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年報的出爐,既是唐橋交出的最后一份成績單,也是李書記拿到的第一副牌。245億的營收,67.8億的凈利潤以及近63億元的預收款。
在眾人知曉的這些數據背后,糖酒快訊通過梳理、對比五糧液近5年來的產銷量、營收、凈利潤、貨幣資金、存貨周轉率、銷費率、股東數、員工數、預收款等多個指標,這更能反映李書記究竟拿到了一副怎樣的牌。
01、體量:航母深蹲正起跳
從整體盤子來看,經過5年調整,五糧液整體營收已經接近2013年水平,重回兩位數增長;即使單獨的酒類營收的增長也超過10%。
去年五糧液整體調整核心是圍繞“普五”順價;而從去年12.18五糧液所釋放關于“1+3+5”的產品戰略、計劃動態調控的配貨模式、減少流通而增加團購客戶的渠道優化、加強終端客戶溝通以及“雙百億”驅動等策略的效果將將在今年的數據中得到體現。從數據反映出五糧液的整體盤子呈現出V字型趨勢。
02、造錢能力強:賣多賣少都不影響賺錢
凈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在賺錢能力方面,五糧液凈利潤不但有近兩位數增長,整體已超過2011年的61億。而進一步對比關乎企業盈利能力強弱的兩項指標(凈利潤率和主營收增長率)之后才發現:賣多賣少都沒影響五糧液賺錢。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凈利潤絕對值增加了,凈利潤率卻下降系去年銷售費用凈增超10億所致。擠壓式競爭環境,即使五糧液品牌還是要投入才行。
03、家底:“富可敵茅”
貨幣資金比= 貨幣資金/營收*100%
五糧液貨幣資金300多億,去年的茅臺也就這個水平。“富可敵茅”的五糧液即使在行業最困難的這幾年賬面資金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去年凈增長近80億,難怪五糧液目前只是苦于沒有好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