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在劉林合力之下,五大核心大單品的戰略順應而出,在品牌、產品、渠道、營銷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梳理,開展產品“瘦身運動”,確立國窖1573、特曲、窖齡、頭曲和二曲五大單品系全價位覆蓋消費者的布局,而經銷模式上,成立了國窖、窖齡酒、特曲、博大品牌專營公司用以替代瀘州老窖的“柒泉模式”,采取直分銷模式,挖掘終端價值。
據了解,在劉淼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對品牌進行整頓。
除了劃時代意義的品牌“瘦身運動”的顛覆與創新,業內對于瀘州老窖2015年下半年以來最大的印象是四大品牌專營公司“發出的一道道金牌”刷爆朋友圈,對違規經銷商的處罰,到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等產品的停貨、漲價,以及結算價計劃內計劃外雙軌制的推行等。而上述的調整都是需要“壯士斷腕”的變革勇氣和魄力,2016年瀘州老窖一路走來并不輕松。
而吳曉波的新物種理論與“劉淼時代”下的瀘州老窖創新不謀而合:“所謂的新物種在我的想象中,這些東西可能只跟少數的人或少數的企業有關。他們在一個行業里已經工作了很多年,還非常熱愛自己的行業,具有自己的專業能力,但是生存的產業亟需變革。這個時候有沒有可能通過技術的革命和商業模式的迭代,以及在資本的幫助下,能夠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獲得新的可能性”。而劉淼帶來的或許就是瀘州老窖需要的“新物種”。
瀘州老窖的明亮未來
正是由于2016年瀘州老窖強力推進品牌、市場、組織結構等各方面的推陳出新,瀘州老窖的品牌力在2016年得到空前提升。
而在業內看來,經歷“大刀闊斧”改革后的瀘州老窖的產品、價格體系、經銷體系、市場競爭邏輯更具有前瞻性、持續性、成長性。
而改革的成效也在股份公司的業績上體現出來了,2016年10月26日晚間,瀘州老窖2016年三季報顯示,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17.30%;實現凈利潤15.06億元,同比增長13.72%,此外瀘州老窖高端酒已率先回歸,國窖1573動銷恢復歷史高位,業績毛利率逐步提升。
而對于2016年的業績,瀘州老窖尚未披露,但營收突破80億元已是既定事實,2017年瀘州老窖有望重回百億陣營。
同時,政府對于“劉淼時代”瀘州老窖的期待更高,根據瀘州市政府發布的《瀘州市加快建成千億白酒產業的意見》,文件要求瀘州老窖在2020年的主營業務超200億元,要知道瀘州老窖此前最頂峰的時候營收也僅為115.56億元(2012年),這意味著瀘州老窖營收年均增速要達到24%。
對于如此之高的期待,劉淼則認為,品質、品牌、質量、技術、歷史文化有基礎非常重要,瀘州最有優勢的就是白酒,200億不是實現不了的目標,“堅持良性發展基礎上,能跑多快跑多快,20%-30%,具備可行性”。
而基于上述目標,瀘州老窖在2016年公布定增融資30億元方案,用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滿足瀘州老窖的長遠發展。
正如瀘州老窖官方提及,2017年瀘州老窖還將繼續堅持五大單品策略,強力推進以公司為主導的直分銷模式,以終端為藍海,構建阿米巴作戰單元,理順產品價格體系,創新“控盤分利”模式,繼續落地“雙124”市場基礎建設,穩固銷售渠道,布局團購網絡,實現在主要區域對核心競品的逐步反攻。
經過一年半的調整,劉淼給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單。不過路還長,時間還短,“重回三強”、站穩中國酒業第一集團軍的位置,我們期待劉淼時代的瀘州老窖能交出更加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