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業績讓不少賣酒人踹了口氣,好日子要回來了?二季度很多的酒企將重回過往(半年報已經出來,大家要剝掉一季度單獨看二季度才有看點),繼續著日子的煎熬。畢竟消費的不景氣一下子扭轉不過來,看看各行各業的艱難,消費從哪里來?
行業不要被一季度光鮮的數據蒙蔽了雙眼,對接下來的二季度過于樂觀,到時一路下滑、產品積壓還不知道怎么回事?當然,也不必悲觀,日本的經濟經歷了多年的滯漲,也沒有影響其國民的生活水準。摸清了行業規律有助于我們在接下來的淡季更清楚怎么去做?那么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接下來的淡季酒企該如何應對?
一、主銷產品壓倉
這個大家都比較好理解。主力產品在淡季適當加大力度促銷,目的就是吸引網點多囤貨,但是因為淡季出貨速度慢,促銷的政策變現快容易導致價格不穩,網點賺不到錢以后你再大的力度他也不會囤貨。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將大力度促銷轉變成不可變現或變現難度很大的促銷方式,讓網點既能感覺到活動力度大,有錢賺,又因為變了現不會急著出貨,維護了價格體系的穩定,確保了網點實實在在能夠賺到錢,有積極性。所以,送旅游活動、新款電器、被子等促銷活動都是淡季比較好的促銷方式。二是主銷產品也要限量。尤其是一些所謂有分銷能力的大戶,更要控制他的囤貨數量,避免其為了帶貨或者為了快速回籠自己的資金低價出貨攪亂市場。我們許多企業在做活動時就是不知道把控節奏,看到主力產品促銷效果好,往往忍不住往市場上多返貨,把當時做活動的初衷拋到了九霄云外,直到出了問題才后悔,典型的沒有定力。
主銷產品淡季壓倉是為了穩定大盤不被對手攻占,也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一些基礎工作或嘗試一些新方法擠占市場,更好地突破淡季的瓶頸。
二、特色產品補倉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特色產品有些是用來收藏的,有些是用來嘗鮮的,對市場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但在淡季做得好也會有一定的銷量,幫助企業渡過淡季的難關。譬如封壇酒、原漿酒、旅游禮盒裝產品等等。
特色產品以單位團購銷售或個人紀念、收藏銷售為主。譬如一些地方小酒廠在接待客人參觀后,客人受現場蠱惑,會現場購買企業的一些產品,有些旅游性質的產品客人就帶走了,有些客人還會在企業封藏幾壇自己親自勾調(說是親自,實際也是在酒廠調酒師的指導下)的美酒,待自己生日或兒女升學、出嫁等喜慶日子時再拿出來飲用。特色產品的銷售以酒廠為主,加上團購隊伍的努力,會是一個亮點。
三、新產品招商
這個招數是企業最常用的,也最善于使用的。這里需要提醒的就是,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在新品招商時要梳理好自己的產品結構,有的放矢地招募新經銷商,要對現有的市場秩序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尤其不能傷害現有經銷商的利益。那種仗著品牌影響力拿著產品一通亂招的企業,表面上渡過了淡季的危機,接下來的旺季就會丟了大頭,甚至影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為品牌也會被透支的。
沒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借助新品招商時更要學會聚焦,要讓接盤的經銷商看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那種忽悠式的招商在現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不管用了。你的門檻可以適當提高,但你的受益人一定要縮小、要鎖定,哪怕三四個經銷商爭搶一個產品,也不要因為有人爭搶就放開給到三四個人做。因為你的量太小,只有集中,經銷商才有甜頭,一旦分散,每個經銷商賺錢都不多,就誰都不會重視跟你的合作。
新產品招到商后要迅速組織團隊、制定政策幫助經銷商分銷。淡季的網點分銷新品盡管有一定難度,但只要你客情夠好、產品力較強,促銷政策合理,進行一輪覆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有了動銷和覆蓋,經銷商的第二、第三批貨款才會打到酒企的賬戶。因此,新品招商只是第一步,幫助經銷商把貨物鋪下去才是新品招商的關鍵和核心。
四、定制產品搶量。
對于區域強勢企業來說,定制、貼牌的大門一旦打開,每年總會有商家找上門來,就是曾經的合作伙伴,隨著其產品價格的穿底,也有對既有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酒企都有這么一個感覺,旺季到來的時候,許多商家的貼牌定制要求我們都無法滿足,為什么?因為企業就是生產自己的主銷產品都已經是開足馬力都沒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那些貼牌定制產品對企業來說本來利潤就低,這個時候還占有企業的資源,明顯的就是得不償失,沒哪個企業愿意干這種買賣。如果我們把貼牌、定制產品的經銷商安排在淡季進行合作,既避開了旺季企業生產運轉不過來的弊端,又幫助企業盤活了淡季資源。有人會問了,你想得美,難道人家貼牌、定制商家就是傻瓜?
實際上,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淡季溝通,商家的籌碼大些,盡管先期占用了資金,但更低的成交價格抵消了資金的占用;同時,定制商家淡季拿到貨就可以在淡季就開始鋪市等市場基礎工作的拓展,為旺季到來賣更多的貨做好市場鋪墊。
還有一種就是私人個性化定制,這是行業近兩年的一個趨勢,而且隨著90后邁入結婚的主流潮,這種彰顯個性的定制酒越來越受到青睞。淡季也有人結婚、有高考升學宴、有生日、有慶典、有喬遷等等。私人定制、企業定制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退換貨,訂多少就得消化多少,而且價格堅如馨石。
五、積壓產品狙敵
企業因為種種原因都有一些積壓產品,這些積壓產品怎么發揮作用?在淡季如何運用它?我們的經驗就是用它來狙擊競品,作為策略性產品來攪亂市場,回擊競品的攻擊,保護主銷產品。既然是積壓,就不可能還按照正常價格銷售、出貨,要有虧本銷售的主動意識才好達成打擊競品的目的。
當然,虧本銷售也要講策略,不是單純的降價,要讓網點在銷售你這些產品時能夠比競品賺更多的錢,同時不要花費過多的力氣能夠把產品推銷出去,網點的積極性才能夠調動起來。去年淡季我們針對某競品拿出的一款積壓好幾年的產品專攻競品賣得好的網點,主打其份額最大的宴席市場,不但把倉庫里積壓的幾千件貨物全部消化掉,更是把競品的勢頭也活生生地遏制住,讓我們的主銷產品在去年下半年的淡季重回市場主力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