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游醫變專家,騙子忽悠天下的狗血劇情。
一部謀財又害命,劣幣驅逐良幣的奇葩大戲。
莆田系地震,本周刷爆了輿論圈。
不會看看熱鬧,會看看門道。據說很多“經營無利、求變無人、轉型無方”的酒商內心都已經奔騰一萬只草泥馬,“咋不早點讓俺看懂這些門道呢”!
門道一、讀懂人性
男科醫院的美女導醫,婦科醫院的知音體期刊,免費的高干服務診室,黃色小說一樣的軟文、月薪N萬的走心策劃總監,...
“對事不對人”是管理的最大謊言,“搞人不搞事”才是營銷的最高境界。莆田系的做法就是基于人性弱點,告訴你部分真相,其余的由你自己想象。
朋友圈中酒商多是粗暴低劣的圖片廣告,連對消費者的起碼尊重都談不上,更妄論對認知、信任、關愛、美色、貪婪、恐懼、自私、懶惰、驕傲、自我實現等人性的巧妙捕捉了。
門道二、善用數據
單次診療時間不能低于15分鐘,廣告效果隨時跟蹤,“醫生”人力產出核算到天,“患者”復診至少三次,80%的利潤再投入宣傳...
莆田系不會因為過度醫療斂財迅速,而放棄對數據精益管理的追求。忽略精算四處是窟窿,重視細節時時出效益。
反觀酒商,很多人私賬、公賬不分家,客戶管理、進銷存數據、員工績效、流程優化、單品貢獻、單人產出、資金成本、庫存周期等僅做擺設,每月只關心財務報表的利潤數字。沒有過程,哪有結果?
門道三、與時俱進
本次東窗事發, 源起知乎,禍歸百度,競價排名成了萬夫所指。其實莆田系的營銷宣傳是因時而變的。
路牌、廣播、電視、內刊、夾報、SEO、SEM、軟文、新聞源收錄、微信附近人、公眾號、微博...莆田系的“蓬勃”發展,與精準把握最熱門的傳播渠道緊密相關。“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筆者多次嘗試以“城市名"+"酒品牌”的組合進行網絡搜索,即使發達城市年銷售數億的酒商也很難被網民精準獲取,倒是對價格昂貴、效果粗放的路邊大牌趨之若鶩。更搞笑的是,某些酒商甚至連起碼的在線商城、電子交易都一概排斥,試問如何融入到日新月異的新經濟?
除去法律和道德問題,多如牛毛的莆田系內幕大批判、大曝光、大起底,活脫脫就是酒商最為鮮活的營銷教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己及人,觸類旁通。
索羅斯說: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游戲。
這就是龐氏騙局。任何商業本質就是財富的重構過程,當然最重要的前提是: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和提供真實價值”。
如果連騙子的套路我們都搞不懂,那我們還賣什么酒?
從這個角度上講,“感謝”莆田系,為酒商上了一堂極為寶貴的營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