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變法與變革的時代,咨詢業者要扮演一個什么角色,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多年,酒業咨詢也已經走過20多年,已經過了單純的點子、概念、創意、景觀、包裝的炒作、忽悠階段。在這個文化創意的大時代,一切酒業命題都可以還原為文化的視角解讀,需要真正回歸產業,回歸傳統,回歸生活,回歸與游客溝通、對話的新起點上,這樣的酒業咨詢才是真正接地氣、可持續、有生命力的。否則,沿著老路走下去,必將更步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作為酒業咨詢者,我們的使命不單單是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也要對我們自己安身立命的行業進行思考,更要承擔為行業尋找未來的文化責任,非常有必要對行業進行再思考、再啟蒙和再教育。
伴隨著整個中國社會逐步走向后工業時代、消費者時代和文化休閑時代,中國酒業已經步入了一個文化創意的新時代。文化創意、文化體驗、文化營銷,如何更好地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值得咨詢業者認真思考。
文化啟蒙
自建國以來到現在,白酒產業的現代化,從生產模式、營銷模式與組織模式方面來說,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白酒文化的現代化來說,還才剛剛進步,尤其是需要產業文化的啟蒙,這個任務理所當然地落到了咨詢業者身上。酒文化是什么?是一種文化資源,是一種文化產品,是一種品牌溝通,也是一種文化創意。酒文化研究如何搞,講述歷史誠然很重要,如何強化品牌創新更是重中之重。我們應該更多把文化融入到現代來講,融入到經營來講,融入到消費者溝通來講,甚至讓消費者跟我們一起來創新文化,創造新文化。
酒業有專門的技術研究與文化研究機構,但咨詢業者直接面向企業客戶,更適合承擔起這個文化啟蒙者的角色。咨詢業者是行業未來的探路者,也是行業創新的生力軍,更是引領導行業發展的推動力量。酒文化與酒業發展如何結合?不從根本是進行產業的文化啟蒙,文化是沒有出路的,產業也是沒有出路的。很多時候,文化變成了牌坊,變成了符號,變成了說頭。從現代產業的意義上講,我們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酒文化,除了狹義酒器文化、詩酒文化、品酒文化外,更應該重點包括傳承人的經營文化、工藝革新的釀造文化、運輸銷售的商業文化以及創新的品牌文化等在內的生產文化、組織文化,比如說商業文明史,本身也是跟地域文化、地域山水條件、交通與消費習慣結合在一起的。這些都是一個產業能否走向現代化而必須開展行業啟蒙的重要文化內容。
文化體驗
中國酒業已經進入了一個以消費者為主導的文化體驗時代,文化體驗,已經成為各企業打造品牌溝通的一個新入口。在文化體驗的視角下,酒文化旅游日益得到重視,從原糧基地、產業生產、歷史文化、商務會展、酒莊收藏、健康運動、文化休閑等旅游業態都被納入到與消費者溝通的體驗鏈條上來。面對這些文化體驗新業態、新形式,酒業咨詢者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去審視學習和轉化應用。
在消費者時代和體驗經濟時代來臨之際,酒文化如何服務于品牌溝通,是一個重大的行業咨詢命題。舉例來說,最近幾年行業興起的封壇大典,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體驗方式?梢哉f,封壇大典從早期的酒文化節慶自然延伸出來,卻是酒業走向體驗經濟和消費者溝通時代的重要創新。這個文化創新跟傳統的文化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有消費者參與的,有儀式感,有參與性,有互動性,還有商業訴求的文化,它對傳統是有選擇、有創新和有創意的。對于酒廠來說,舉辦封壇大典沒有多少經驗可言,對于咨詢服務機構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筆者接觸過幾次這方面的咨詢機構,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傳統文化、企業符號、環境包裝及產品包裝上,而沒有真正站在消費者體驗的角色去挖掘這類節慶狂歡的本質特點,這顯然是有點本末倒置。
咨詢業者,不僅要關心消費者對酒本身的口味需求,更要關心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文化偏好、運動習慣等,只有抓住了消費者,才能真正服務好企業客戶。結合長期的酒文化旅游咨詢經驗,筆者總結出了一種酒業“品牌體驗設計”的方法,希望能對咨詢同行們有所啟發。即強調基于品牌的故事、互動、娛樂、體驗等體驗設計,強化科技互動、娛樂參與、品酒體驗等立體方式,通過品牌社交化、社交故事化、故事情境化、情境體驗化、體驗品牌化的方式,強化酒文化塑造、營銷創新的互動。
文化創意
文化與產業的融合成了當今國際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發展趨勢一個顯著的特征。在國家及社會大力倡導文化產業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酒業的產品包裝、廠區改造或是品牌營銷,文化創意現在都已經變成了各行業企業的通行手段,咨詢業者在客戶服務過程中也極力發揮之。在所有人都大談文化創意的時候,我們咨詢業者尤其要保持謹慎與反思。現在大家一說到文化創意,往往是講點子、包裝或技巧層面的東西,而沒有真正上升到文化本身的時代性再生問題,如何讓酒文化煥發出時代生命的活力,大家熱衷的所謂文化最后還只是一張皮。
就拿酒廠的文創商品來說,全國各酒廠除了產品包裝上的標志性差異,而同質性的東西則不計勝數。無論是在種類上、數量上、規格上還有產品包裝上,大部分還是直接從原有產品包裝直接拿過來做了些改造設計,而針對消費者需求的定制化、情感化、小型化、形象化乃至卡通化的設計還非常少。旅游文創商品設計也應當納入到酒業咨詢的重要內容,咨詢業者應該打破常規,以文化為主線,將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工藝文化及消費文化融入其中,進行創意產業化表達,助力企業強化提升真正的創意溝通能力。
文化營銷
中國酒業強調文化營銷由來已久,大家都非常重視品牌傳播與營銷塑造,一則是酒本身的文化屬性;二是酒與文化活動有天然關系;三是文化本身也是消費者溝通的一種方式。站在新消費者時代及新網絡技術背景下,如何通過文化營銷去引領行業形象的重塑,去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與產品特色,是值得整個中國酒業尤其是所有咨詢業者去深思和探索的話題。
從早年的孔府家酒廣告,到五糧液的高端收藏酒定制、瀘州老窖的定制體驗中心招商、蘇酒集團的《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汾酒和舍得的“美酒Style”企業形象宣傳、安徽臨水酒業的《洞藏酒的那些事兒》微電影營銷、舍得酒業的服裝設計跨界營銷等,都可看出行業在品牌、形象突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與探索。當然這些文化營銷事件的背后,都少了咨詢業者的身影。從這些事件背后,可以看到這些文化營銷背后的媒介技術依賴及其影響。更早的酒文化營銷,可以追溯到以前的題字、書法、繪畫、還有征文什么的這種方式;從孔府家酒開始,借助大眾強勢媒體,酒業就一直在做文化營銷,做的其實是文化廣告;現在各企業在著力做文化體驗營銷,包括酒博館、酒莊、酒道館、酒廠文化旅游和封壇大典等;而借助于一些新媒體的文化營銷,多少讓人覺得有點嘩眾取寵的應景之作,是屬于典型的快餐文化心理,甚至有可能傷害到品牌本身。
筆者認為,不管怎么去實踐探索,酒文化如何進入消費者的心,培養文化認同必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