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有文化底蘊的,川酒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獨特優勢,未來進一步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取得更好的發展”。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知名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這樣表示。
“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白酒企業逐漸明白,必須自己釀酒,而且要清楚定位,走出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做基酒的酒企經營得比較困難,這就是因為沒有文化作支撐。”不過,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少白酒企業都意識到,應該與當地文化充分結合,不斷強化標簽,使自己的產品擁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這其中,貴州茅臺的做法值得肯定。茅臺鎮集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征文化和神秘的國酒文化于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正因為如此,茅臺鎮作為一個獨有的標簽,在市場上擁有很高的認可度。”
“今年2月,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等川酒‘結伴’造訪茅臺,我覺得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四川的白酒企業,也在逐步思考白酒的特色、品牌的核心價值。宜賓、瀘州、邛崍等幾大白酒生產基地,對于四川白酒乃至整個行業來講都非常重要,可以說,四川在白酒產業方面已經擁有了獨特的優勢。”那么,如何把各產區品牌做實做強,充分利用“宜賓酒”、“瀘州酒”和“邛酒”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加強產區產品依法認定、認證工作,強化整體宣傳提升產區品牌效應?如何把企業品牌做精做長,進一步打造“著名商標、名牌產品、老字號”等品牌產品,實施“特色化”、“差異化”品牌發展戰略,進而增強企業個性化發展?“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此外,楊承平還指出,在川酒的獨特文化下,如何引導消費者,也是酒企乃至行業應該思考的問題。實際上,五糧液新生代戰略目標、瀘州老窖“超體”雞尾酒、劍南春推出的“純享21”、郎酒推出的“郎哥”系列產品以及金雁酒業“花酒”的成功突圍,都是川酒逐鹿年輕消費市場的大膽嘗試。
回歸到資本市場。近期,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上市公司股價接連創出新高,成為A股市場上的亮點之一。對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挖掘、布局這些藍籌股?在楊承平看來,整個白酒板塊頻頻領漲兩市,基金重倉股中白酒股持倉增加,都說明白酒具有很強的投資性,市場對于2017年高端白酒上市公司獲得穩定增長具有較強的信心。不過,他也提醒投資者,需注意風險,不應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