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對全社會、對酒業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在酒業,白酒價格帶、酒業格局、醬酒熱潮、廠商關系等都是酒業人士長期關注的焦點。那么,在“十四五”新時期,這些焦點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又蘊含怎樣的機會?今天,讓我們一探究竟。
中國白酒價格帶重新細分
價格帶細分是白酒行業發展至今(特別2020年以來)很明顯的特征,是由白酒社交貨幣本質所決定,由高凈值人群消費重心轉移所引領,是白酒行業十四五增長模式轉型升級的關鍵。
分價格帶來說,對中國白酒價格帶要重新劃分。把高端細分為兩類,1500元以上是超高端,800-1500元是主流高端。次高端也細分為兩類,500-800元是新興高端,300-500元是次高端。100-300元的中檔酒和100元以下的大眾酒分類不變。
一、1500元以上超高端價格帶
超高端價格帶指茅臺,從茅臺基酒產量來看,2020年估計為3.3萬噸,2021年估計在3.5萬噸。對比數據可以看出,茅臺4年前產量和當前的銷量有0.81的系數,產量增長緩慢,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茅臺酒的稀缺將是常態。2021年茅臺價格站穩2500元/瓶,中秋春節等旺季突破3000元/瓶是大概率事件。而其它優質醬酒,衡昌燒坊、國臺龍酒、武陵上醬等也越來越多的在這個價格帶布局并有所收獲。
二、800-1500元的主流高端價格帶
800-1500元的主流高端價格帶,以五糧液和國窖1573為主導。
五糧液:當前普五價格接近千元,正在企穩,特別是2020年春節二三線城市動銷很好。第八代五糧液相比第七代已經量價齊升,從1.8萬噸增長到2.3萬噸,因此五糧液當前價格是有銷量支撐的價格。2021年五糧液應該能歷史性地站穩千元價位。五糧液投資收藏屬性較少,體現的更多是消費屬性。普五站穩千元,代表消費真正意義上的升級。
國窖1573:2021年將是國窖的分水嶺,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要么緊跟五糧液千元價格帶,要么降價求量。在主流高端里,新興品牌也已經嶄露頭角,像內參、摘要、國臺十五年等。2020年酒鬼酒的收入業績經常超預期,主因內參全國化的快速增長。這說明800-1000元的主流高端價格帶在擴容。
三、500-800元的新興高端價格帶
500-800元新興高端價格帶是中國白酒未來發展最快的價格帶之一,擴容增長將是常態。由于疫情影響,企業年會等消費場景確實減少,但是小聚場景增加了很多,這有力支撐了新興高端價格帶的增長。窖藏1988是這個價格帶表現最佳的單品,銷售口徑為70億(習酒整體120億,其中濃香5-6億)團購價在550-600元/瓶。其它產品像國臺10年真實年份酒、夢6+等也在發力。
四、300-500元的次高端價格帶
300-500元次高端是老名酒和新醬酒的品牌戰。次高端四大老名酒中劍南春一枝獨秀,舍得、水井坊、酒鬼酒都在通過全國化方式增量,共同特征是大區域集中。夢3、夢6、青花汾酒20等產品增長也很好。另一方面,次高端增長很快的還有新興醬酒,如國臺國標、珍15、紅花郎、金沙真實年份8年等。
五、100-300元的中檔酒價格帶
100-300元的中檔酒嚴重萎縮,特別200-300價格帶正在成為價格陷阱,很多地產酒都需要謹慎對待。
六、100元以下的大眾酒價格帶
100元以下是大眾酒市場,高線光瓶是主要的機會。清香的玻汾、紅星二鍋頭,濃香的沱牌都有很大發展空間。
總結:白酒行業的精準營銷要從價格細分、消費場景細分開始。從10年、20年維度來看,白酒行業的空間提升主要依賴于價格天花板的打開,價格的增長優先于銷量增長。
新格局重構是中國酒業主流趨勢
新格局重構是“十四五”時期中國酒業的主流趨勢,是酒企創新突破、持續發展必須的關注點,是酒業的新利潤源。在格局重構中,酒企有很大發展機會。
一、全國酒和地產酒的格局重構
銷量、收入、利潤在向優勢產區、全國品牌、戰略單品集中,特別是貴州仁懷的優質醬酒產區品牌建設,使得醬酒全國化的同時帶來了地產酒的塌陷,比如河南市場,地產酒只剩仰韶彩陶坊。
二、品牌酒和系列酒的格局重構
名酒廠的收入和利潤越來越往品牌酒集中,系列酒逐漸萎縮,在濃香酒中表現尤為明顯。
三、小眾香型和濃香型的格局重構
醬香、清香、馥郁香、米香、芝麻香等小眾香型人群廣泛化、市場大眾化,有些小香型已經闊步狂奔,有些逐漸起勢,有些看見了黎明前的曙光,當前中國白酒正處在香型重構過程中。
四、高端化和口糧酒的格局重構
高端化是名優白酒主流方向,但不是所有產品都能高端化,高端化需要高品質、有文化、擅長營銷。大眾口糧酒仍然有重要機會。
五、高度化和低度化的格局重構
低度是濃香型白酒的重要優勢。很多酒廠不重視低度濃香的推廣,其實低度濃香有著大量機會存在。
總結:新格局重構給白酒行業帶來很多變數,“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白酒變革的時代。以上五個格局重構可以疊加。正是飛天茅臺拉升了白酒行業天花板,給了新興高端和次高端擴容機會,是價格帶細分帶來了新格局重構。如果沒有飛天茅臺穩穩站在2000元以上,那就沒有超高端市場的形成,也不會有主流高端的細分,主流高端的門檻也不會從600元拉升到800元。次高端也不會以500元分開兩個細分價格帶。2016年之前很少看到黑馬品牌,2016年以后,特別是醬酒熱后,國臺、金沙等黑馬品牌成長性很大,從幾個億迅速成長到幾十個億。“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白酒大變革時代,也是大機遇時代。要順勢而為,找到好的標的。
3—5年內醬酒仍將供不應求
盡管貴州仁懷產區的醬酒產能在大幅擴張,2018年以來醬酒價格大幅上漲,但是醬酒產能仍然緊缺,醬酒行業未來3-5年將繼續供不應求。
一、醬酒量價齊升的來源:橫向市場全國化和縱向價格大眾化
1. 橫向市場全國化。醬酒市場成熟的“現金牛”市場來源于貴州、河南、廣東、山東、廣西。正在崛起的“明星”市場可能是北京、河北、浙江、江蘇、湖南。
2. 縱向價格大眾化。貴州摘要、國臺龍酒、君品習酒、衡昌燒坊、武陵上醬等800元以上的高端化突破得到行業矚目,都在量價齊升。而500-800元的新高端價格帶也成就了窖藏1988、國臺十五年、宋代官窖等產品品牌。300-500元次高端成就了國臺國標、金沙真實年份8年、珍15、金醬、紅花郎等產品品牌。100-300元將是醬酒發力的下一個最佳賽道,如仁懷醬香酒、容大醬酒等。這個價格帶濃香酒和地產酒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
二、醬酒品類紅利的邊際貢獻遞減,品牌化勢在必行
很多醬酒的增長是沾了醬香品類的光、沾了茅臺的光。醬酒熱的本質是茅臺熱,F在的品類增長意味著未來品牌塑造還有待提升,要抓住時機將品類機會轉化為品牌優勢。國臺、金沙、釣魚臺都在培育品牌。嚴格來說濃香真正全國化品牌只有五糧液、國窖1573、劍南春。洋河是1+5區域大品牌,集中在華東。古井貢、水井坊、舍得做了三五個大省。未來全國化品牌不會太多,判斷最多7個。
三、茅臺稀缺下最為受益的醬酒標的
從醬酒市場趨勢看,茅臺稀缺最大的受益者是習酒、國臺、釣魚臺、金沙、珍酒。赤水河上下游的影響大于左右岸,省份的影響大于核心產區。貴州白酒是更大的受益者。
總結:長周期看,從1978-1998年是大清香時代,1998-2018是大濃香時代。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醬酒有20年的發展期,現在醬酒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從2018年開始茅臺先火,然后是茅臺系列酒火。2014-2018年茅臺鎮酒廠投產不足,按醬酒的生產周期,2019年生產的基酒儲藏4年才能出廠,到2023、2024年才能到市場上流通。因此2021年、2022年、2023年醬酒供給仍然稀缺,F在不止飛天茅臺稀缺,茅臺系列酒也稀缺,2019年起不開新經銷商。茅臺201和301車間產能只有2萬噸,現在的銷售也在消耗庫存,等系列酒5.6萬噸產能形成才會有所緩解。國臺也是稀缺的,定制酒不出新品、1-6月份不允許打款,品牌酒生產不過來。金沙幾乎也到了銷量的上限。釣魚臺2019年到3000噸以后也不增量。優質醬酒經銷權均呈現稀缺態勢。
重構廠商上下游關系
一、數字營銷重構廠商關系
數字營銷將重構廠商關系,讓品牌方直接鏈接消費者和終端,大幅度降低人海戰術的成本。品牌方將更加關注消費者,關注終端關系。經銷商職責將被限定在資金、物流等非技術性層面。
二、品牌方強勢
中國白酒從長周期看,大部分時候都是品牌方強勢,這是由于白酒品牌屬性太強決定的。白酒更多是指名購買,白酒廠家的話語權、定價權很強,也是白酒行業高利潤的來源。
三、酒商集中化
中國酒商也會走向集中,一是連鎖新零售,向上整合供應鏈,向下鎖定消費者,像泰山名飲、1919、酒便利等。二是品牌運營商,不僅能建網絡做陳列,還要做品鑒做品牌。未來中國酒商數量會減少,走向集中,走向規;
總結:對于廠家和商家而言,善于利用數字營銷將取得巨大提升。在廠商關系上,雖然依舊是廠家處于強勢地位時間較多,但是在數字營銷等新營銷方式的加持下,以及酒商往連鎖零售和品牌運營兩大方向集中,使得酒商數量在減少的同時,話語權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