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糖酒會年年開,年年春糖會都似一場行業大狂歡。一年年辦下來,每年春季糖酒會都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后,預示著怎樣的機會和挑戰?
現在就讓我們走近春季糖酒會的各個大佬,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他們的視角,對春季糖酒會作一個別樣的解讀。
糖酒會觀察瑞林廣告董事長羅松林:
沉得住的企業 才能活得更長久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糖酒食品展會服務的展覽公司,瑞林廣告已耕耘糖酒會十八年,先后服務過37屆全國糖酒會。作為瑞林廣告的創始人,羅松林見證過太多食品酒類企業的起起落落,生死存亡。
不到900家春糖參展酒商大幅減少“白酒行業已告別野蠻生長時代,春季糖酒會參展的酒類企業已萎縮一半。”羅松林說,自己公司服務春季糖酒會多年,每年春糖白酒企業,長期參展的企業,應該在兩千家左右,但是到2016年來成都開會的,不到900家,包拓葡萄酒、啤酒企業。
羅松林介紹,前幾年,茅臺鎮經常參加糖酒會的有470家左右企業,這只是有品牌注冊,算上沒注冊品牌,就更多了。但是到今年,茅臺鎮到成都參加春季糖酒會的,只有40多家。“這說明,這幾年,酒類企業淘汰率非常高,全國性的名酒廠中高端產品價格下沉,對這些小品牌擠壓很厲害,讓這些企業的產品失去了市場,企業消亡的很多。”
潛心品牌未來白酒市場仍有機會
雖然從春季糖酒會參展企業來看,酒類企業數量大幅減少,但羅松林樂觀預計,在今年,商務用酒會在一定程度復蘇,原因是中國在基礎設施的投資上會加大力度,因此今年的商務活動會增加,商務用酒的需求會增加。羅松林說,自己有一個很明顯的體會,在食品企業,好多品牌,參加一兩屆糖酒會后就再也看不到了。但是也有部分品牌,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他們注重品質,真正很用心地在做產品,做品牌,已合作了十幾年,依然活得很好。其中有一個品牌,他們做蛋糕,一個單品在全國就做到了15億,現在正在排隊,2017年會上A板。
“我是想說,做品牌,一定要創新,要挖掘傳統,一定要注重品質,沉得住氣。”羅松林說,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只是滿足吃了,還要吃出一種回憶,吃出一種情懷,“所以做品牌,要善于創新,善于挖掘文化,做好產品品質,如果只是單純地跟風,就難了,只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能享受到更多市場的溢價”。
休閑食品還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據羅松林觀察,春季糖酒會酒類企業減少了許多,但休閑食品企業總量并沒有減少。他認為,隨著人們消費的升級,休閑食品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春季糖酒會功能也發生了變化,比如以前,參展的企業主要是生產廠家和經銷商,但現在不一樣了,整個相關食品的上下游產業鏈都參加了進來,包括食品機械、包裝、文化傳媒、連鎖渠道等。“所以,我們也在轉型,篩選部分中高端客戶,深入研究,幫他們做方向規劃,只有給他們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只有整合資源的能力更強,未來才有更多機會。”羅松林說。
白酒資本觀察
白酒新勢力 誰會主宰未來?
白酒行業資深營銷人士肖竹青:內行民營資本會成白酒新勢力
肖竹青認為,未來的白酒市場,懂行的民營資本,會從中崛起,成為行業內的一股新勢力。對未來的市場格局,他認為,中國白酒市場會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市場格局。第一頭是茅臺、五糧液,代表面子酒,他們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另一頭是地方區域酒廠,他們有性價比優勢,市場會越來越大。原來的一些如今世緣、汾酒等全國的二線品牌,會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他們從面子上打不過茅臺、五糧液,從性價比上,打不過區域酒廠,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從資本整合的角度上來說,他認為,未來的中國白酒市場,也會成為一個寡頭割據的行業。“因為飲料行業、啤酒行業都已成為寡頭割據的行業,白酒行業目前是多而散,所以說未來五糧液、茅臺成為寡頭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他認為,未來業外資本對白酒行業的并購,應不是主導力量。比如聯想豐聯、中糧,都不可能成為白酒并購的主力。因為白酒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內行的民營資本,在業內有廣泛的人脈資源,無論從供應鏈,還是技術、營銷,都有豐富的經驗,并購整合更加有效更有用,會成為未來白酒的一股新勢力。肖竹青說:“因此,業內優秀人才和業內的資本并購應該是并購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