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白酒產業調整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彰顯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另一方面,網紅酒卻橫空出世,這就說明白酒仍然存在一定的創新發張的空間。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新時代、新消費、新機遇”才是酒業的未來,特別是最近火的網紅酒,一上市就受到一大批消費者的歡迎,可見酒業市場需要新的消費刺激。針對網紅酒的發展趨勢,宋書玉表示,網紅酒核心還是在品質支撐。如果沒有品質支撐,網紅酒也許就是曇花一現。如果有品質支撐,再加上營銷核心的消費場景的打造,網紅酒的未來會是非常美好。
以下為鳳凰網酒業專訪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內容:
鳳凰網:宋秘,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今年糖酒會期間,我們忽然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一方面產業調整是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大家都認同這個觀點。但是又涌現出了一大堆的網紅酒,網紅酒也非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那么您如何看待這種這種趨向?這種趨向應該是兩個方向,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知道從2017年尤其是協會主導下,白酒在國際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回望2017年白酒的國際化的這個成績,您能不能給我們總結一下,并對2018年做一個展望,謝謝!
宋書玉:兩個問題,一個是這個網紅酒,網紅酒我個人是這么看待。首先酒本身或者推行這個品牌過程中,我覺得他是抓住了現在人尤其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品牌塑造和營銷方式上,跟消費者更多的互動,或者是提供了更符合現代人生活的這種酒的新的消費場景,我覺得在互動和場景上是網紅酒成功的一個技術層面的成功。但是能不能持續?我覺得核心還是在品質支撐。如果沒有品質支撐,這種網紅酒也許就是曇花一現。如果有品質支撐,再加上這種營銷核心的消費場景的打造,我覺得未來也可能是非常美好。
鳳凰網:也就是品質是支撐它走多遠的基礎。
宋書玉:第二來講國際化,中國酒尤其是白酒這個版塊這幾年一直在探索這個國際化,包括中國酒業協會,今年我們會搞一場抱團出海的一個國際化的探索之旅,會到歐洲去推行我們的白酒文化和我們的這種產品。國際化,因為這幾年我們通過很多民族企業大量的這種探索,國際化應該說步履維艱。因為在政策法規中有很多障礙,但是在這幾年探索國際化過程當中,我們還是堅持不懈的在做國際化的探索,有一定成效。像我們民族企業在國際化探索有一定的成效。最大的成效在于中國的崛起“一帶一路”中國文化走出去。其實更接地氣的,我覺得更收效更為顯著的就是我們的中資企業,包括華人已經遍及全球。國際化目前還基本上停留在海外中國消費群體來消費中國結。我們開句玩笑,在瀘州喝酒的幾個中國人跑到紐約喝而已,所以說國際化還是任重道遠。
但在國際化的同時,我們驀然回首,忽然間發現一個很驚訝的一個事情,我們回到我們的家門口,我們的家門口已經是完全國際化,已經是紅海一片。所以說我們家門口的這種國際化儼然已經悄然的走進了我們的身邊,我們可能全然不知。國際上所有知名的不知名的酒都來到了中國,因為中國是敞開了大門,而且中國對酒類產品的這種政策是比較寬松的,所以說是一路綠燈就到了我們的家門口,在我們家門口,我們的消費者為世界酒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說中國的消費者成了世界酒類消費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