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田,一臺劇,一個聯盟,從三個“一”當中,我們能夠看懂瀘州老窖的有機大戰略。
一片田升級白酒制造
此次采風活動中,參觀者走進了位于瀘州金龍鄉和永興村的高粱基地,詳細了解了瀘州老窖有機生產的原料種植情況,在近距離體驗“高粱紅了”生態之美的同時,不少人還親自上陣體驗了一把高粱收割的農趣。
“釀造瀘州老窖所用的,是最適合于釀酒的優質高粱,也可以說是最好的釀酒高粱。”唐友才對這一點深信不疑。他的自信來自于以下幾點:首先,瀘州老窖的有機高粱基地選址,全都在遠離交通干線、工廠的偏遠地方,并毗鄰草地、果樹、水稻田、森林等,是可自我循環調節的生態系統,這是有機基地生態健康的持久保障;另外,瀘州老窖有機高粱基地所使用的高粱品種為“國窖紅1號”和“青殼洋”本地高粱種,種子生產用的原種每年都要進行提純復壯,種子每年在有機高粱基地種子專用地使用原種生產,擇優取種,然后定時統一分發給農戶,優選優育是高粱品質的又一核心保障;另外,按照有機生產標準,瀘州老窖的高粱基地中主要依靠殺蟲燈、黃板等手段進行害蟲防治,使高粱品質真正達到綠色健康。
唐友才對高粱的情況如數家珍,他的身份是瀘州紅高粱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機生產部部長。該公司是在2010年時由瀘州江陽區政府和瀘州老窖集團共同出資建立的,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逐步建立公司、種植戶、務工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了區域內農業規;⒓s化和專業化水平,F在,瀘州老窖的高粱種植基地主要由紅高粱公司負責管理。
顯然,“一片田”是瀘州老窖有機戰略的基礎保障和先決條件,有機化基地建設水平的領先,為瀘州老窖產品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驅動。瀘州老窖自2000年初開始,提出“有機高粱種植”的概念,將白酒生產的第一車間放到田間地頭。2004年,瀘州老窖高粱種植基地獲得“無公害原糧基地”認證書。2008年,國窖1573獲得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有機認證,成為中國首款濃香型有機白酒。
作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瀘州老窖本就具有突出的釀造實力優勢,其1573國寶窖池群被國務院頒布為白酒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則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雙國寶”的釀造實力為國窖1573產品的稀缺性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有機”釀造則延伸和豐富了國窖1573的價值內涵。
正如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峰所言,隨著社會發展,對健康和諧的追求已成為人們共同心愿,而有機白酒正是對這種趨勢的充分迎合。“具體來說,有機是對白酒文化的傳承創新,它既符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為本的白酒文化精髓,同時也更自然更健康,質量安全更透明更可靠。”林峰分析說,有機產品是“白酒制造”的重要升級,也是對白酒未來發展的一種承諾。
一臺劇白酒文化的“有機”創新
《高粱紅了》舞臺劇的精彩上演,給參觀者們帶來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如果說對種植基地、國寶窖池的實地參觀,令他們從物質層面認識了有機白酒,那這場演出則引起了人們對有機白酒的精神共鳴:白酒并非簡單的工業品、消費品,更與一方土地根脈相通,與中華農耕文明血脈相連,它是中國人的傳統,也是中國人的生活。這也意味著,有機白酒不僅僅是產品層面的創新升級,還將帶來白酒文化的重大創新與突破。
對此,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認為,發展有機白酒確應從大處著眼,既要生產健康產品,發展健康產業,同時也要倡導健康文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信心是消費的基礎,也是白酒調整創新的關鍵。”劉淼說,對于瀘州老窖而言,這意味著要建設從生產到營銷,從田間到餐桌,從產品到文化的“大有機”產業。未來,瀘州老窖將在堅持恪守中國白酒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大力推動有機白酒的普及,推動中國有機食品時代的全面到來。
對于身處調整期的白酒行業,酒文化與“有機”的結合不僅很有意義,也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國內各類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敏感與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白酒市場更是經歷了多重考驗,“酒精勾兌門”、“塑化劑風波”、“焦點訪談不明不白的白酒”等負面消息不斷發酵。由此引發的白酒信任危機不斷被放大,甚至行業形象被娛樂化、妖魔化,對消費者信心和經銷商信心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大大加劇了產業風險,使白酒產業面臨嚴峻考驗,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針對這種形勢,基于有機生產、制造升級基礎上的白酒文化創新,將有助于構建白酒與消費者之間的和諧關系,通過品質安全等級和釀造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消費信心,樹立現代化的白酒品質形象,有助于解決白酒與生態、企業與市場、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和諧共生的問題。
如劉淼所言,瀘州老窖的有機發展,不僅體現在釀造工藝技術的保證上,更貫徹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預判,“有機”將成為瀘州老窖的一個系統化大戰略,通過有機產品的延伸,將有機文化訴求于新的健康生活方式,或文明、現代、科學的消費品位,使瀘州老窖的名酒內涵更豐富更現代,并更加貼近市場和消費者。
一個聯盟“有機”平臺革新競爭模式
本次文化采風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瀘州老窖攜手威龍葡萄酒、圣牧高科、北大荒親民、百年栗園、興農泰華等國內多家有機食品龍頭企業,共同簽署了《有機同盟之瀘州共識》,并發布了《國窖1573有機宣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等權威機構的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平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有機食品已成為全社會的焦點,有機食品的市場需求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而企業作為有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主體,是推動有機發展的重要主體,此次宣言發布及有機聯盟的組建,將促成優秀企業、優秀品牌的強強聯手,加強推進有機制造的成熟發展。”
組建有機同盟,發表聯合共識,這標志著瀘州老窖等企業共同搭建起平臺,將以合力推進有機產業發展。如果我們對這份共識的內容加以詳細解讀,會發現其指向一種新的市場競爭模式,或將對未來的行業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在《有機同盟之瀘州共識》中提到,同盟成員企業要做“健康消費理念的引領者”。如前所言,有機產品是一種趨勢化需求,在歐洲、北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市場需求也更加旺盛。而在中國,雖然消費者對假冒偽劣產品深惡痛絕,但對有機產品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消費能力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通過有機聯盟這個平臺,對消費者加強引導,讓消費者更充分地認識有機產品,進而把有機白酒、有機葡萄酒、有機牛奶、有機肉禽蛋、有機農副產品推進千家萬戶。對于瀘州老窖,這將是一個先發優勢的競爭方式。
此外,有機聯盟還提出,要做“食品行業有機時代的秩序維護者”,我們或可將之理解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在現階段,我國有機產業還存在一些監管漏洞,不法經營者有機可乘,打著“有機”的幌子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有些認證機構甚至也存在認真不嚴謹的問題。這導致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缺乏信任,制約了有機產品行業的健康發展!τ跒o州老窖等有機聯盟成員,如果能在嚴格遵循有機生產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聯盟合力,將集體的誠信行為形成行業公信力和約束力,以此規范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這同樣是一種站位于商業道德、市場規則的高級競爭方式。
總之,瀘州老窖的有機大戰略才剛剛揭開序幕,其未來趨勢都令人期待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