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二:
主流消費價位已沖破百元
2017年,作為一個江西的酒類消費者能感覺到變化,而且這個變化非常明顯,具體表現為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自帶酒水”,隨著消費者主權時代來臨,以及經由網絡和動車時代帶來的信息對稱,江西市場各大酒店“禁止自帶酒水”的壁壘被徹底打破,對于消費者來說,既然能自帶酒了,帶的酒自然就不能太差,就這樣,消費升級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第二個關鍵詞是“我有故事”,無論是商務交往還是朋友聚會,拿出來接待的酒都有故事可以講,有的是名酒,那其中的故事不言自明,既然是名酒,售價自然都在百元以上;有的是特色產品,這個我們在下面會專門來講,那酒往桌面上一放,那故事就自然流淌出來,再加上帶酒的人一番繪聲繪色的演繹,酒桌上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那酒也一下子鮮亮了許多,別有一番風味和景致。
2017年江西市場悄然流行著這樣一類產品,它遠看是一瓶陳年老酒,近看是一瓶陳年老酒,然而它又與陳年老酒明顯不同,在它那陳年老酒滄桑外表的里面,是更加注重內在品質的塑造、重視消費者體驗感受的營銷模式,這種自帶營銷模式的產品一經推向市場就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追捧,迅速的流行起來;這種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沒有華麗的包裝,依靠實實在在的內在品質來打動消費者,當然,價格也不菲,售價都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幾百元,目前售價高達幾百元的高端光瓶酒---李渡1955就誕生在這里。
2017年江西市場悄悄的完成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居然與“江西王”四特酒毫無關系,這款百元以上的“陳年老酒”,自然的在市場上流行開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它劍走偏鋒,專門在四特酒不熟悉的團購渠道,甚至讓四特酒束手無策,毫無辦法展開阻擊戰,不論是在渠道還是在終端。
第二件事卻是由四特酒一手造成,話說“江西王”四特酒以東方韻為抓手,在江西市場挖了一個百元以上消費的蓄水池,然后,消費者都逐漸進入了這個蓄水池,然而,就在消費全面進入這個蓄水池的時候,就在消費價位沖破百元以上,并且百元以上的消費價位成為主流價格帶的時候,四特酒在這個價位帶上的深度營銷表現并不太搶眼,只能在蓄水池的表層施展蜻蜓點水的武功,再深一點或者更深一點的消費沒能抓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競爭對手施展更加精妙的身段,以精耕終端抓團購,以深度營銷的策略,在他面前搶奪客戶。2017年就有多個品牌在江西市場實現了銷量翻番,而且這些銷量翻番的產品都是價位在百元以上,同時,有接近10個外省品牌實現了銷量過億。
機遇三:
渠道終端激戰正酣,江西的銅墻鐵壁露破綻
長久以來,江西的白酒企業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重視經銷商而輕視消費者,重視批發商而輕視終端,根本原因是因為經銷商能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直接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生產所需要的大量的現金流。
必須肯定的是,目前的江西市場上,四特依然是絕對的王者,與第二名及之后的品牌差距很大,不過,也有經銷商和終端表示,四特目前在部分終端的表現存在:品項不全,陳列不美,氛圍不夠,利潤偏少等問題。有經銷商、批發商到終端的經營者認為目前四特利潤較低,但是因為是本土第一品牌,所以不得已而銷售。同時,也有終端和二批商提到了市場管控等問題。
曾幾何時,四特酒是中國酒行業里渠道扁平化做得最深的企業之一,曾經在渠道為王的時代果斷采取以渠道制勝的策略,通過經銷商打造了一個鋼鐵般牢不可破的渠道,通過掌控渠道來覆蓋終端,引導消費,在那個時代做的非常成功,創造了四特酒的傳奇和神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渠道扁平化深度已經在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認識到根據地建設的重要性,在根據地市場建設中,生產企業通過經銷商來直營終端,開展團購是最為核心和重要的渠道策略之一,比如當年洋河酒業為了深耕江蘇市場而采取的“天網計劃”就是直營終端、精耕終端、終端為王的最切實有效的大戰略,到今天仍然在全國各個市場實施。并以此一招鮮,每每能在一些名酒的核心區域實現突破,屢試不爽。
四特酒或許正是缺乏這種深度營銷的戰略和戰術策略,所以,2017年洋河等最少有5個品牌在江西市場成功的擺脫了四特酒的圍追堵截,以百元以上價位的產品為突破口,以深耕終端和團購為抓手,成功的取得了銷量翻番的驕人業績,同時,有接近10個外省品牌銷量過億。
此前,永盛燒坊在萍鄉,皖酒在景德鎮,白云邊在九江等市場,也是采取這種深度營銷直營終端的策略,成功的突破了四特酒的鋼鐵渠道而成為當地市場第一品牌,然而,這并未引起四特酒的重視,四特酒仍然堅守鋼鐵渠道策略,于是,2017年才有了群狼崛起江西市場的現象發生。在可以預見的2018年,甚至未來的三到五年的時間里,曾經創造了四特酒神話的鋼鐵渠道將會被更符合當前市場的根據地市場建設模式---直營終端策略碾壓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