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消費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消費者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消費者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方式均呈現出多元化與個性化色彩,正是在這樣背景下,中國酒業逐步從白酒一家獨大走向酒種品類多元,從濃香一枝獨秀走向香型百花齊放,中國酒業將迎來品類競爭時代。
首先,白酒產業總體上將呈現出產業高度集中化趨勢,白酒行業將真正迎來寡頭競爭時代。從官方數據看,白酒前四大企業營收規模已經穩穩占據中國白酒總營收25%;白酒前四大企業凈利潤也已經牢牢占據50%以上比重;本輪產業結構調整已經帶來了白酒產業走向高度集中。而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臺集團在營收上已經占到整個中國白酒8%比重,而凈利潤更是達到前所未有30%左右,白酒行業產業集中有可能使行業真正迎來“寡頭競爭時代”。
其次,清香、濃香、醬香等三大基本香型白酒已經出現高度產業集中化,而小眾香型白酒成長趨勢與增長潛力凸顯。目前,濃香型白酒營收仍然占據中國白酒60%以上份額,雖然相對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是絕對市場份額仍然是中國白酒第一香型;大清香型白酒營收規模占據20%左右市場份額,其市場競爭格局也逐步呈現出比較穩定格局;醬香型白酒營收規模達10%左右規模,作為結構最高獨特香型,醬香型白酒發展正從高端化走向大眾化;其他小眾香型白酒企業正大踏步成長,包括兼香型,鳳香型,米香型等都有較快成長,這些香型之間此消彼長預示著白酒產業集中趨勢與品類擴散化特點。
第三,超級單品與品類冠軍構成了中國白酒未來發展戰略兩翼,只有在戰略上擁有上述兩個核心特征白酒企業,才能在未來發展中占據比較有利位置。隨著白酒行業競爭加劇,白酒成熟品類已經進入到超級單品時代。如,濃香品類已經出現了諸如五糧液股份的普五、江蘇洋河的藍色經典等營收規模超百億超級大單品;營收規模超30億元超級單品更是比比皆是;而醬香型白酒也已經進入到超級大單品時代,飛天茅臺年營收規模百億以上,郎酒紅花郎營收規模超30億元,金質習酒、老郎酒等已經形成規模超10億元超級單品。小眾香型白酒企業正在著力打造自身品類冠軍階段;白酒將在品類戰略上展現出更多活力。
面對中國白酒產業發展表現出產業集中、超級大單品以及超級品類冠軍現象,我們應該如何認識中國白酒品類戰略?中國白酒品類發展方向在哪里?
中國白酒進入品類競爭時代,完全是消費市場變化產物,這種品類變化必將極大地豐富中國白酒產業內涵。目前,中國白酒正在沿著國標、技術、市場、消費等戰略維度構建自身品類價值,從而形成中國白酒超級品類陣營。
中國白酒最早的品類構成是經國家標準委認定的標準香型,共13種香型,這些基礎香型構成了中國白酒品類戰略基礎。目前,包括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二鍋頭香型、老白干香型、鳳香型、米香型、豉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董香型、陳香型等基礎香型在國家標準認定層面已經具有明顯技術標準與價值體系,其中,圍繞著主流濃香型白酒又可以細分出單糧發酵濃香型,多糧發酵濃香型;清香型白酒又可以劃分出大曲清香型、小曲清香型;而醬香型白酒根據工藝不同又可以劃分為大曲醬香與麩曲醬香等兩個類別,這些經過國家標準認定的香型均擁有非常獨立的品類屬性,形成了中國白酒品類戰略基礎。面對中國白酒深層次結構調整,作為擁有獨立香型白酒核心企業,已經占據戰略制高點,只要這些企業善用自身獨立香型戰略資源,便會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地位。
中國白酒進入完全市場化之后,在市場化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規模龐大,市場認同度極高另類品類戰略,這些品類戰略高度關注消費者飲酒感受,從技術研發與酒體創新上滿足消費趨勢變化,因而具備現實品類擴張價值。其實,中國白酒品類戰略與市場化進程是緊密相關的,特別是深入一線競爭市場濃香型白酒企業逐步出現了市場化標準的超級品類。其一,中國老八大名酒古井貢酒提出了“淡雅型濃香白酒”,并在技術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成為完全市場化導向超級品類代表。淡雅型白酒在古井后來發展戰略起到了動力引擎作用;其二,中國八大名酒江蘇洋河開啟了風靡全國的“綿柔型白酒”,成就了中國白酒行業罕見超級綿柔現象。江蘇洋河綿柔型白酒不是簡單市場概念炒作,而是扎扎實實技術創新,其研發的綿柔型白酒已經超越了傳統川派濃香工藝技術特點,將現代技術與消費者需求完美結合,開啟了中國白酒新品類時代;其三,柔和型白酒最早起源于江蘇雙溝,而安徽金種子酒業則將柔和型白酒上升到行業標準高度,其柔和型白酒品類定位對于蘇皖白酒品類陣營起到了有力推動;其四,陜西西鳳華山論劍與四川宜賓敘府酒業推出了柔雅型白酒,這種類別創造豐富了中國白酒市場化品類內涵。實際上,華山論劍柔雅型白酒背后是陜西西鳳“鳳兼復合型”白酒市場化表現,而敘府酒業柔雅型白酒也是敘府酒兼香型白酒創新成果。目前,越來越多的市場化白酒品類正在謀求國家標準認證,以期通過“國家標準”保護自身知識產權與技術創造,洋河的綿柔型白酒具備強勢技術背書,具有在國家標準層面價值認定可能。
重視技術研發,并在起點上鎖定國家標準,這些白酒企業逐步增多必將帶來中國白酒行業創新風潮,其中,比較著名有豫酒---河南仰韶酒業與川酒---全興酒業。一直以來,河南仰韶酒業在董事長、國家級釀酒大師侯建光先生帶領下就技術創新開展了卓有成效工作,其堅持的“陶香型”標準是中國白酒技術流代表;而獲得資本支持的四川全興酒業在技術上也顯示出后發制人戰略優勢,其精心研發的“潤香型白酒”剛剛推出就引起了行業高度關注,成為川派白酒創新力作。這種技術導向品類創新在中國白酒行業特別寶貴,唯有不斷技術創新,才能真正引領中國白酒發生脫胎換骨變化。去年下半年,江蘇洋河推出了“微分子酒”,將技術創新成果以產品形式展現出來,開啟了洋河酒廠自綿柔之后第二次創新浪潮,給中國白酒行業帶來深刻影響,技術對于企業發展影響也逐步顯現出來,白酒行業競爭必然帶來技術上升級。
目前,白酒行業通過國標、市場與技術三個維度展開了超級細分品類,而消費市場對于白酒行業品類創新同樣給予高度肯定,很多小眾香型白酒企業在本輪結構調整中迎來了穩健增長。如兼香型白酒首創者,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制定者---湖北白云邊酒業逆市增長,12、13年兩年均呈現出強勢增長勢頭;14年保持了穩健發展勢頭;江蘇洋河頂住了行業下行壓力,成為穩健性最強主流白酒企業;豉香型白酒---廣東九江酒業以小眾香型實現結構穩健增長;二鍋頭品類更是在本輪結構調整中崛起為影響中國白酒大眾酒最為重要戰略性品類;中國白酒發展將迎來真正意義上品類致勝時代。
不僅如此,中國白酒在橫向品類戰略上也展開了寬度拓展,越來越多白酒企業在相關酒種多元化上進行品類拓展,中國白酒越來越成為多酒種運營超級平臺。白酒企業橫向品類拓展也是建立在消費者碎片化與多元化戰略基礎之上,橫向的品類多元化將使得中國白酒企業具備更加強勢擴張動力。
貴州茅臺是酒種多元化急先鋒,雖然酒種多元化對于貴州茅臺現實營收與利潤貢獻仍然非常有限,但是,酒種多元化強化了貴州茅臺核心競爭力,為貴州茅臺未來發展預留了巨大想象空間。貴州茅臺是較早進入到葡萄酒領域中國白酒主流企業,其實業化葡萄酒思維與實踐對于葡萄酒行業具有強烈示范作用;貴州茅臺持續不斷的保健酒戰略奠定了公司在保健酒領域拓展空間,其貴州茅臺不老酒與貴州茅臺白金酒構成了集團公司保健酒戰略新版圖,我們認為貴州茅臺具備在保健酒領域領導新品類能力;最近,股份公司更爆出了“藍莓酒”戰略,其依靠黔東南州藍莓種植基地,開發高端藍莓酒戰略企圖呼之欲出。目前,由于股份公司在大曲醬香領域絕對領導地位,多元化酒種短時間內還是很難形成與主營白酒相匹配擴張能力,但是,貴州茅臺酒種多元化還是為整個白酒行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宜賓五糧液在酒種多元化上同樣做出了卓有成效布局與努力,其在保健酒、果酒以及香型酒多元化上都有深度布局,對股份公司與集團公司未來發展同樣具有重大產業價值。五糧液是較早進入到果酒領域白酒行業巨頭,其楊梅果酒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特別是白酒進入深度結構調整之后,五糧液的楊梅果酒卻逆勢增長,實現了3億元營收,為五糧液酒種多元化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五糧液在保健酒領域布局也是由來已久,其早期的黃金酒與五糧液雄酒都在保健酒行業產生過非常巨大影響;五糧液在醬香型白酒領域布局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跨界思考與實踐。隨著白酒行業結構調整進入到深層次領域,五糧液酒種多元化布局必將為企業未來發展開啟新領域。
江蘇洋河在酒種多元化是最近兩年時間才開啟,特別是中國白酒進入到結構調整期,洋河酒種多元化逐步進入到活躍期。2012年度,洋河首次介入到進口葡萄酒市場,并且第一年就實現了營收過億,如今,進口酒在洋河現有渠道系統自然流量就已經有3億元規模,洋河渠道高速公路價值得以凸顯;2014年度,洋河介入到預調酒研發,其預調酒戰略可謂一觸即發。洋河多酒種擴張顯示出穩健性與戰略性,對于白酒行業企業有巨大啟發作用。
瀘州老窖也是酒種多元化先鋒,盡管瀘州老窖一直以濃香鼻祖示人,但是其在香型多元化與酒種多元化還是邁出了堅實步伐。其一,瀘州老窖擁有豐富的清香型、濃香型白酒產能,其強勢介入到清香型白酒領域,說明瀘州老窖跨界思維;其二,瀘州老窖一直在滋補劑與保健酒領域有很深布局,瀘州老窖是白酒行業最早介入滋補保健酒領域行業巨頭;其三,瀘州老窖在預調酒領域也有一定布局,其圍繞預調酒市場研發也已經開啟。
山西汾酒是中國老四大名酒之一,其在露酒、保健酒等領域布局更是被上升到戰略高度,特別是保健酒戰略一直是汾酒集團酒類擴張重要支撐,對汾酒集團未來發展具有舉足輕重作用。汾酒在大清香領域擁有絕對市場優勢,其大曲清香,二鍋頭、老白干香型等均有強勢生產能力;汾酒擁有唯一保健酒中國名酒---竹葉青,在中國保健酒市場實力雄厚;汾酒圍繞女性消費者所開發的玫瑰汾、白玉汾更是開創了國產露酒先河。
當前,酒種多元化上比較活躍與市場擴張動力比較強勁是獨立酒種公司,由于這些公司將公司戰略鎖定在特定酒種,資源與戰略聚焦使得他們品牌與市場更加專注,其市場成就也更加值得關注。
其一,預調酒市場正在成為十分重要戰略性酒種,該酒種興起代表了新興消費人群崛起。非官方數據顯示,預調酒2014年營收規模將近40億元,而領導性品牌銳澳預調酒獨占40%市場份額,形成了近乎寡頭壟斷競爭格局。然而,隨著古井貢酒與江蘇洋河強勢介入,預調酒市場可能會迎來真正意義變局。古井貢酒佰色預調酒與江蘇洋河滴誘預調酒所攪動的預調酒市場對于中國白酒酒種多元化具有樣板價值。
其二,藍莓酒嶄露頭角,越來越多資本將藍莓酒打造成為佐餐重要飲品。自從聯想佳沃進軍藍莓種植業以來,圍繞藍莓一系列深加工產品越來越為行業所關注,包括聯想佳沃,浙江藍美,貴州茅臺等均將藍莓酒作為未來新酒種開發戰略方向,希圖在高端藍莓酒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藍莓酒獨立品類價值逐步凸顯。
其三,四川達州橙酒逐步顯示出規模優勢,特別是當地龍頭企業---華橙酒業,以品類領頭羊姿態引領橙酒走向廣闊市場。四川達州是橙子重度產區,水果消費者遠遠不能解決產能轉化問題,正是在這樣背景下,華橙酒業應運而生,華橙構建了種植養殖、初加工、深加工、品牌化、市場化等完整產業鏈,使得橙酒作為獨立品類走上多元化酒種舞臺。
其四,云南瑪咖酒從嘗試性生產到規;慨a,其獨立品類價值凸顯。目前,云南瑪咖酒已經完成了自身品類價值定位,其規;a與品牌化運作模式逐步成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瑪咖酒功能價值高度認同,給瑪咖酒市場帶來了巨大商業想象空間。
其五,重慶豐富的木瓜資源,培育了金立方木瓜酒獨立品類。作為擁有萬畝木瓜產業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慶金立方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研發優勢,實現了木瓜資源戰略性轉化,其推出的金立方木瓜酒以獨特功能訴求得到消費者廣泛追捧。
其六,福建武夷山豐富的荔枝與楊梅資源為該區域企業研發,生產荔枝酒、楊梅酒奠定了堅實基礎。荔枝酒與楊梅酒作為新興酒種,越老越成為年輕消費者首選,作為中國白酒衍生性新品類,荔枝酒與楊梅酒在龍頭企業推動下也正在快速成長為酒種多元化十分重要新生力量。
中國白酒品類多元化與中國白酒發展戰略趨勢實際上是高度吻合的。白酒未來將沿著兩個重要發展方向展開,一種方向是古典方向。白酒本身屬于烈性酒范疇,古典白酒將面向資深酒民開發高度白酒,白酒的品牌價值與產品風格更多為滿足嗜好性消費需求;目前,川黔白酒在滿足古典白酒市場需求上可以說走到了極致;另外一種方向則是低度飲料化。隨著白酒市場競爭進入白日化,以江蘇洋河為代表的白酒企業將白酒低度飲料化趨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而隨著白酒飲料化時代來臨,酒種品類將極大地擴大,白酒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中國白酒將迎來多酒種競爭時代。
中國白酒在香型多元化與酒種多元化兩個方向的品類拓展將極大地豐富白酒產業發展內涵,而維系這種品類競爭時代基礎性特征就是“品類獨立性”,無論是基于香型的品類多元化,還是基于酒種品類多元化,需要企業能夠站在功能與消費者立場塑造品類獨立性,沒有品類獨立性,便無所謂以細分為特征的品類競爭時代,因此,白酒企業需要在品類獨立性保持深度專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