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兩位關系很密切的茅臺一級商幫朋友買酒,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將茅臺最低價由825元/瓶漲到了850元/瓶。這是2013-2015年沒有的事,同時也透露出茅臺經銷商對春節前一批商出貨價調到850元/瓶充滿信心。茅臺是中國白酒業的龍頭老大,飛天茅臺的價格也是白酒行業的風向標。
2008年飛天茅臺價格超過普通五糧液,同年茅臺股份的經營收入也超過了五糧液股份;2012年春節前一周,飛天茅臺市場價格在連漲多年后出現下滑,也就終結了白酒行業的黃金10年;2016年春節前夕,一批商出貨價、市場團購價出現久違的上漲。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白酒業調整接近尾聲、行業將開啟新黃金時代?
正如2012年春節飛天茅臺的價格下降,我大膽在當年春季全國糖酒會上提出“不確定的中國白酒未來”一樣,對于2016年春節飛天茅臺的價格上漲,我同樣愿意大膽的預測“確定的看多中國白酒”。
很多人將這一次的價格上漲歸功于茅臺的控量保價政策,也就是行業媒體紛紛報道的茅臺《關于2016年1月份合同計劃執行的通知》規定的按月執行,不再安排提前執行2、3月份合同計劃。
控量保價當然可以給渠道更大的價格信心,但我們更要從深層次去分析,茅臺為什么敢于在春節這樣難得的銷售旺季控量?
我認為至少三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視:
1首先,飛天茅臺的市場剛需已經培育成功,這是茅臺股份控量保價的信心所在。
白酒業黃金10年,也是茅臺量價齊升的10年,特別是市場價格從200-300元一路飆升到近2000元,瘋狂的頂峰時期甚至渠道毛利超過了出廠價格;其背后的核心驅動力是公款消費、軍款消費,是“喝酒的不買酒,買酒的喝不起”。
“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給了茅臺當頭棒喝。
但是,茅臺也是最先面對現實、及時調整的,特別是默認820-900元/瓶的市場價格兩三年,讓高端人群、商務人群感覺到了喝瓶茅臺真“值”,激發了、放大了民間需求,使得飛天茅臺成為了高端大眾酒,當然也是以大量茅臺經銷商、專賣店的怨聲載道為代價的。
2其次,飛天茅臺占位無競爭價格帶,這是茅臺股份控量保價的強心劑。
3年多的白酒業深度調整,五糧液被逼得只能在600元/瓶左右努力放量,忽上忽下的國窖1573只能在檢討中修復,水井坊、舍得唯有降價求量,地產酒高端化也被殘酷的現實證明是皇帝的新衣;茅臺卻勿容置疑穩穩占位了800元/瓶以上市場。
在一個無競爭對手的價格帶,一批商出貨價漲上個20-40元/瓶又有何妨?
3飛天茅臺無渠道利潤成為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渠道商說:2013年,您說風雨同舟,我們堅信了;2014年,您說同舟共濟,我們堅持了;2015年,我們真的是以淚洗面了……所以,渠道利潤是茅臺股份在調整期的最后一個問題點了。
市場剛性需求、無競爭價格帶、渠道利潤合理化,這就是飛天茅臺春節前漲價的必然性。
真心希望這一風向標開啟中國白酒的新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