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醬香酒熱還在延續,郎酒、國臺先后亮出IPO日程;茅臺振臂一呼,郎酒、習酒、國臺、釣魚臺、珍酒、勁牌六大企業響應,在赤水河邊開起了“G7峰會”,打造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而這一切,又似乎與后疫情期的行業大環境“格格不入”,如今,茅臺將醬香酒的價值高點牢牢握在手中,第二梯隊的企業高調動作不斷,但品牌數量與市場占有率依然良莠不齊。
隨著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這一概念的出爐,一系列新的討論也隨之而來。醬香酒核心產區范圍在哪里?依據是什么?川黔共享的赤水河谷能否孕育出不同的醬香風格?醬香酒打造產區,對其他香型的啟發意義在哪里?濃香白酒能夠聚集起核心企業與核心價值,找到自己品類的核心產區呢?我們再探這條被推向風口浪尖的世界最貴河流,找尋答案、謀求真相。
01、醬香“G7”引發的連鎖反應
2020年6月8日,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醬酒、釣魚臺7家醬酒企業,在茅臺舉行儀式并發布了《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會上提出將赤水河谷建設成為世界優質醬香酒產區。
茅臺領銜,六大醬香酒品牌響應,無疑是醬香白酒品類的一次“G7峰會”。這也是赤水河上下游兩岸企業的首次聯合發聲“奪取核心區”。
在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提出:與會企業要以互鑒促共進,與各位一道,共同把赤水河上下游區域建成生態基礎最牢固、生產工藝最獨特、產品品質最卓越、標準體系最權威、產區品牌最響亮、醬酒文化最鮮明的國際一流產區。
對此,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醬酒、釣魚臺等紛紛進行了回應,響應茅臺的號召。關于醬酒核心產區的功能發揮,各個企業領導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金東投資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認為,可以學習“干邑”和“香檳”這樣同時具備地理名稱與“地域特產”雙重屬性的產區經驗:想到干邑就會想到最好的白蘭地,想到香檳就會想到最好的起泡酒,其實“干邑”、“香檳”都代表各自的產區。同理,提到赤水河谷就要想到最好的醬香白酒。
對于這次醬香白酒企業抱團建設的行動,正一堂董事長楊光指出:自3月份上任以來,高衛東董事長一手搞“三找”,讓企業煥發活力,一手緊抓實效搞實事,茅臺成為了大國制造的榮光。今天是他首次向亮相同行,便以大格局、大視野的競合理念,帶領中國白酒走向一個新時代,這是彪炳史冊的大事。
權圖醬酒工作室創始人張權圖指出: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發布共同發展宣言,標志著核心醬酒產區成為長江上游名酒帶這頂皇冠上最閃耀的明珠,核心醬酒產區占據中國白酒最塔尖的品類,活動格局開闊、意義深遠。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也表示,當前醬香型白酒的火熱趨勢,把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推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而核心產區的形成,不是簡單人為地畫個圈就行,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正是依賴赤水河流域獨特的自然生態而形成的特色產區。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產區,除了要具備風土、自然、技藝等客觀條件外,還要有產區著名企業、著名品牌帶動。故而,這次會議上7家企業的聯合聲明顯得格外擲地有聲。
但是,G7領袖們的一致認同和行業內的充分肯定,也難掩衍生出的系列問題與爭議,甚至是擔憂。有業內人士表示,將茅臺鎮的核心產區地位讓渡給赤水河谷,對醬香酒整個品類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但對茅臺和茅臺鎮的酒企來說卻未必。核心產區的概念被稀釋,意味著曾經的釀造生態環境壁壘被打破,“茅臺鎮”這三個字是否還能是醬香酒的金字招牌?
對此,也有人回應,大產區和小產區的關系不是非此即彼,茅臺鎮依然是赤水河谷最核心的釀造區域。茅臺鎮的價值并不會被稀釋,反而會因為醬香酒產區擴大而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盡管這次“G7”共同宣言被業內人士笑稱為“大佬開會,與百姓無關”,然而從更實際的意義出發,將醬香酒產區還給赤水河流域,將赤水河還給川黔共有的公共生態資源,是這次會議更具有“未來價值”的誘惑。
02、赤水河沿岸,如何雨露均沾?
赤水河,曾經以“四渡赤水”戰役聞名于世,后來因一瓶酒飄香世界。茅臺和醬香酒將赤水河推上盛名,廠家、經銷商、消費者、投資客循著酒香而來,試圖在這里找到通往財富的途徑。從2018年吹起的醬香熱,短短兩年吹向了大半個中國,赤水河流域內的企業要沾河谷的光,流域外的要蹭醬香酒的熱,是一枝獨秀還是雨露均沾?
1、“醬香熱”誰能分一杯羹?
時間追溯到2016年,茅臺在白酒中異軍突起,到2018年零售價突破2000元大關,成為名副其實的“茅老大”。然而茅臺在這一輪增長中不僅拉動品牌的增長,還營造了醬香酒整個品類的增長。到2019年,醬酒主流品牌成功打入市場,并形成規;,“醬酒熱”來到發展的高峰期;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醬酒發展勢頭有增無減,并向著2000億的目標邁進。
歷經5年,以一年一個腳印的快節奏、高規模、高結構、高質量特征引領醬酒品類來到階段性轉折點,經過五年的發展,醬酒在2019年取得1350億左右銷售收入,同比2018年增長約22.7%,行業占比約20%;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同比增長約22%,行業占比約38%。
除了有亮眼的數據以外,在醬酒進入新一輪的發展周期,各個酒類版塊的醬酒開始有了新思想、新理念,更是極大的推動了行業的新一輪變革。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等主要醬香酒品牌將2020年當做是品牌發展的攻堅年。赤水河畔之外,山東、廣西等地的白酒產地也把發展醬香酒納入了規劃版圖。持續2020年的“醬酒熱”,誰能分一杯羹?
2、醬香酒品牌林加速成長
醬香酒熱到2020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茅臺憑借品牌高度和產品護城河,依舊“笑傲江湖”,享有絕對的領導地位。但曾經在這棵大樹下“乘涼”的其他醬香品牌在過去一年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醬香酒品類的品牌林在加速成長中。
首先,從白酒行業的大背景來看,中國酒業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調整期后,進入強復蘇階段,為醬酒品類的異軍突起鋪墊了市場基石。
其次,茅臺市場價逐步提升的蝴蝶效應推動白酒行業巨輪的前進。大環境的復蘇,加上頭部效應的引領作用,使得眾多腰部酒企趕上了這波紅利。
最后,伴隨著消費不斷升級,白酒市場進入以質取勝的時代,消費市場對高品質白酒的需求愈發明顯。醬酒以其原料正宗、工藝復雜、產區突出、年份足夠的優勢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首選。由于醬香酒對自然條件的高度依賴,以及復雜工藝的釀造技術等因素,決定了它的產量稀缺。無論是自然條件的不可復制性,還是產能的稀缺性,都決定了醬酒的品質。而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品質白酒的需求更加多遠,因此這也為腰部力量的崛起提供了市場需求。
在眾多利好的大環境下,眾多醬酒自身發展壯大的訴求也十分高漲。郎酒、國臺、金沙、釣魚臺等在被疫情深度影響的2020年依然制定了充滿斗志的發展規劃。而郎酒和國臺先后進入上市流程,或將為醬香白酒再添兩員“虎將”。
3、“孤獨的”汪俊林
一直以來,赤水河流域串聯起的醬酒帝國中,貴州派系幾乎獨攬了醬酒的聲勢,在年產能與成品酒及原酒的輸出上遠遠高于四川醬酒,茅臺鎮更是以醬香酒圣地的位置牢牢把握著醬酒品質與風味發展的風向標。但事實上,四川醬酒力量在醬香酒的生產釀造與銷售上,這些年一直默默耕耘,同時正因為有著郎酒這樣的百億級企業的存在,才讓這股力量不至于完全成為貴州派系的配角。作為四川醬酒絕對領軍者的郎酒,似乎在矛盾中成長與締造品牌,在漫漫赤水河兩岸,郎酒一直或主動或被動留下自己“醬香基因”的聲音與足跡,甚至有行業人士趣談其“身在川心在黔”,這也讓郎酒身上多了一份孤獨,以及一份被理解的渴望。
在過去十年的郎酒成長軌跡中,雖然一樹三花一直是其顯著的對外標簽,但這條品牌規劃路徑中,醬香型白酒歷來都是重中之重,從過去的業績層面來看,醬香型產品在企業總營收中一直占據核心位置,青花郎與紅花郎銷售額據信占比超過50%。
隨著郎酒品牌升級戰略的持續推進,強勢打出“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定位的郎酒將青花郎作為其高端突圍并搶占名酒頭部位置的核心武器,而紅花郎在次高端帶所享有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份額,早已使得其成為醬香白酒矩陣中少數的超級單品之一,特別是在400-600元這一區間,紅花郎成為橫亙在飛天茅臺與新晉超級單品茅臺王子酒之間的重要補充,和當前日益強勢的習酒窖藏1988以及國臺國標一起,組成了屬于醬香白酒的品牌梯隊。
總而言之,醬香酒作為給郎酒拼下當前行業地位的重要力量,將在品類占位與品牌升級端繼續給予郎酒助力。隨著下一步郎酒兼香戰略的調整與升級,在香型上的雙核驅動又將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郎酒,當然這是后話,如今我們談論的這個郎酒,是赤水河北岸的那個郎酒,地理位置注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四川醬酒勢力的成長路線圖,這也是郎酒孤獨感的由來源頭。
4、醬香酒競合新階段
應該說,醬香酒作為發端于茅臺鎮的獨特品類,雖然有毫無爭議的白酒“老大”茅臺,也有向百億沖刺的習酒、郎酒,還有郎酒、國臺爭相于2020年IPO上市的風云激蕩,更有勁牌茅臺鎮醬酒、金東珍酒等業外資本的爭相飲酒,以及百億丹泉、武陵復興的豪邁,但是相對于占白酒產量70%左右的濃香、10%左右的清香,醬香酒只屬于小而美的品類。
況且分別處于赤水河兩岸的郎酒和茅臺鎮所有醬酒,歷來都有雞犬不相聞,甚至互相拆臺、互相貶低、互為對手的爭議,都認為自己才是醬酒“正宗”,導致出現內部不協調、聲音不統一、形不成合力的窘境。
而打造如波爾多那樣的世界第一產區,其第一要務便是團結合作,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良性環境。
而郎酒董事長在參加“同心同向、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簽署儀式之機,與茅臺董事長高衛東達成的三點共識(即:1、對大自然的饋贈常懷感恩之心,齊心協力共同抓好生態保護,守好綠水青山。2、嚴守質量底線,共同把品質做到極致、把企業做得更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錦上添花。3、將赤水河紅色文化與醬酒文化相融合,打造特有的深度體驗旅游項目和產品,把茅臺、郎酒、習酒串聯起來,形成四川和貴州兩個地區的互動,進一步推動高端醬酒發展。),則為茅臺與郎酒的全方位合作,打下堅實的思想與組織基礎。
這從高衛東和汪俊林在會上的致表態也可見一斑。
高衛東表示:茅臺與郎酒是一衣帶水的好鄰居,郎酒近年來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值得茅臺學習借鑒。雙方要做好示范引領,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互學互鑒,共促競合發展,聚合前行力量,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汪俊林表示:郎酒的發展離不開茅臺的支持與引領,茅臺對質量和品質的堅守,都是郎酒學習和看齊的榜樣。新的消費環境與發展形勢下,郎酒將全力以赴參與行業競合發展,同茅臺等兄弟企業一道建設好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共促赤水河流域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這次茅臺、郎酒、習酒、國臺、釣魚臺、珍酒、勁牌醬酒能夠坐在一起,并去掉貴州酒、四川酒,國企、民企、當地企業、外來資本等不同身份標鑒,擱置因產地差異而產生的風格流派之爭,代之以“世界醬酒核心產區”成員的唯一身份,這已經表明,以赤水河為紐帶,醬酒產業之“合”已經跨出了一大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03、醬香酒板塊運動
2018年貴陽酒博會,仁懷政府提出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的概念,2020年茅臺牽頭組局,推動核心產區從概念向行動綱領進步。但對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這個概念,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明確的地方。同一條赤水河,既能滋養南岸的茅臺鎮,也能滋養北岸的二郎鎮,醬香酒產區不應該局限在茅臺鎮7.5平方公里的范圍,而可以順著赤水河“上下求索”,定義更大的空間,讓更多企業分享醬香酒產區發展的紅利,加入到赤水河谷產區建設的行列中來。
如今我們討論的醬香酒核心產區,實則根植于2013年劃定的“貴州茅臺酒”醬香核心產區。在后來的發展中,這個核心產區被解釋成了所謂“正宗”醬香白酒產區。產地解釋擴大之后,就像茅臺產能擴大一樣,讓劃定在核心產區內的眾多醬香白酒都受益。然而,在核心詞產區之外的醬香白酒的品牌、品質就不好嗎?相信郎酒首先就不同意這個說法。對醬香來說,產區固然重要,但不應該拘泥于“核心產區”這個地理概念。
1、南岸:貴派醬香酒的權柄
自2018年以來,在“醬酒熱”“茅臺熱”的持續火爆中,赤水河南岸產區的貴派醬香酒成為了中國醬香酒的代名詞,也牢牢把握住了醬香酒的解釋權,以及醬香品類的話語權,這與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長遠規劃不無關系。
在產業發展方面,貴州和仁懷具有極高的前瞻性。2011年6月,貴州召開了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明確提出了“一看三打造”的發展戰略,即:“一看”就是“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而“三打造”則是要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這一發展理念為貴州白酒產業加快發展確定了基調,也為赤水河南岸產區建設指明了方向。
十年來,作為貴州建設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建設重要載體的仁懷市,重點開展了茅臺酒龍頭企業引領、產區塑造、平臺提升、集群培育等“九大工程”,并做了一系列基礎性、前瞻性工作。
通過“九大工程”的實施,在貴州仁懷已基本形成了白酒產業的一個集群、兩個基地和三個支撐中心,即:構建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醬香白酒產業集群;打造成具有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原產地保護基地和有機原料的種植基地;建設中國醬香白酒儲存、檢測和技術研發中心,標準化締造和價格形成中心,品牌集群和文化體驗中心。
目前,仁懷已有涉酒企業2800余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523家。2019年貴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值1131億元,完成增加值1089.2億元,同比增長15.8%。2019年,仁懷市地方酒類企業實現產量23.6萬千升,非茅臺系企業實現營收超過200億元,上繳稅收28.7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4.75億元。
2020年,赤水河南岸醬香白酒產區進入第二個十年規劃期,在總結成績,謀劃第二個未來的同時,如何應對醬香白酒越來越大的“盤子”,如何讓醬香引領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等問題,成為了新時期醬香酒必須要解決的課題。
2、北岸:川派醬香的野望
從目前醬香白酒的品牌格局來看,川派醬酒還遠遠無法與赤水河南岸的貴州軍團相提并論,不管是企業規模、數量還是較為成熟的風格與話語輸出上,均沒有形成地域競爭力,唯一一個有所地位的郎酒也只是孤軍而立。長期以來,醬香白酒的品類推廣與市場擴展,一直都是貴州軍團在充當急先鋒與主力,這種態勢也讓仁懷、茅臺鎮以及赤水河核心區域等地標成為大家談論醬酒時絕對話題,沒有話語權與健全的協調機制,川派醬酒的突圍之路以及與赤水河南岸同享品類成長紅利的設想自然難以達成。
早在2010年時,五糧液推出“永福醬酒”進軍醬酒市場,曾被行業人士看做川派醬酒即將崛起的信號,然而“濃香大王”的這次淺嘗輒止,并未在行業掀起太多波瀾,僅僅成為一段往事。反之,這些年在茅臺的帶動與引領下,貴州醬酒愈發展露活力,一眾二梯隊品牌相繼起勢,產區在過去原酒輸出與貼牌生產的運作模式下,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實力并且有品牌打造意愿的積極分子。國臺、金沙、釣魚臺、黔酒等都在極力拓寬自己的品牌人脈與市場布局,這也讓一些行業人士將醬酒熱稱為茅臺熱與黔酒熱。
從貴州產區發展與壯大的經驗來看,區域龍頭品牌的引領以及產區概念的深度挖掘與傳播,是從上至下產生市場勢能的關鍵。那么,作為赤水河北岸同樣具有品質背書以及悠久歷史的川派醬酒矩陣們,又能否依照同樣的方式突圍而出取得更具分量的成績呢?
從四川白酒或者說四川產區的成長軌跡來看,濃香型白酒一直是這塊神奇土地上最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不管是六朵金花還是宜賓、瀘州、邛崍、綿竹等幾大產區,每一個主題中都離不開濃香白酒。期間“濃香鼻祖”、“濃香大王”、“濃香國酒”、“濃香正宗”等話術與品牌定位不斷向行業輸出,也造就了四川白酒最為閃光的地理標識,以及在濃香白酒品質及風格上的絕對引領權與話語權。這樣的局面是幾十年積累的結果,是從百億企業到原酒生產企業等一起努力的結果,但如今當我們將視線轉向“川派醬酒”時,這樣的美好局面當然難以在短期實現。
但值得去期待與暢想的是,川派醬酒畢竟有著郎酒這樣的百億企業,也有著一幫想要從四川突圍的醬酒品牌,更何況在今年我們開始談論那個充滿話題性的茅溪鎮,這些都讓行業不能不忽視川派醬酒,同樣享受著醬香白酒絕佳的生產釀造環境,并有著悠久的品牌底蘊與市場口碑,以及一個一直將白酒產業作為核心工作來抓的政府,這些元素足以拼湊一個強有力的未來。
當我們對赤水河北岸與南岸的現在與未來做了一番暢想與規劃后,我們似乎也應該冷靜下來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不能讓赤水河變得更具包容性,這條流淌了漫長歷史的醬酒母親河,本來就應該安靜的惠澤河谷上下游企業,讓更多的醬酒品牌從這里走出,成為與濃香、清香三分天下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在這里,我們得提到一個人,他便是金東投資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在他的認知與暢想中,有著關于赤水河兩岸更為美好的未來。
2009 年,金東投資集團(當時名為“華澤集團”)以8250 萬元全資收購當時破產重組的珍酒廠,改制重組為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之后十年內,金東投資集團先后投入10 多億元,對珍酒進行技改擴能,增建廠房,改進生產設施、配套功能,提升工藝技術,全面開拓市場,珍酒開啟了迅猛發展的勢頭,2019 年,珍酒銷售收入跨過10億門檻,成為貴州醬酒版圖中更具份量的一塊,這也使得吳向東這個醬酒領域的后來者有了更具底氣的話語權。
在今年6月舉行的那場“同心同向 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簽署儀式”上,吳向東對于赤水河定位與醬酒產區發展的看法,得到了積極的響應。在他看來,關于醬酒核心產區的功能發揮行業應該有新的認知,吳向東希望從“干邑”和“香檳”這樣同時具備地理名稱與“地域特產”雙重屬性的產區得到啟發,如同消費者想到干邑就會想到最好的白蘭地,想到香檳就會想到最好的起泡酒這樣的認知,其實“干邑”、“香檳”都代表各自的產區。
04、品類圣地與核心產區的推論啟示
世界上出產美酒的地方往往離不開一條或幾條河流,波爾多(Bordeaux)、盧瓦爾河谷(Loire)、羅納河谷(Rhone)、納帕谷(Napa Valley)、里奧哈(Rioja)……這些經典的葡萄酒產區幾乎都可以看見河流的身影。
在酒的世界里,河谷,是重要的地理名詞。而在葡萄酒產區中,一個河谷的左岸和右岸,上游與下游之間往往是和而不同的關系,同屬一個大產區,但堅持自己的特色。一個成熟的葡萄酒產區,不會只有一味道。
正如干邑之于白蘭地,香檳之于起泡酒,優秀的產區從來不懼怕同類型產品的競爭,反而能用自己的優秀品質在品類中打上自己的符號。還如波爾多,大產區下有十多個子產區,對一般的消費者,可以說“這酒來自波爾多”,對了解葡萄酒的消費者可以進一步介紹:“這是波爾多圣埃美隆的酒。”層層遞進,精準定位。
波爾多是波爾多,圣埃美隆也是波爾多。同樣的,赤水河谷是赤水河谷,茅臺鎮,二郎鎮都是赤水河谷。赤水河不屬于誰,而是屬于整個醬香酒品類。
在法國波爾多,加龍河、多爾多涅河匯聚成吉倫特河,三條河流賦予波爾多更多樣的風土條件,波爾多產區的概念下,裝著左岸、右岸和兩海之間三個大區,每個大區又能分出不同的子產區。他們層級清晰,等級分明,特色鮮明。
從波爾多的地圖中可以看到,加龍河以西和以南的產區如梅多克、格拉夫和蘇玳產區被稱為“波爾多左岸”,加倫河與多爾多涅河之間的產區則為“兩海之間”,如卡迪拉克波爾多丘,吉隆河以東與多爾多涅以北則為“波爾多右岸”。
左岸:因加隆河及多爾多涅河自山區沖刷了大量砂石,加上河道變化,使左岸布滿礫石圓丘,礫石地排水性佳、反射陽光、儲存熱能、土地貧瘠,能使葡萄根部易向下扎根,吸熱及排水性佳的優點也特別適合不易成熟的赤霞珠成長。
右岸:與左岸相對單一的土壤構成不同,右岸呈現更多的復雜性。圣埃美隆區的土壤由石灰質土、石灰質黏土和砂質地互相交錯構成,還有夾雜著礫石的一些地方,由于改善了排水性,是圣埃美隆的精華所在。而波美侯產區,則是礫石上覆蓋著黑黏土,它出品的葡萄酒名氣最大,因為土質的結構最復雜。
波爾多左右岸不同的風土賦予同一種葡萄品種不同的特色,經過幾百年的培植,左右兩岸都形成了自己的代表品種,形成了不同形態的葡萄酒產業經濟,并各有自己的王牌產區和酒莊。所以無論是葡萄酒的品質還是酒莊名氣,波爾多左右兩岸都是并駕齊驅,各領風騷。
自從 1976 年“巴黎盲品會”后,納帕谷在世界葡萄酒產區中聲名鵲起,現在已經是美國最致命的產區,納帕河也成為一條世界著名的“美酒之源”。這里陽光充足,氣候溫暖,非常適合釀酒葡萄生長。在產區內云集了如嘯鷹酒莊、哈蘭酒莊和鹿躍酒窖等美國最知名的大牌酒莊。納帕谷面積只有法國波爾多(Bordeaux)的 1/7,但形成了 16 個 AVA 子產區,且每個產區都各有千秋。
加州是美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區,美國 90% 的葡萄酒都產自于此。納帕谷是加州最具魅力,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區,面積為 18,000 公頃,葡萄酒產量只占加州總產量的 4%,但產值卻達到了 20%,可見葡萄酒多么受大眾認可。
同時,納帕谷也是加州最有名的葡萄酒旅游勝地,每年有超過 500 萬游人前來觀光,品嘗美酒,只有加州的迪斯尼樂園游客人數可與之相比。
最好的白蘭地來自干邑,這是常識。根據法國聯邦鑒定的標準,干邑必須是在法國干邑區蒸餾的葡萄白蘭地酒,那里約二十五萬畝得天獨厚的砂堊土,加上溫和氣候,成為最適宜種植葡萄的理想環境。而從釀造方法上來說,干邑必須以銅制蒸餾器雙重蒸餾,并在法國橡木桶中密封釀制2年,才可稱作干邑。
在干邑區分了六大葡萄種植區,分別是大香檳區、小香檳區、邊林區(Borderies)、優質林區、良質林區和普通林區。其中,大小香檳區和邊林區是干邑酒最好的產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小香檳區和邊林區是干邑的核心產區,而剩下的是干邑的協作產區。
干邑的分類方法對醬香白酒大產區的打造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赤水河谷沿岸有城鎮,有茂密的無人區,不同的海拔和緯度勢必造成不同的溫度和微生物群,對醬香白酒的釀造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制定標準,劃分不同等級的醬香白酒產區,形成更有辨識度和公信力的赤水河谷大產區。
05、停止瓜分,共建共享
有世界著名酒水產區做范例,白酒在塑造產區價值時可以以更包容的心態接納不同的風格。白酒以香型做區分,不同的香型又有許多風格流派,豐富白酒香與味的范疇。
從早年白酒提出的黃淮名酒帶,到白酒金三角,到茅臺鎮,白酒產區的概念一步一步細化。而細化的同時也應該兼容并包,以酒鎮支持小產區,以小產區構建大產區,產區共建,紅利共享。
回到赤水河谷,無論是川派醬香還是貴派醬香,都仰賴赤水河的水熱與微生物環境,同飲一江水,何分你我他。
赤水河發源于云南省鎮雄縣場壩鎮豆戛寨山箐,流經云貴川三省,在四川瀘州市合江縣匯入長江,全長444.5公里 (另有524公里、436.5公里兩種說法)。其中上游云南境河段長73.5公里,川黔界河三段共長194公里,完全流經貴州境的河段共長126公里,完全進入四川境的下游河段51公里。
沿赤水河谷兩岸,云集了上千家酒廠,占據中國名酒榜單超過60%的份額。這條看似普通的長江支流,每年為沿線酒廠提供產值數千億,就業人數達百萬之眾,消費人群更是數以億計,是中國著名的“美酒河”。
從地理學上來說,赤水河這樣分屬于兩省交界的河流,并不獨屬于貴州或者四川,兩省往往以河流航運中心線劃分行政區域,對各自所用的河岸進行管理和開發。其實,云貴川三省就赤水河的開發和保護在多年前就開始合作。中國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協作推進會自2017年起就每年召開一次,就赤水河流域不同的生態、經濟問題展開討論,并落實三省各自的責任。
1972年,周恩來總理作出了茅臺酒廠上游100公里以內不準建任何化工廠的批示。從那時到今天,對赤水河的保護措施不斷加強:
貴州投入近26億元保護赤水河及周邊生態環境,關停無環保手續、無環保設施、重污染的企業,處罰環境違法行為,追究涉嫌環境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酒企集中的仁懷市要求,禁止發展區一律不準新建擴建白酒企業,而且要把現有企業逐步搬遷出來進入規范發展區,嚴禁批準酒類技改建設項目和其他污染型建設項目選址。
2007年,貴州省環保部門與茅臺酒原產地域的25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簽訂了“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
2016年,瀘州市古藺縣加強全縣工業污水和規;笄蒺B殖的治理,將赤水河沿岸幾十家沒有環保設施的小酒廠全部搬遷至遠離赤水河的工業區集中治理,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赤水河的污染。同時,針對煤炭行業,在“十二五”基礎上,依法關閉了21家企業,目前全縣18家煤礦企業、22家酒類生產企業和50家規模以上養殖場全部建有標準化的污水處理設施,按照環保部的規定執行最高標準。
2017年,茅臺集團總投資4.68億元修建了5座污水處理廠,2017年共處理達標排放污水200多萬噸。
2018年初,云貴川三省正式簽署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這是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中首個建立跨省橫向生態補償的流域。三省商定,每年拿出2億元進行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出資比例為云貴川三省1∶5∶4,分配比例為云貴川三省3∶4∶3。
2020年5月,四川省人大城環資委舉行《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從立法層面探索建立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協同開展赤水河流域保護的法治保障,有效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間的關系,實現赤水河流域共治共管共贏。
四川政府對赤水河的環境保護一直保持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治理赤水河生態,卻沒能獲得相應的赤水河經濟效益。就川酒而言,過去對赤水河的重視力度不夠,讓仁懷拿到了這條“白酒黃金水道”的解釋權,這不得不說是川酒發展歷史上的一次失誤。
而川酒要在新周期塑造新的增量空間,赤水河和醬香酒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未來,醬香白酒勢必還會繼續發展,其高利潤和高價值感也吸引了更多的經銷商和消費者。川酒不能固守濃香,繼續輕視醬香。而需要從主管部門到相關企業重新審視赤水河與醬香酒的價值,發現川酒濃香與醬香的平衡之道,參與到醬香酒發展的大潮中,并以川酒龐大的體量與品牌為醬香酒發展推波助瀾,去培育屬于赤水河兩岸共生共榮的最大成果。
赤水河是誰的?是茅臺的又不是茅臺的,是仁懷的又不是仁懷的,是貴州的又不是貴州的,是四川的又不是四川的,赤水河是公域資產,屬于南北岸,屬于中國酒業。爭奪是誰的不重要,就像這場爭奪核心區的大討論一樣,關鍵看誰能用好,誰能實現經濟價值的轉換,誰就可以說:我屬于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