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面向未來,包括整個“十四五”,我們對醬酒應該有怎樣的期待與研判?帶著這兩個問題,糖酒快訊采訪了行業知名專家呂咸遜、權圖、林楓、邵伶俐、李振江、徐偉,試圖從他們的精辟分析中一探究竟。
呂咸遜:醬酒升級,醬酒熱還將持續5-10年
呂咸遜表示,在染醬、上市、擴產、提價、監管多個關鍵詞之外,上半年的醬酒還有一個關鍵詞——“升級”。
具體來看,習酒正在走出茅臺習酒、走向貴州習酒,不僅是銷售收入逼近濃香型的劍南春,而且習酒窖藏1988成為百億大單品也指日可待。郎酒在青花郎的定位上升級,青花郎、紅花郎的銷售佳績不斷;郎酒莊園的重磅推出也是行業新營銷的里程碑。國臺毫無疑問也實現了從“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到“大國醬香,國臺領航”的華麗升級,國臺國標、國臺15年、國臺龍酒三大產品成為企業銷售業績的主要貢獻者,國臺酒業、國臺酒莊、國臺懷酒三大基地為未來儲能奠定了根基,智能產品、數字營銷、智慧釀造三大創新引領了行業未來。
而對未來的趨勢判斷是,呂咸遜表示“醬酒熱還將持續5-10年。”關于這個判斷,其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慮:
第一,醬酒全國化到全國醬酒化需要時間。除了五個“熱”省外,還有五個“溫熱”的市場已經顯現:浙江、福建、湖南、陜西、京津冀;也就是說,“熱”加上“溫熱”的省份尚不到15個省。一個酒的品類、一個酒的品牌全國化,需要資源匹配,也需要時間成本。
第二,醬酒高端化到醬酒大眾化需要時間。高端市場、次高端市場目標人群基數小、更圈層,可以通過品鑒會、回廠游等快速啟動、擴散;中檔、中低端市場目標人群基數大、更從眾,啟動和擴散更需要終端和傳播匹配;所以,醬酒成為主流香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醬酒解決儲能、品牌、營銷等短板需要時間。大曲醬香酒需要釀造1年+儲酒4年才能銷售。2013-2018年行業調整期、調整后期,很多醬酒廠減少投糧、甚至沒有投糧,2018-2021年消耗的大多是2013年前釀造的酒,所以2021-2024年醬酒將呈現青黃不接的局面。17大名酒濃香型9個、醬香型只有3個(其中貴州只有1個),醬酒品牌也是稀缺的。除了茅臺、國臺、金沙、珍酒等,貴州眾多酒廠過去疏于營銷團隊建設,“坐商多、行商少”,所以醬酒營銷能力建設也非一日之功。
權圖:2021是醬酒“分化元年”
權圖對上半年的總結是“分化”,認為今年是當之無愧的“分化元年”。
首先是企業戰略的分化。具備大產業資本和名酒基因的醬酒企業戰略定位快速提升。郎酒、習酒、國臺、金沙、珍酒、丹泉、釣魚臺等開始制定未來十年的大戰略。從戰略上快速甩開了其它中小型企業。醬酒企業開始出現分化和分層。
其次是資本的分化。醬酒的高門檻決定了醬酒的大投入、長周期特點。即使是上述頭部醬酒企業已經具備母公司強大資本背景下,今年全部重新制定資本計劃,從一級和二級市場融資,并且都從百億起步。
再次是產能的分化。今年一線醬酒企業不約而同的從五年產能計劃都做到了5萬噸以上。比對濃香來看,這已經是六朵金花的優質釀酒體量。從而快速進行軍備競賽,建立了產能壁壘,甩開了其它中小醬酒企業。
最后是品牌和市場的分化。2021年雖然處于產能稀缺期,但頭部醬酒企業并沒有選擇小步慢跑,都重力出擊全國市場布局,品牌拉高,體驗做深。建立了基于醬酒基因的“品牌+品質”的主流打法,快速把醬酒市場推向全國縱深。
總體來說,2021是醬酒的戰略大年、資本大年、擴產大年、品牌大年,更是分化元年,未來醬香企業的核心要點是產能、品質和品牌。
林楓:醬酒熱需要從商業端傳遞到消費端
上半年整個白酒的產品周期上行趨勢依然強勁,甚至更強勁,這是在后疫情時代的貨幣政策和國家經濟刺激所帶來的白酒消費周期的上行;同時是貨幣導致了白酒的隱性通貨膨脹,所以它推動了白酒產業周期的上行。在產業強勁的大環境下,醬香酒格外突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茅臺價格持續上漲了百分之三十多,漲幅比較大。
林楓認為,在白酒產業上行周期和茅臺持續漲價的雙重推動下,整個醬酒品類上半年如火如荼,保持強勁增長。非常直觀的表現是茅臺之外的習酒、茅臺醬香酒公司、國臺、金沙回沙都有很好的表現,甚至在茅臺鎮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有一定產能儲備的酒廠都在抓住機會,并快速增長。
此外,因為醬酒的高利差和對醬酒品類的強勁需求,促使了全國商業市場的空前活躍,形成了“行業內”和“行業外”兩股力量追逐醬酒,也就形成了今年上半年特別熱的熱潮,下半年的這種趨勢依然會持續。林楓認為,產業周期會大概在2025年之前依然有較好的成長空間,所以下半年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依然會被看好。
下半年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商業的熱度是大于消費熱度的,再加上持續快速的提價,導致很多醬酒并沒有真正的被消費者消費掉,而是在渠道中形成堰塞湖,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隱患。尤其是大多數醬酒企業還沒有形成深度營銷,和以渠道為導向的渠道價值鏈,更不用說面對消費需求鏈的深度打通。所以,當行情不好、消費周期逆轉的時候,這些企業將會面臨業績的壓力。
邵伶俐:品牌、大單品、品質、動銷是關注的重點
上半年,醬酒的熱度毋庸置疑是持續向前上升的,雖然有些人產生一些疑惑、懷疑,但是都趕不上醬酒的速度和質量的提升;下半年,醬酒也會維持這個態勢,而且未來幾年會繼續保持這個態勢。
下半年主力企業的大單品會繼續提價,同時醬酒企業擴產也值得關注,該擴產的企業會持續擴產,而在監管方面則會更規范、嚴格和高要求,助推醬香熱持續發展。
關于醬酒下半年發展,邵伶俐認為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創新品牌和頭部品牌,重點關注新機會,新品牌,特別是那些做大單品的企業。
第二,企業要向大單品集中,多做一些能夠長期發展的大單品。未來醬酒的開發產品肯定開發越來越多,但只有做大單品才能夠持久。
第三,關注企業的一個品質。因為醬酒市場熱,需求量大,一定要選擇那些品質有保證,儲能比較大企業,才能穩定合作。
第四,關注動銷。新做醬酒的酒商要快速適應醬酒的運作方法,已經做醬酒的企業,要進一步加強推進,把市場的開瓶率提高,提升口碑,加強自身管理等。酒企和酒商協作,共同促進市場動銷。
徐偉:醬酒熱是分層次的熱
2021年上半年醬酒熱延續了2020年上半年或者全年的醬酒熱的趨勢,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監管”是一個嚴厲的信號,對整個醬酒品類的長期發展會產生明顯的影響,但因為主流企業的生產、釀造本身帶有一定的規范,“監管”規定需要在落地后更能發揮其價值。
一方面整體市場熱度是有明顯上升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市場上醬酒的開瓶率偏低,這意味著醬酒的銷售量和消費量不成正比,有相當一部分被收藏。醬酒并沒有像濃香等大眾流通產品那樣,最后都開瓶飲喝掉了。所以說未來五年,醬酒熱還會持續,但醬酒熱是分層次的熱。
因為市場熱、消費熱和行業熱,這是三件事。行業熱帶動了市場熱,市場熱推動了消費熱,但現在消費熱和市場熱仍然比較薄弱,還沒有達到一個特別熱的這種狀態,所以他們都分別還需要點時間進一步推進,放大各自的熱量,才會進一步的持續深化。
總的來說,醬酒熱在十四五期間任重道遠,但是在未來幾年,醬酒在主流價格帶和核心產品會誕生更讓人信賴的用于日常消費的品牌產品,這個趨勢尤為重要,一旦形成以后,消費熱才能真正開始熱。
李振江:醬酒熱下,市場格局、競爭格局清晰
上半年整個醬酒狀態是一個高速發展,或者可以說是瘋狂式發展的一個很典型的特征,大量的資本、人才全面涌向了茅臺鎮。在茅臺鎮的帶領下,多地的醬香都呈現了快速的增量和持續的發展。
在醬酒整體的高速發展下,市場格局也逐漸清晰,并且茅臺鎮整體的競爭態勢也逐漸明朗,競爭格局和先后順序逐漸成型,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的發展距離逐漸清晰。上半年整體呈現出全民醬香、資本大事、預期極高、快速發展的行業態勢。
那如果從下半年的整體判斷來看,整體的發展醬酒的發展還是會持續,和君判斷醬酒從有品類無品牌到形成格局前的狀態,大概還有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才能夠清晰地進入品牌化競爭和格局性的狀態里面。所以今年下半年從用半年的時間來去看醬酒,我認為還是保持著跟上半年一樣高速發展狀態,而且會有持續不斷的資本進入茅臺鎮,包括其他的其他幾個產區也會有很大的發展機遇。
另外還會有一個變化,就是當一批戰略企業進入之后,我們會看到一批專業型選手馬上又會進來;诖耍矣腥齻判斷:
第一個判斷,就是整個的價位段會有下移,基于技術的改造,基于純糧醬香一系列產品的優化,那我認為它整體的價格段會下移,那200元到500元這個價位段會出現小井噴式的發展。
第二個判斷,對醬香得工藝進行科技化的改造,有可能會在下半年時候開始。有部分企業開始就重點性推進,通過科技的辦法來去完成第一波的技改,實現品質的上移和成本的下降,
第三個判斷,下半年醬香酒得熱度會從渠道端傳遞到消費端,形成市場、商業、消費同步發熱的情況。因為參與競爭的人變多了,做市場培育的人會變多,這就意味著消費端會比之前好很多。(原標題:半年復盤04 | 醬香趨勢·分層與分化、升級與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