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推出產品以前,會對消費者或渠道商的各方面進行市場調研,以得出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市場,并可通過市場調查對產品進行一定改進。這在不少國外的大型企業中十分常見。
但中國葡萄酒商,在產品推出前進行市調的似乎并不多。
筆者發現,不少酒商選酒時,往往都根據市場風向而定。譬如2013年起泡酒、進口啤酒異軍突起之后,不少葡萄酒商跟風起泡酒。但不少人在銷售后發覺,這些商品與自身既有的渠道、消費者資源并不匹配,最后落入所謂的風口陷阱。可見,合理的市調,還是可以為酒商規避一定風險的。
葡萄酒市場調查,應如何做呢?
電商的數據
通過筆者采訪,發現做電商渠道的酒商,已經非常重視市調,而且由于酒類電商可以通過會員系統掌握到一些大數據,可以更精準地對產品的價位、包裝、口感等元素進行定位。
酒仙網日前推出了一款名為丁戈樹的爆款,其口感的選擇正是通過后臺大數據而分析。酒仙網通過會員購酒時的偏好,得出中國消費者更愛口感甜美、有平衡感、適宜于大口飲用的葡萄酒;谶@樣的調研,酒仙網得以選擇一款口感相符的直采產品作為爆款進行推廣。
同樣,國產葡萄酒上市企業通葡股份在2015年收購了在京東商城進行酒類銷售的北京九潤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并通過九潤源提供的大數據,得出合理的價格。
“我們在開發新品時,通過九潤源的數據得知,京東商城內消費者最喜愛的葡萄酒商品定價為100元人民幣以下,超出此定價,銷量則出現斷崖式下跌。而銷量峰值,則是在50元左右。”通葡股份市場部負責人田雷如是說,“正因為于此,通葡股份去年開發的幾款新品,價格都維持在100元人民幣以下。因為我們的產品現在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集中于商超與電商,購買者都是終端消費者,因此我認為口感與價格是最為敏感的,畢竟這里邊沒有公款消費,都是自己掏錢。因此,我們在定價的時候,這一數據給了我們十分關鍵的參考價值。”
通過品酒會做市調有效
因為從前少做市調帶來血淋淋的教訓,河北環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懷成非常重視市場調研。他告訴筆者:當他相中一款酒后,首先一定要喝5-6輪,同一產品,不同批次,不同環境,反復品嘗,其中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當這一關過了之后,董懷成會將這款酒放到自己開辦的酒會上,把不同的人放一起,其中有80%的人是非專業愛好者,主要看是否有大部分人認為這款酒好喝。
“要把許許多多不同的人聚到一起來進行市調,還是存在難度的。因此,我認為通過酒會來反饋最為直接。”董懷成認為。
事實上,筆者已發現好幾家做圈層的酒商,通過小型酒會的方式進行市調。比如筆者曾經采訪過的自慢葡萄酒俱樂部、集華酒業,在選品前都會邀請經銷商、愛好者等舉辦小型盲品會,哪一瓶先喝完,抑或來賓打分最高,就進哪一款酒。
通過餐廳小規模試銷
而美葡精品酒業則是通過餐飲渠道進行市調。
“我除了酒窖,在遼寧還擁有連鎖西餐廳。當我發現最近哪一個類似的葡萄酒有市場潛力時,我會先從進口商處進少量酒,放到西餐廳進行銷售。畢竟,一家餐廳的進貨量小,也可以較快的消化。”美葡精品酒業總經理徐曉童說道,“而餐廳面向的客戶,也是終端消費者。他們反饋的信息相對來說是比較直接和真實的。”
“由此,我通過我的西餐廳進行市調,假如哪種類型的酒銷量好,很快可以賣完。我再自己更大批量的進口類似產品,放在我的酒窖賣,或者進行招商。”徐曉童告訴筆者。
供應商市調不可掉以輕心
除了商品本身外,董懷成還認為:供應商的調研也十分重要!一個不符合標準的供應商,葡萄酒再合適我也不會進貨。
“當我相中一款葡萄酒之后,我一定會到該商品的進口商處進行詳盡的實地調研,了解其儲存條件、物流、財務狀況、后勤、公司理念,甚至距離。”董懷成說,“以距離為例,如果我在唐山,進口商在深圳,名莊酒就沒問題,但如果是流通單品,旺季時供應則可能成問題。”
“供給側的考察一定要重視。這跟產品好壞一樣重要。一款再好的葡萄酒,供應商突然不做了,或者員工不專業,給你找不專業物流公司運輸,都會對銷售產生問題。”董懷成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