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主要在于兩點:一是過往經常出現的“低價”引發廠商關系敏感,今年沒了,茅臺的價格不算低、五糧液的價格不算低、洋河的價格不算低……,連茅臺對電商平臺的提示都很“溫馨”;二是酒仙網、1919這對“冤家”突然和諧了,酒仙網郝鴻峰提出“健康11.11”1919楊陵江附議了,1919明確表態不爭排名,即使在天貓、京東得了第一都貌似是意外驚喜。
平淡的背后是酒業對待“11.11”的理性化:首先,說明11.11業績競爭、排名競爭的本質是商業模式、供應鏈、利潤源等的綜合實力的競爭,“低價”、“銷售業績”等傳統指標開始被看淡;其次,對“11.11”價值利用已經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相結合,比如1919強調配送“快”、酒仙網強調毛利“增”;第三,共享、生態的互聯網化理念已經在酒業廠商關系、商商關系上真正呈現。
但是,雙十一平淡之外中國酒業有三個新看點值得關注:
01、廠家比商家更活躍。
最讓人驚爆眼球的是茅臺,不聲不響、不言不語,一招“999元/瓶”就一不小心得了第一,999元的零售價顯然比819元的出廠價高了一大截,這是“利”,比傳統渠道的實際市場零售價低讓利于民,這是“名”,多次奉勸渠道不要急著漲價你不聽那我只好表個態,這是“威”,一箭三雕真是操盤高手啊。下一個看點就是榜眼洋河,洋河自始至終都表現出了勢在必得的拼勁,375ml毫無疑問是酒業互聯網爆品的典范之作(375ml是純粹線上產品,不允許線下銷售),毫無疑問,洋河股份領導對電商部門的答卷應該很滿意,畢竟在中國酒業輸給茅臺不丟人。還有一個看點是,白酒之外的葡萄酒老大張裕、保健酒老大勁酒都高度參與了今年的11.11。產品品牌積極擁抱互聯網,中國酒業在行動。
02、雙十一銷售數量、收入向兩端化集中的趨勢很明顯。
主流品牌的馬太效應11.11上被茅臺、洋河、張裕、勁酒等表現的一覽無余;最低價格的性價比產品也是11.11上的一大亮點,比如一個今年剛剛嶄露頭角的智利品牌“智象”,幾乎毫不費力的就沖到了京東進口葡萄酒單品銷量第一,99元/6瓶的價格殺傷力可見一斑。
03、移動端正在快速超越PC端成為流量的主要入口。
無論是天貓、京東,還是酒仙網、1919,移動端流量都已經是主要入口,這不僅僅是消費者購買方式的變化,而且是品牌傳播媒體、品牌與消費者互動方式的變化。這也有可能是明年11.11的最大看點,11.11不再僅僅是一次銷售的競爭,更有可能是一場“品牌秀”的事件傳播運動。
11.11的酒業,除了看熱鬧,還真有些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