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酒的未來
定制酒作為一個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早在2010年我講課時就說過,未來異軍突起的是圈子酒,而圈子酒一定是定制。
酒類營銷發展到今天,反過頭去仔細看來,萬變不離其宗,從有營銷開始,始終就徘徊在吹品牌和編概念上,而消費者始終處于“不懂”這個原始層面,雖然前十年,酒業給大部分消費者掃盲,叫大家都做了經營者,多少有所了解,但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舌頭,面對一群不知所以的數據和不明就里的形容詞時候,還是根據興趣和場合以及主要喝酒的人的喜好,來評定酒的好壞。
個別懂酒的人,絕對以親身體驗加上專家協助鑒定來確定酒品質,比如名滿天下的文壇賈平凹,做了個“凹公酒”,居然是在楊湖酒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場子做的,后來才發現,楊湖酒廠公開的廣告是-----歡迎任何人隨時來我廠檢查,我廠沒有一滴香精,添加劑等輔助材料,酒都是傳統工藝釀造的。這個口號,恐怕現在沒幾個酒廠敢說的,其實這才是酒業的悲哀所在。
西安有個畫家,繼承祖業釀酒,產量不大,傳統工藝,酒很受朋友的歡迎,關鍵是每一瓶都是他手書的標簽,這樣的定制會給未來小規模定制酒一個啟示。
那么未來定制酒會怎樣?
1、定制酒既然勢不可擋,那問題來了,主流品牌的主流銷量一定不會靠定制酒完成,而未來的定制,一定是在概念定制,品質定制兩大范疇有突破,這實際上給了非名酒企業機會。
2、品質定制在現在標準口感下突破很難,要不是在傳統口感,要不是在新香氣口感上的突破。
3、概念突破會在包裝、造型、時尚群體、新流行趨勢、尤其是在新模式下的突破。
4、最重要的是經營模式下的突破。指望一個人或者一個十幾二十幾人的小團隊,按照傳統套路,要把定制酒一個品牌規模做起來,難度系數很大。
5、定制酒如果作為單獨渠道拓展,點對點精細化服務,是制勝法寶。
6、思路和方式對路的話,反而是誰地面部隊多,終端店掌握的多,誰群體客源掌握的多,誰線上線下結合的順暢誰會成為霸主,比如像1919這樣的企業。
還好現在定制酒各管一攤,沒有老大沒有絕對主力,很多二三線酒廠成立定制酒公司,也是因為別人都搞了,自己不搞有點虧,但是也不知道該怎么搞,套路還是五年前的,蒙一個是一個。世上的事很邏輯,往往先有事才有法,一個行業一旦有散戶,就一定要有規模,有了規模就一定要有老大。過去有個人叫韓經緯,想做定制酒的應該去拜拜碼頭,應該說他才是祖宗之一。二十多年前就用盡了各個手段。
每個行業經過一個時段都面臨一個破局,也可能定制酒未來會給一個企業一年帶來十幾億銷量,這個市場現狀做的人多,做成的人少,好好做的人更少,能連續做概念的少之又少,2017擼起袖子加油干!大家都在說,2017擼起袖子加油定!很多人在說,未來幾年會有一些人從定制酒挖來一個油田出來!
很多人很快會明白一個道理,不是你給小三買了寶馬,小三就是你專屬的,小三這么想不?不是你給奔馳上噴了你的名字,就是你定制的,奔馳承認沒?定制沒有那么任重道遠,機會遍地,你承認沒?
別再做豬八戒背媳婦的事,他們最后誰都不認識誰了,豬哥和猴哥很嗨的玩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