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年白酒的定義
陳年白酒,又稱老酒,泛指所有經過陳年的佳釀,即存放時間較長的酒。
陳年老酒概念是在酒類生產發展歷史中產生的,陳年老酒是酒類生產廠家的核心戰略資源。中國名優白酒的生產,需要用陳年老酒來對基礎酒進行調味,加入少量的老酒就可以使基礎酒發生神奇的變化,醇厚陳香,對酒的口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在酒類生產企業中,也將長期儲存的用于調整基礎酒香味的老酒,稱為調味酒。一般情況下,酒類生產企業每年都要精選一定的高品質原酒,按照其香味特點和時間順序作為調味酒儲備。因此,各大酒企均視陳年老酒為企業最寶貴的核心戰略資源,是每個企業酒類產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非常珍貴。
而現在我們所要探討的是中國陳年白酒收藏發展狀況,那么陳年白酒收藏狀況也就是我們習慣稱謂的陳年老酒收藏狀況。通常是指整瓶酒從灌裝出廠日期起,已經投放市場并經過長時間(普遍認為10年以上)的存放,保存完好,其內在品質具有特殊的陳香、陳味等風味特征的酒,統稱之為陳年老酒。陳年老酒進入收藏行業,是最近30年左右的事情。陳年老酒收藏的年代劃分有存放10年以上說,有12年以上說,有15年以上說,有生產日期在1990年以前說,也有1994年以前說等等。這些劃分都有其理由,只是出發點不一致而已。我個人認為存放12年以上為陳年老酒和生產日期在1994年(包括1994年)以前為陳年老酒,這兩個劃分比較合理。存放12年的周期概念符合中華民族12生肖紀年的傳統歷史文化觀;生產日期定為1994年,符合我國酒類企業改革體制后,普遍由傳統手工生產進入到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的重大歷史變革時代,同時,國家動物保護法的頒布實施,也使得部分酒類產品改變了歷史上沿用的制酒配方,酒質發生了重大變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二 、老酒收藏的歷史
先說說收藏, 收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收藏概念主要是指古玩、書畫、觀賞石、錢幣、書籍等。古人對收藏家的定義是:收藏家一般來自士大夫階層,有修養、有品味、有膽識、也有經濟實力。收藏者在具有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藝術修養。
一般來說,收藏品應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1.稀有性,越來越珍貴;
2.不可替代性;
3.保值性,升值性;
4.觀賞性;
5.享受性。
作為收藏品,它具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味、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宋代趙蕃詩詞中“春風吹雨晝成昏,蕭寺蕭條早閉門。坐久行人更蕭瑟,定傾老酒向何村。詩中“老酒”就是陳年的酒。可見,老酒這種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國白酒的收藏,緊隨文化的發展而發展。我國江浙一帶生產的“女兒紅”,是為女兒出生之時釀造,女兒出嫁之時,取出來與親朋好友暢飲。“女兒紅”埋在地下的時間通常長達 12年以上,酒香撲鼻,甘甜醇厚。“狀元紅”酒亦是如此,專門為兒子釀造,將酒用壇封貯藏起來,在兒子高中榜元之時邀請親朋好友喜慶宴用。“女兒紅”、“狀元紅”就是歷史以來,人們為了提高其飲用價值,而有意識產生的收藏的陳年老酒,且風俗長久,歷代延續,可以說是人們收藏酒起源之一。
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話:“酒是陳的香”。而中國陳年老酒收藏,則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在上世紀80—90年代逐漸興起的。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誕生的新生事物,是中國收藏行業的新門類。由于中國陳年老酒收藏不旦具有其它收藏行業的歷史、文化等等價值外,還獨具飲用價值,被稱為是“可以喝的古董”。我認為,中國陳年老酒收藏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行業。所以,中國老酒收藏發展問題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三 、中國老酒收藏對白酒行業發展的貢獻
改革開放之前,老酒收藏只在少數名優酒企業和科研機構、科研人員間呈自發性的存在,純屬科研行為(1981年,我先后到五糧液酒廠和瀘州老窖酒廠學習生產技術和勾兌技術,那時的酒廠調味酒庫是保密的,非本廠勾兌技術負責人不允許進入庫房)。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商品消費經濟發展和消費結構升級需求而產生了陳年老酒收藏,并逐步形成行業發展趨勢,同時產生了一大批收藏行業專家。2014年是中國陳年老酒發展的關鍵年。中國酒業協會等有關行業組織先后成立了中國名酒收藏委員會等專業組織,并先后開展了陳年老酒鑒定、名酒收藏拍賣等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全社會對中國名酒收藏的熱情和關注,引領中國陳年老酒收藏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嶄新時代。
近年來,中國名優白酒產業復蘇和整個白酒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體現出中國白酒收藏行業的巨大貢獻作用。
一是促進了茅臺酒等名優酒由快消品到收藏升值的金融屬性的完美融合。這是得到社會普遍認可的事實(去年在國務院二招,季老的致辭和我與季老到福建、浙江、北京、四川等地考察茅臺酒收藏行業的經歷亦能說明這一點)?梢哉f,茅臺酒有今天這樣“一瓶難求”的局面,老酒收藏行業功不可沒;
二是揭示了中國白酒是有生命的科學規律,既中國白酒的后儲存過程是生產發酵過程的延續。促使白酒生產企業尤其是名優酒企業調整原有工藝流程,紛紛制定延長酒的儲存期(五糧液提出將貯存延至3年以上),以達到調檔升級,適應巿場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要求;
三是直接和間接的解決了上百萬、千萬從業人員就業(比如部分房地產業開發商加入收藏行業,在2016、2017年以800元左右價格收藏茅臺,其盈利足以抵御后來發生的房地產行業風險等案例);
四是老酒收藏為前幾年國家要求企業去庫存的攻堅戰立了大功,幫助眾多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解決了當時存在嚴重的庫存積壓問題;
五是激活了一批老牌名優酒品牌的價值(比如四川二峨大曲、被川酒集團收購等案例)。如果沒有收藏,喚起人們對那份歷史情感的記憶,形成社會影響,是不可能實現的;
六是老酒收藏熱激發了市場對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老名牌包裝的消費熱望,讓部分名優酒企業看到了巨大的商譽和商機,點燃了蓬蓬勃勃生產復刻版老包裝酒之火,復刻版老包酒喚醒了消費者記憶,豐富了名酒品牌文化內涵,已經成為目前名優酒市場重要暢銷大單品之一(如五糧液復刻版蘿卜瓶、麥穗瓶、尖莊熱銷,滬州老窖特曲復刻版熱銷,沱牌復刻版已作為其今年的重大戰略布局內容等等),名優產品復刻版老包裝酒形成了當今酒品市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七是從理論上規范了中國白酒收藏的價值定位,即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飲用價值。
陳年白酒收藏的蓬勃發展,為宏揚中國酒文化,提高中國白酒的品牌高度和美譽度作出了巨大貢獻并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四 、中國陳年老酒收藏應當注意事項
中國白酒是距離老百姓最近的一種生活產品,人們認知度高,從收藏的角度,老酒是最具群眾基礎的收藏項目。
那么 ,什么樣的酒值得收藏呢?概括起來,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看品牌:系出名門的名酒。首選全國第五屆評酒會評出的17大名酒,53種優質酒。收藏酒和收藏字畫一樣的道理,即名人字畫,收藏酒亦應主要選名企名酒。比如收藏郵票,你把81年到2000年的郵票都收齊了,還不如一張80年的猴票價值。為什么,因為它是黃永玉大畫家的作品,又是我國第一張用動物肖像作郵票的,還有封侯的吉祥寓意!酒亦是如此。
第二、是時間:存藏時間越久遠越珍貴,價值越高。
第三、品相:歷經歲月傳承,存留下來的老酒其好的品相是非常難得的,品相是決定藏品價值的關鍵。另外由于非窖藏酒,老瓶封裝的白酒在灌裝前已經過調制,因而完善了酒質和成份,非常穩定。因此在儲藏方面相對窖藏酒更為簡單,僅在酒瓶封口處理抗氧化、光線、溫度、濕度方面控制好即可;無需地窖儲存,過于潮濕反而不好,因為瓶封裝的白酒瓶身附有印刷紙質標識,若過于潮濕反而會生霉腐爛影響品相。
第四、存世量:現存數量越少的酒,越珍貴,價值越高。
第五、酒度:一般50度以上為佳。高度優質酒質適合陳藏,越陳越好者價值要高于其它。中國自古有“酒是陳年好”之說;眾所周知,較其它酒類相比,高度的中國白酒(50度以上)是完全沒有保質期概念(任何一瓶高度白酒都不會保質期的標注),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越陳越好喝越陳價值越高,這也是定律性的問題(正謂美譽“能喝的古董”)。但也有低度優質酒,越存越好的先例(如瀘州86年38°特曲酒店)。建議關注部分名酒生肖酒和當前被嚴重低估的陳年老酒中的五糧液等)。
五 、中國陳年白酒收藏行業存在的問題
中國酒業協會王延才理事長在2015年第五屆理事會報告中指出:“在我國名酒收藏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假冒產品,價格哄抬等惡劣行為”。世界著名釀酒大師季克良先生針對老酒收藏存在真假難辨,魚目混珠的現象,一再強調,收藏界不能長期存在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問題等等。
總之,從宏觀層面講,我認為中國老酒收藏存在以下問題:
1、老酒收藏行業組織松散,缺乏號召力,沒有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格局。長期形成的行業協會組織“同質化”現象,存在愈來愈嚴重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涉足老酒收藏的協會組織和民間團體約300個以上。因為這幾年老酒收藏行業發展趨勢迅猛,行業效益很好。在此情況下,以逐利為目的的各種團體和資本蜂涌而至。有的以區域為地盤,形成勢力范圍謀取不當利益。因此,行間互相詆毀,甚至大打出手的丑陋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利用某些協會或機構名義,拉幫結派,為了謀取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包括銷售假名優酒,私造無商標、無生產許可證、逃稅產品酒出售等)、有的在沒有合法手續的情況下,組織建立所謂的民間收藏團體并開展老酒收藏、拍賣、品酒師、老酒鑒定師活動等等。整個行業充斥著比當前白酒生產更加浮躁的氣氛。這些非法的、不規范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中國陳年老酒行業的健康發展,嚴重削弱了國家有關行業協會組織的指導作用,嚴重傷害了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利益。
2、沒有適時建立相應的權威專家組織和統一的規范管理制度,形成全國老酒收藏統一管理格局。如果白酒生產,啤酒、酒精生產技術行業組織是正規的行業組織的話,我們目前的收藏委員會就頂多算游擊隊,因為收藏委員會基本上在各酒類行業協會中沒有像其它酒類分會一樣有完整的年度工作計劃等管理體系的,基本上都只是以年會形式組織活動。據了解,2018年國家級酒類行業協會中老酒收藏組織開展了活動的只有中國酒業協會,而連中國酒業協會組織的相關活動的參與人數亦越來越少。
3、一些酒類交易所、交易中心利用互聯網平臺,放大投機行為,給老酒收藏行業帶來的傷害,至今未消除,導致政策層面的嚴管等。我在2017中國酒協名酒收藏委員會在西安召開的年會上,就對只值二三十元一瓶的酒普遍都炒到七八千元甚至一萬元以上的惡炒陳年老酒的現象發出警告。由于缺乏統一管理和指導,各自為政的種種亂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規范,線上交易普遍存在以次充好和真假難辯現象以及惡莊操盤現象,給我們今天的老酒收藏行業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痕。
4、老酒收藏市場價格嚴重偏離市場客觀規律。有的老酒被人為炒作而價格奇高,嚴重損害了廣大消費者和收藏愛好者利益;有的老酒(如五糧液)價值被嚴重低估,造成老酒市場價格極度的不平衡,嚴重影響了中國老酒收藏市場的健康發展。
六 、建議
中國白酒行業發展到今天,無論從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產品品牌數量,市場規模,國際化進程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峰。品牌、品質、價值成為行業發展的共識,企業之間的生存競爭正在被競合發展替代。建立一個適應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深入發展形勢,適合中國酒類行業走向世界的統一規范的行業管理體系是大勢所趨。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總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白酒行業協會組織的成功經驗和如何進一步適應我國改革開放需要,整合現有資源,建立更加完善和規范的全國行業統一管理體系,為中國酒類行業健康發展和國際化奠定新的歷史基礎。
2、中國名酒收藏(包括陳年老酒收藏)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更具中國元素的行業,形成中國名酒收藏產業鏈,是目前突破中國白酒國際化難關的最好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3、以國家級酒類行業協會組織為依托,建立權威的中國名酒收藏鑒定師隊伍和鑒定師培訓機構,為中國名酒收藏行業發展和國際化市場需求提供法律、政策以及科技人才方面的支持。
老酒的收藏交易前景十分廣闊。白酒文化千年流傳,是中國特有的酒文化傳承,隨著國家在全力推進文化產業的進程中,作為傳統文化領域的中國名酒收藏文化必將是傳統文化藝術中即將被全面拓展的領域。老酒文化既能代表傳統的酒文化,也是距離人民大眾最近的一件生活品。老酒升值的金融屬性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享受性,是當前最有可能成為時尚化、身份化、品牌化的產品。目前,中國陳年老酒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飲用價值還處在剛被市場認識的過程,遠遠未被深度發掘。
老酒收藏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組織”勇于擔當,總攬全局,整合資源,形成優勢,創建國際上獨具特色的中國白酒收藏產業,真正為宏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促進中國白酒行業健康發展,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作貢獻。中國白酒收藏門店千千萬,從業人員萬萬千,國家級、省、市、縣級專業協會幾百家,應該團結起來,在國家行業協會組織的規范管理指導下,建立健全有關行業標準,規范行業管理制度,攜手名優酒企業,實現歷史性飛躍。使中國白酒收藏行業成為有法律法規保障,有清晰的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有公平的經濟發展環境的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行業。(作者系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酒類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