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海納機構總經理、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呂咸遜在貴州金沙酒業集團召開的“金沙酒業智庫專家座談會”上,分享了對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發展趨勢的看法,分別從醬酒的“三個優勢”、“四個機會”進行了深度剖析,并堅定的認為醬香型白酒迎來了歷史上的發展機遇,這輪風口絕不是三五年,有可能超過十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醬香型白酒的三個優勢
一、醬酒的比較優勢是“新三高”
在消費者認知面,醬香型白酒與其他的白酒相比較,有其獨特的優勢?梢杂“新三高”來概述。
1、高成本:醬酒的主要生產原料糯紅高粱因其產地產量的局限,價格節節攀高,據說已達到了9.6元/公斤。且醬酒生產工藝復雜,需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涼、七次取酒,高溫發酵,高溫堆積, 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生產的原酒還需4年儲存陳熟。故其生產成本在白酒中相對比較高。
2、高價值 :醬酒的標準酒度是53度,53度是白酒黃金度數,有專家說是酒精分子與與水分子結合最好的度數。醬酒易揮發物質少,酸度高,酸度是其他酒的三到五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為主,根據醫學理論,酸主脾胃、保肝、軟化血管,再加之醬酒含有大量的酚類化合物,所以行業以茅臺酒為代表的醬酒企業提出了醬香酒喝出健康來的概論。在消費者常識中,醬酒屬于高價值的白酒之一。
3、高價格:飛天茅臺拉高天花板,個別市場目前零售價已經高達2000元/瓶以上,且供不應求。由于醬酒其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和生產成本的提高,故遵義市酒協秘書長呂玉華說低于100元/瓶很難有真的大曲醬香酒。
二、醬酒的區位優勢是產區化
產區將成為醬香型白酒評價的重要標準。只有自然條件最好、生產企業集中、產品質量最優、知名度最高的板塊才能形成核心產區。
1、醬酒核心產區——茅臺鎮為中心的仁懷市、遵義市、貴州省產區:茅臺鎮具有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度的高溫長達5個月之久,悶熱潮濕。這里特殊的氣候、水質、土壤對于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易于酒中的微生物產生、精化。
2、醬酒黃金產區——赤水河谷產區:主要集中在赤水河流域。赤水河橫跨貴州、四川兩省,在黔北和川南的交叉位置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獨特小氣候和最佳的釀酒環境,并成為中國醬酒的發源地和大產區。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
3、貴州省醬酒組合式產區——仁懷+習水+金沙 =貴州三大產區
4、醬酒投資熱土產區——仁懷產區。濃香型白酒應該可以說是泛產區的。而醬酒的投資熱土產區集中在仁懷。洋河、勁酒、天士力,金東集團等外來資本紛紛都投資仁懷產區。
三、醬酒的商業優勢是稀缺性
1、產能稀缺:天人合一的獨特釀造工藝、產區、紅梁、釀酒師、土地等都成了好醬酒擴能的局限因素。
2、基酒稀缺:中高端價位醬酒的市場快速擴容,對基酒的要求高、消耗大,導致高品質醬香型基酒越來越稀缺。
3、品牌稀缺:在以往十七大中國名酒中,醬香型白酒只有茅臺、郎酒及武陵。近五年來形成市場全國化的品牌也是稀少,除了茅臺股份一枝獨秀外,緊跟其后的就是郎酒、習酒。而金沙、國臺、珍酒全國化進程還在積極推進中,未來增長空間很大。
醬香型白酒的三個機會
一、醬酒的市場機會“全國化”
濃香型全國化陣容已經成型。而清香、特別是醬香剛剛開始,除了茅臺股份外,其他醬酒全國化都在同一個起跑線。
二、醬酒的價格機會是“高端化”
價格首先是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后才是價值的表現。醬酒的價格機會可以說是茅臺股份給予的,在醬酒老大茅臺的引領下,醬酒300—1500元/瓶的價格帶是大有可為。“白酒酒莊”是中小型企業高端化的可行路徑。
三、醬酒的資產機會是“品牌化”
白酒企業應將品牌作為主要資產來管理;知識科普品質,故事講好品牌;品質是基礎,文化是升華 ;內容營銷和個性IP是醬酒品牌傳播的戰略舉措。
四、醬酒的創新機會是“數字化”
醬酒品質要通過品鑒體驗,醬酒文化要通過口碑相傳;數字化融媒體很重要。數字化的F2R2C將是醬酒的主流營銷模式,F是酒廠,R是小團商,C是消費者,R端“眾籌一瓶好醬酒”的“1+x”商務合伙人模式。
最后呂咸遜強調了金沙酒業年產量1.9萬噸、基酒4萬噸的產能優勢,以及金沙產區的產地優勢,對金沙回沙酒醇柔醬香的獨特風味也非常認同。還對金沙酒業提出了五點建議:摘要優先,能快則快;金沙回沙,聚焦歸位;數字營銷,模式創新;品牌I P,內容營銷 ;外引內聯,強化隊伍。希望金沙酒業作為貴州醬香型的老名酒企業要加快發展速度,領跑醬酒全國化布局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