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與一位在一個區域市場擁有9家連鎖門店的酒業老板聊天。這位老板用代理的方式做了20年的酒,做酒業連鎖也將近5年,現在還是一家知名酒企的當地代理商,每年的銷售額一億多元。在哀嘆酒業黃金期一去不復返后,老板抱怨說,試過了全部的營銷方法,甚至比黃金期時力度大很多,但是都不起作用。筆者與這位老板進行了深入溝通后發現,這位老板遇到的問題,是很多酒業連鎖的共性問題,因此將談話內容整理成文,希冀有益讀者。
從“買”的角度思考營銷
老板:為什么現在的連鎖店營銷不起作用了?
筆者:那請您先說說,您都是怎么做營銷的?
老板:制作海報,讓店內的員工去到人流密集的地方發放。
筆者:你們的海報是怎么策劃的?主題怎么確定?商品如何選擇?
老板:這個倒沒怎么策劃,一般就是廠家要政策或廠家的活動或者我感覺需要做個活動,就根據廠家政策或活動或者我的想法,在外面找個廣告公司設計海報,海報上商品當然主要選擇我代理的酒。
筆者:不是現在的連鎖店營銷不起作用了,是這個連鎖店的營銷一直沒有起過作用。因為這個連鎖店營銷是形式的,根本沒有按照連鎖營銷策劃的基本操作進行實施。之所以感覺以前起作用,現在不起作用,那不是營銷的作用,而是以前行業好,是市場的反饋,而不是營銷活動的反饋。
老板:照您這么說,您覺得連鎖店的營銷該怎么做呢?
筆者:做好營銷,但不能從營銷開始入手。
老板:那從哪里入手?
筆者:從產品入手。正如你剛才所說,你的營銷是主推你代理的產品,這是從“賣”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典型特征。這個角度,在行業一片繁榮的時候,沒有問題,你推什么,只要產品檔次夠,產品的團購屬性好,都有人買。但是在當下的行業現狀,政務消費消失,商務消費的政務相關部分劇減,唯一保持甚至還有可能提升的是個人消費。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你必須轉變,轉變成從“買”的角度思考問題。賣的角度,是要聚焦抓住團購需求;買的角度,是要關照所有的人自飲需求。因此,如果你的門店還是以你自己代理的產品為主,這樣當然不能關照到最大范圍的顧客,所以你做的宣傳,也只有把你代理的酒作為自飲用酒的這部分顧客才關照,效果當然不好。
營銷要有前置性和周期性
老板:您的意思是讓我增加門店的產品,尤其增加門店當地主流商品,那樣我的毛利就會低了?
筆者:行業變了,思維模式一定要跟著變化。你不增加主流商品,那么你的門店只是為已經成為代理酒的忠誠顧客們開的,這個顧客相對來講,一定是少的,甚至可以說是很少的。在行業好的時候,這些少的顧客,因為購買的量大,也讓你的營銷、你的門店業績表現得很好,但是這樣的門店拒絕其他大部分顧客,因為你這里沒有他們想要的酒。所以說,行業好的時候,靠顧客深挖賺錢,行業不好的時候,要靠顧客覆蓋賺錢。從這個角度來說,毛利會受一定影響是暫時的,讓顧客進門才是關鍵。
老板:好吧,我同意增加商品,但是如何增加呢?
筆者:商品結構設計是個很負責而精細的工作,你可以參考我前段時間在《新食品》發表的關于《新常態下的連鎖店商品結構設計》(詳見2015 年第7 期《新食品·中國酒業報導》)的文章,我們今天主要談營銷。
老板:好吧,我回去馬上找來看看。商品結構搞定后,怎么做營銷呢?筆者:連鎖體系做營銷,首先要有全年營銷計劃,全年營銷計劃就是在上一年的年末,一般是11月左右,就做出下一年的每個月甚至每周的營銷計劃,確定主題,確定針對人群,確定商品選擇原則。這個全年營銷計劃是連鎖體系綱領性文件,營銷活動就緊緊圍繞著營銷計劃開展。全年營銷計劃是重中之重,是由公司門店運營部、采購部、市場部在公司總負責人的帶領下,通過反復討論確定下來的。這樣的全年營銷計劃才會兼顧銷售和毛利、市場和銷售、品牌和顧客維護。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營銷活動的前置性。什么是前置性?比如我們5 月1 日要搞勞動人民用酒大集活動,活動時間是15 天,那么這個活動4 月10 日前就要確定主題和方案設計,這樣連鎖采購才能及時與酒企或供應商溝通,獲得廠家的支持,最終確定海報商品和價格,市場部也才能在4 月20 日前完成小樣設計,并在4月25日前讓所有連鎖店和派發機構拿到海報。另外,營銷活動還要有周期性,也就是說要持續地按照全年營銷計劃實施,每個月都會有營銷活動。前置性加上周期性,就必須在總部設立專人做營銷,至少一個平面一個策劃,有的時候,會有三個營銷活動同時在推進,有的在設計階段,有的在選品階段,有的在定稿階段。沒有專人,僅靠外包廣告公司是做不好營銷活動的。老板:這么說,我們現在需要調整的地方還挺多,要組建市場團隊,要制定全年營銷計劃,要跟進每一次營銷活動策劃。筆者:是的,這也是我一開始說“不是現在的連鎖營銷不起作用”的原因。按照我的判斷,你原來做的營銷,可以說是為營銷而營銷,只是形式上的。
營銷的四個關鍵步驟
老板:除了我們談的這些之外,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筆者:全年營銷計劃以及每次營銷活動的周期性前置實施,只是做好營銷的第一步,當然這個第一步一定要做好,除此之外,后續還有幾個關鍵步驟我給你簡單介紹下。
步驟一:營銷要與店面陳列配合
每次營銷活動要與店面陳列配合,包括櫥窗、促銷陳列、形象陳列、關聯陳列。你做營銷,會起到聚客效應,但是客來了,你要引導購買。櫥窗和促銷陳列主要陳列海報上的促銷商品,使用顯眼的價格標簽,這樣容易讓顧客進店,顧客進店后,也能方便地找到你的促銷品,促進購買。關聯陳列是技巧,促銷品一般毛利偏低,但是如果關聯陳列做得好,顧客購買促銷品的同時,會購買你的關聯陳列商品,這樣毛利就會提高,有的顧客甚至被促銷品吸引,但是最終購買了關聯商品。
步驟二:營銷要與店內氛圍一致
我們都希望讓門店給予顧客新鮮的感覺,但是進行改造,往往費用大,如果配合每次營銷活動,你在門頭海報、店內掛旗等方面進行與營銷活動一致的更新,一樣可以給顧客新鮮的感覺,而且費用低廉,我們行內叫軟裝調整。你看有些連鎖企業甚至在店面裝了多個大型的液晶顯示屏,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步驟三:營銷要傳遞給商圈人群
海報制作出來了,一定要發放出去,而不是放在店里。海報的主要作用是商圈營銷,是引客進店,而商圈是這個門店覆蓋的區域,一般我們把一個門店覆蓋的區域進行“米”字型固定分區,每個店員負責一個或幾個區。海報要投遞到每個區域內的社區、寫字樓、交通樞紐等每個店員固定的負責小區,就是要讓店員與區域建立固定聯系,這樣海報對商圈的到達率和對商圈顧客的到達率就會有保障。當然,如果店面店員比較少,也可以借助專業海報派發公司完成此工作,不過,要對工作質量進行有效監測,這樣才能保證到達率。
步驟四:通過營銷增加會員數量
海報是很好的營銷手段,但是海報的成本很高,所以,做海報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去海報,怎么去?會員體系,給你個概念,海報就相當于微博,是拉新用的,如果只有海報,那么總是在拉新,成本當然高,因此一定要建立會員體系,通過海報覆蓋商圈,拉來顧客,繼而通過會員系統激發會員注冊,這樣當你商圈內相當一部分顧客都成為你的會員時,那么你與顧客的溝通就可以不通過海報,而擁有了電話、短信、微信等多個更有效的渠道,就可以通過EDM 等方式進行更有效、更及時的溝通,達到去海報而增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