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白酒市場風云乍起,醬酒無疑成為白酒市場的風口:飛天茅臺批發價突破1600元、茅臺股價摸高800元,茅臺集團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實現50%以上的高增長;業內外資本又開始蜂擁進入茅臺鎮。茅臺引領的醬酒財富效應讓市場和行業又開始陷入興奮和沖動,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波2009-2012年的醬酒饕餮盛宴中。
經歷了2012年的深度調整,在白酒市場新常態下,醬酒市場未來發展態勢如何?需要我們認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醬酒只是白酒的一個香型和品類,要看清楚醬酒的未來發展趨勢,就必須先要看清白酒市場發展的基本方向。時日至今,白酒行業的整體趨勢業內有不少專家都有論述,大部分看法都是趨同的,因為白酒市場的基本趨勢在2017年度已經得到了比較清晰的呈現。左右腦咨詢的基本觀點是:
一、2017年各項行業數據已經證明,白酒市場已經回暖,度過了2012年以來的深度調整期,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市場發展期。(2017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報的數據:實現總營收1250.58億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394.5億元,同比增長45%)。白酒行業的整體回暖其實是以2016年6月份起,茅臺市場價開始逐步回升為標志(典型的蝴蝶效應)。
二、白酒市場的品牌集中度開始大幅提升,馬太效應明顯,一二線白酒品牌之間的廝殺開始逐步白熱化,三四線白酒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越往低端走,品牌集中度越弱。(前三季度,茅臺、五糧液、洋河三家企業營收和凈利潤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63.8%、81.9%。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6家企業營收和凈利潤之和占20家公司的77.6%、91%。)。越往高端走,品牌的集中度越強,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三、好酒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主產區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當中國白酒的真實產量已經突破1200萬千升的時候,白酒的量已經很難再有大的增長空間,但會發生較大的結構性變化,那就是以純糧固態為核心的糧食酒的比重會大幅增長,以液態法白酒為主體的低端白酒會呈不斷下降趨勢。所以我們從濃香的主產區四川和醬香的主產區貴州兩個主產區2017年的數據來看都是非常良好的。2017年四川省經信委數據表明:四川全省全年白酒產業實現產量430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2470億元,實現利潤290億元。2017年貴州省經信委數據表明:貴州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值902.4億元;完成銷售收入828.6億元,同比增長40.4%;完成利潤總額420.3億元,同比增長59.9%。。
四、受移動互聯網和新經濟的沖擊,白酒行業的渠道結構更加復合、線上線下一體化更加融合,推廣方式和品牌的傳播方式更加現代(粉絲、體驗、社群、場景)。同時,主流的企業通過運用更加現代的手段和工具加快了對其核心消費人群的爭搶(茅粉、國窖薈、青花盛宴等)。
簡單的說完白酒行業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仔細看醬酒市場的基本情況和未來趨勢。
首先看2017年醬酒市場的經營情況。
先看巨頭茅臺:2017年茅臺集團完成銷售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利潤總額403億元,同比增長57.6%;上交稅金256億元,同比增長37.6%。(這是一個恐怖的數據,如此體量還能如此大幅增長,需要另文研究,這一輪茅臺到底做對了什么?)。
再看兩個主流醬酒企業:郎酒和習酒,郎酒2017年醬酒的數據沒有公開披露,左右腦咨詢估計郎酒的醬酒板塊銷售收入約在40-50億之間;習酒公布的數據實現了銷售收入35.78億,加上尚未計入的經銷商市場支持折扣,習酒實際的銷售收入已經接近40億。有意思的是,隔河相望的兩家醬酒企業,已經開始并駕齊驅了。(受企業文化的影響,郎酒的營銷手法更加激進、張揚;而崇尚君子文化的習酒則偏務實、內斂,兩家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汪老板和德芹董事長兩位靈魂人員的謀劃和苦心經營)。
再看二線醬酒企業:國臺、金沙通過上一輪的不斷調整,又回到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上來,銷售體量接近10億元。(國臺的再度崛起和資本的持續投入、春新博士團隊的韌性和堅持密不可分。而金沙雖然受到了母公司湖北宜化事件的影響,但核心發展要素和基本面還是在的)。珍酒、釣魚臺等2017年也調整到位,收獲頗豐,銷售收入約在3-5億元,也理順了市場架構,基本實現了產銷平衡、資金平衡。
其次看仁懷的部分中型醬酒企業:2017年仁懷地區銷售實現過億的約有20家左右。這部分企業都是仁懷市和茅臺鎮生產基礎較為扎實,能初步進行市場化運作的企業。由于醬酒的全國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并且還在持續增長之中,只要有一定的市場意識,進行一定程度的市場運作,銷售收獲是必然的(最可怕的是仁懷部分拿榔頭都敲不醒的企業)。其中,夜郎古酒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夜郎古從2012年開始堅持走市場化和品牌化運作之路,2017年實際銷售已經突破2億元,成為仁懷中型企業中成長的典范。
最后看部分創新型企業:以酣客、肆拾玖坊、醬酒智造、酒金會等企業為代表。令人驚訝的是,完全以創新營銷模式起家的酣客2017年銷售已經突破3億元,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仁懷酒廠的銷售收入。這部分創新型企業抓住了醬酒市場的本質,在品牌推廣和消費者積累上采取了更加創新的方式,在社群、體驗、場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功。
總體來看,2017年醬酒市場在茅臺的引領下取得了巨大的收獲。2017年我國醬酒市場的整體銷售收入約900億元(左右腦2010年提出的千億醬酒市場有望2019年得到實現),約占到了我國白酒銷售收入的13%左右;醬酒產業實現的利潤約在450億左右,有望占到我國白酒行業利潤的35%-40%。醬酒市場呈現出高增長、高利潤的特點。
其次,我們來看看醬酒市場的未來發展情況。
醬酒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簡單是一種白酒香型的成功,而是有著深刻的、復合的綜合原因。
一、茅臺成為醬酒市場的超級發動機。
毋庸置疑,醬酒市場必須看茅臺。茅臺占據了醬酒市場銷售的85%左右,占據了醬酒產業利潤的90%左右。從當前茅臺的發展軌跡來看,茅臺不但成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的超級品牌,而且已經進入了邁進千億的快車道上(如無其它原因,茅臺2019年跨進千億是地球人都無法阻擋的)。茅臺的成功當然有著深厚的基礎:幾十年如一日的品質沉淀、國酒文化品牌積累、袁李搭檔的大格局與掌控能力,以及近十年幾乎沒有犯方向性的大錯誤。
可能有專家會說,茅臺不能簡單的從醬酒來看,而應該從中國白酒的大格局來分析。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茅臺本身是醬酒超級巨頭。茅臺的巨大成功給醬酒的品類背書、產區背書帶來了巨大的溢出和溢價效應。
二、醬酒的品質優勢更加具備市場競爭力。
當前我國白酒市場的主要矛盾是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質白酒與中國白酒品質良莠不齊的矛盾、粗暴的飲酒文化和科學飲酒推廣之間的矛盾。而醬酒的品質優勢是相當明顯的(不是說其它白酒品質不好)。醬酒的品質優勢主要源于醬酒四個獨有的支撐點:正宗的原料(糯高粱、當地小麥)、復雜的工藝(12987工藝)、苛刻的產區(核心產區茅臺鎮、正宗產區赤水河流域)、足額的年份(歷時五年)。同時,由于醬酒當前的主體香、味物質沒有破解,無法用液態法白酒來生產,所以醬酒主要高度依賴于赤水河流域獨特的自然環境,依靠傳統釀造方式來生產制造。這一方面限制了醬酒的產量,但也成就了醬酒的高品質。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部分中高端人群由喝酒開始追求喝好酒。而醬酒正好逐步承接住了這部分優質消費人群的飲酒需求。這是醬酒市場能快速成長的根本原因。當然,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巨頭的帶動,醬酒行業的發展必須感謝茅臺幾十年來對上千萬最優質的核心消費人群和準消費人群的培育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