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時內,177人,買了17000箱黃酒,總計168萬元,相當于一個小酒廠半年的銷量。
這是某微信群里發起的一個眾籌項目的結果,頗有“快閃”的色彩。這個項目叫“黃祖黃酒”。更令人驚訝的是,截止眾籌后真金白銀到賬,這款黃酒連包裝設計都還沒有確定方案。而參與者唯一確定的是,這是朋友做的有意思的事,產品目標是“做中國黃酒復興的領導者”。
黃祖黃酒品牌創始人郭鞠說:“能收獲這樣的成果,與其說是移動互聯網的魅力,不如說是微信群里人的魅力,進一步說,是‘強關系’帶動出來的。”
用互聯網思維賣黃酒
黃祖酒廠所在地陜西戶縣,是大禹出生地、周文王封地,有流淌千年的天賜良泉,同時具備歷史文化與黃酒文化的“發源地”特質。這里,正是品牌創始人郭鞠的老家。
郭鞠偶然發現,這款以盛唐古法工藝釀造而成的黃酒,比白酒溫和,比紅酒親和,符合中國人的養生需求,加之本身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特別適合做伴手禮,也是推廣她熱愛的傳統國學很好的載體。她決心收購這家酒廠,但是,要完全用互聯網的方式來賣酒。
2014年,郭鞠加入了析易國際的孵化器,經過多次頭腦風暴,黃祖品牌作為八八眾籌(析易國際的眾籌平臺)的第一只“飛豬”,在投資人組成的315人群里亮相。隨后,對黃酒有興趣的人組成了新的眾籌微信群,他們來自郭鞠的朋友圈,有投資人、創業者、記者、廣告人,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甚至是朋友的N次方,成為黃祖的第一批客戶。這些人最大的共同點在于價值觀一致,對各種新產品和新玩法興趣濃厚。
如今,消費者更加理性,不再單純為名或貴埋單,而追求產品本身的品質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不乏感性,偏向于在一大堆同類產品中首選“有感覺”、“有意思”、“喜歡”的那些。同時越來越相信口碑勝于廣告。這恰恰是黃祖能夠眾籌成功的基礎。
黃祖在發起過程中,第一輪招募40個“9900元夢想見證人”,10分鐘內完成;第二輪招募10個“99000元夢想合伙人”,10分鐘內幾十個人報名;接下來,第三、第四輪招募不限人數的“夢想體驗官”,成交量以秒為單位迅速增加。微信群的人數不斷上升,最終達到335人。而所有參與者,根據等級可享受從股權到產品及游學服務等不同的回報。高信任度人群、品質黃酒、新奇的客戶身份和高附加值產生了吸引力,每一個參與者都成為了流量的入口。
現在看來,眾籌對于黃祖,是一個開始,一個契機,也是一個工具,似乎還是宣告黃祖品牌誕生的爆炸性效果的儀式。當然,兩小時背后有精心的思考與方案準備。
顛覆傳統黃酒的產銷邏輯
傳統黃酒的產銷邏輯是:確定產品定位、生產、打廣告、找渠道,現在還要投放電商平臺,之后再接著打廣告,等著訂單飛來。但是,黃祖完全顛覆了這一切。從頭到尾省去中間環節,打破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墻”。
首先是生產。黃祖黃酒的前身是陜西戶縣的一家老酒廠,20多年來沿用傳統的釀酒方法按部就班。而黃祖的訂單產生在產品之前。它誕生于微信群,卻又產生實際銷售,眾籌的數量就是黃祖首批實際生產的數量,由傳統的批量生產變成了“預售+定制”的模式。
其次是渠道。黃祖完全靠微信和網站接收訂單。具體一點說,就是直接將產品呈現在朋友圈,生產者需要的“代理商”角色,由固定區域壟斷式的銷售公司變成重點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物流公司。而“批發—零售”模式,正在轉變為“預售+零售”為主。
再者是營銷。依然拜移動互聯網所賜,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越來越對稱。所以,依靠社群,生產者大大節省了傳統的市場調研費和實體店面推廣費,同時還擔任了產品的口碑營銷傳播者;诟叨刃湃蔚年P系,生產者所傳達的營銷策略,更貼近消費者的興趣點,乃至觸碰人們真實的情感。
如何經營“強關系”?
在黃祖CEO楊志國看來,換成另一種產品,如白酒、紅酒、智能硬件,只要滿足兩個核心條件:擁有強關系,產品能成為共同價值觀的載體,也一樣能成功。
到底什么是強關系?怎么經營?
郭鞠的回答是:“可以說是熟人社交,也可以說是粉絲經濟。以前賣產品要靠廣告和鋪貨來驗證消費者到底是什么人,而現在,消費者就在你的網絡里,快速直接地用鈔票為產品投票。”
從最初的177人,到現在裂變出N個主題各異的微信群——黃祖目前以微信為陣地,探索著族群(基于共同興趣和價值觀建立起來的社交圈)營銷的全新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制定共同目標,讓大家有強烈的目標認同感。”郭鞠說。
第一步,先接觸你的族群,建立關系。最初通常從熟人建立的興趣小組開始,比如以品酒、高爾夫等為核心。要有一個核心人物,有一個緊密的信任關系人群。
第二步,發起基于信任和興趣的活動,增強關系。微信群里的話題常出現不聚焦、不活躍的情況,所以活動一定要事先做好策劃,有及時充分的協調。黃祖的做法是,先發通知和“紅包”預熱,當強關系裂變,熟人小圈子變大時,活動還必須與線下相結合,建立真實的圈子。
第三步,將發起話題和活動形成規律和習慣。小米和羅輯思維的成功,在于持續的良好維護,把為忠誠粉絲提供的內容和服務做出了花樣,讓用戶產生期待并參與活動成為習慣。
移動互聯網正在深刻地影響傳統制造業。楊志國稱,未來將是強關系社群決定產品背后價值觀的時代,族群、社群將越來越多,傳統產業依靠這些族群、社群,將生發出核聚變般無窮的好點子。
傳統企業的轉型,猶如一次突如其來的裸奔,好在邊跑邊梳妝,邊跑邊想,知道未來在哪里。接下來,黃祖打算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精細打磨新的商業模式,自建物流、與社區合作、與文化機構跨界合作均有可能。這場互聯網實驗,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