重點針對海外華人華僑群體進行宣傳推廣,將瀘州老窖打造成為海外覆蓋最廣、華人最喜愛的中國白酒產品。同時,全力挺進西方烈酒主流市場,以風險投資的方式,與西方酒類從業人員和機構組成創業團隊和合資公司,以西方主流酒類消費者為對象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當然,還需意識到,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單打獨斗難以持續發展。張良表示,希望與業內兄弟企業一起,相互依存、相互給力,在國際化發展中共同把握新機遇,創造新成績。
張良說,在與業內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將進一步深化國際酒類市場政策、信息的溝通與交流,為兄弟企業“走出去”予以必要的幫助與支持。
同時借助中國跨國企業、海外華人和國際機構,大力發展海外經銷商并共享渠道,不斷擴大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和美譽度。
此外,利用各自資源,共同培養熟悉國際化品牌塑造和運作的專業人才,為中國白酒國際化提供智力支持。合力開展對國外消費文化、消費包裝和消費習慣的深入研究,打造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名優白酒,共同推動中國白酒與世界“碰杯”。
張良表示,伴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和全面復興,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一定能夠重振輝煌,“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中國白酒企業,在不久的將來,會讓全世界共同愛上中國優秀傳統民族產業藝術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