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條微博,說了過去十年零售業幾大巨頭股價不漲反跌,亞馬遜獨占鰲頭。不禁感嘆白馬殺起人來,也是毫不留情。 當前茅臺節節攀升,人人都在高呼白酒復蘇了,未來一片光明?墒,飲料行業的密碼在哪里?會不會突然來一只黑天鵝?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從歷史的迷霧中,我們想看到白酒行業的未來。
前車之鑒:飲料行業的密碼
本文主要探討了三個案例,百潤股份的RIO如何半途折戟,百事可樂的走天梯和可口可樂的長期橫盤,承德露露的占山為王。期望有所裨益。
“RIO的衰退在于人”
百潤股份股價大家必然十分熟悉,借著《愛情公寓》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RIO預調雞尾酒火便大江南北?上Ш镁安婚L,2016年上半年,巴斯公司預調雞尾酒營業收入為3.5億元,同比下降達78.34%。網上分析文字鋪天蓋地,無非都是事后諸葛亮地指責巴斯公司只懂得打廣告、價格過高、目標野心過大等等。但是,我卻認為是因為大股東已經無心經營,這不僅僅是一場RIO的盛宴,更是一場資本的狂歡。
巴克斯擁有RIO品牌,曾經是上市公司百潤股份旗下的子公司,后以100元轉手給大股東,經過數年的推廣,大股東再以高價將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自2009年受讓巴克斯酒業股權以來,劉曉東合計3次向巴克斯酒業增資,累計耗資5989.70萬元。在今年8月,巴克斯酒業剛剛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6000萬元,以劉曉東52.54%的持股比例計算,其將獲得分紅3152.40萬元,除去分紅后,劉曉東所持巴克斯酒業的成本已下降至2707.30萬元,而現在這部分股權市值高達53.51億元,5年時間劉曉東獲利接近200倍。
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業能夠以5年200倍的回報率?算上近期減持,其減持金額大約再1.2-1.5億元之間,而且股票資產金額翻了數倍之多,數年之間空手套白狼,這比在實體經濟里拼死拼活可賺錢多了!
RIO的突然失敗,不是因為策略出了問題,而是資本市場的故事講完了,大股東無心再戰的結果!但是,為這個品牌感到惋惜,記得在RIO最火的時候,校園內部已經對預調雞尾酒形成了很好的品牌產品接受度。不喜歡喝酒的女生,以及朋友聚會小酌時候,都會買RIO助興。
在RIO的故事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品牌成功的秘訣:優秀的品牌設計、良好的推廣、消費理念灌輸。但是也看到了一個品牌沒落的原因:大股東或者管理層無心正業后的潰敗。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
熟悉巴菲特的投資者對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事跡定然耳熟能詳,但是巴菲特的信徒們可能不知道,可口可樂在2001年-2012年是一個十年大橫盤,所謂白馬殺人,不可謂不假。
百事可樂近16年的股價就像武當派里的梯云縱,幾乎沒有大的回調。除了網絡泡沫和金融危機時期的調整外,基本上都沒有碰到120均線,都在20日均線上方走。
這是可口可樂的股價圖,近16年來,可口可樂在2012年以前是長期橫盤,只能靠分紅取得回報。
為什么呢?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是可樂屆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二者相愛相殺,互相競爭又互相進步?煽诳蓸肥请S著美軍,二戰時候,美軍到哪里,可口可樂就走到哪里。在全球化推廣過程中,可口可樂獲得了長足的回報。百事可樂就沒這么好運氣,在全球地位上,百事可樂是遜色于可口可樂的。
問題在哪里?莫非是口感?不!有人把商標去掉后,做過實驗,即使是二者的死忠,也無法分辨出二者具體的口味區別。
答案在:中國大陸!百事可樂進入中國大陸比可口可樂早,渠道搭建最早、品牌建設最早。古天樂就是百事可樂長久以來的代言人,而且百事可樂的廣告投放力度在早起也是優于可口可樂的。這就抓住了快消品的命門:品牌和渠道。而中國大陸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最大的快消品市場,而且增速無與倫比。誰抓住了這個市場,誰就是市場的贏家。
在可樂領域內,我們看到百事可樂成功超車的核心:中國大陸是一個處女地,處女地的市場開發經驗表明,優勢并不會繼承,提早與競爭對手搭建渠道、構建品牌忠誠,是一個品牌的關鍵。一個品牌完全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承德露露割據為王”
承德露露也是中國資本市場飲料屆的一朵金花。其商業模式也是現金奶牛,常年經營性現金流大于其經營性收益,基本無應收賬款,但是其股價和業績卻增速不快,走的是幾個大大的W形狀,不過總體分紅率在1-2%,都還不錯。不過和娃哈哈這類老牌飲料巨頭、六個核桃等新近崛起的巨頭比起來,就有點老態龍鐘的感覺。
有人說,這是因為味道不對,是個小眾產品的緣故。然而,我不認為!我記得王老吉也是一種味道奇怪的飲料(眾人評價)但是經過多年影響,已經做到涼茶第一品牌了。消費者教育才是關鍵,而不是口味!
承德露露字2004年萬向集團斥資收購,打破了管理處MBO的美夢后,就一直存在幾個問題。
1、露露不見長江水。
2、露露內斗不斷。
3、品牌代言人長久不新增。
4、消費概念不清晰。
第一個問題是銷售渠道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企業內部管理,原管理處和資方代表爭斗。之后的問題是由第一、第二問題產生的,屬于管理問題了。
但是,露露并沒有衰敗下去,而是依舊緩緩增長。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原來許晴代言的露露主打冬季冷了就喝露露,佳節送禮送露露的親情牌。當時,品牌蒸蒸日上,已經深入人心。加之北方市場對露露的接受度較高,且恰逢中國市場的大爆發,露露割據為王,在細分領域占有一畝三分地,造就了今天的露露。
在露露的案例內,我們看到一個飲料品牌占山為王的特點:1、深入人心的品牌。2、無為而治,不亂投資,有錢就回饋股東的經營特點。在一個細分領域的絕對壟斷和依靠之前的家底,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不大發展,也是能取得較好的回報的。
我們之前已經看到了,一個快消品牌持續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收入增長是股價增長的前提,只有成長才能給予企業高估值。
管理層是為了套現,營造業績,之后便不思進取的企業,會沒落。管理層不和的企業、內部管理不善的企業會沒落。品牌建設不力的企業會沒落。渠道建設落伍的企業會沒落。品質出問題的企業,會沒落。
過去的教訓歷歷在目,茅臺未來會怎么樣呢?
后事之師:茅臺未來會怎么樣?
我們之前已經看到了,一個快消品牌持續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收入增長是股價增長的前提,只有成長才能給予企業高估值。
“切莫貪天之功”
如今,茅臺已經過了最危險的時刻,白酒行業過了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已經不必討論生死存亡,這類宏大到超出一般人能力的問題,那些問題包含了政治、文化、經濟,宏闊到幾乎無人能囊括全部。而現在,只需要分析一些行業性的問題,這些是一般人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
中國的名酒有很多,汾酒杏花村、五糧液、女兒紅、劍南春、二鍋頭……不勝枚舉。為什么茅臺能脫穎而出,獨領風騷呢?
茅臺在銷量上已經傲視群雄,當五糧液在縮減子品牌、提價、縮量的時候,茅臺正在飛速的放量?煜吩诤醯氖鞘袌稣加新!占有率!占有率!
其實茅臺不總是第一的。90年代的汾酒是全國老大、21世紀初的五糧液是全國老大,2004年以后,茅臺才后來居上。汾酒的崛起是伴隨著山西經濟的崛起的,五糧液的崛起是因為眾多子品牌的眾星拱月,21世紀茅臺的崛起則是一大批專業軍人進入公檢法、黨政系統后的不正之風帶的,對于這點,應該毫不諱言。這里有經營策略、有天時地利、有運氣的成分在內,切莫貪天之功。是季克亮季總的功勞,也不全是季總的功勞。
“切莫事后諸葛亮”
茅臺的復蘇,絕不是因為管理層控量保價、整頓經銷商等等導致的,也不存在誰預言對了什么。更不應該去嘲笑但斌中途下車。因為,這都是事后諸葛亮。
五糧液也控量保價了,為什么效果沒有茅臺好?難道是管理處不利的原因么?不見得。所謂的保價都是荒謬的,市場終端價格已經倒掛,低到800多元。至于嘲笑但斌中途下車的人,都是事后諸葛亮。
2013-2014年的時候,上海家化,當時但斌是重倉持有家化的,他還去上海家化實地考察了的,還發表了積極樂觀的評論。當然,他還是被打臉了,最終離開了上海家化這匹白馬,徹底清倉離開。
說上海家化和但斌之間的故事的目的,就是想說明,沒有人能夠預測準什么。在一波浪潮里,總是有死忠、叛徒、投誠和墻頭草。成功的人到底是因為運氣還是因為固執而成功,其實誰也不知道。茅臺這次歷史性修復上漲,是必然么?不見得是。多少是有運氣成分在里面的。
短短一年之內,零售價格 2500多元下跌到800多元,如此觸目驚心的斷崖式下滑,身處其中的人該有多恐懼?品牌即使有百年歷史,又為什么不可以覆滅?
看看現在的上海家化吧!為什么大家不夸夸但斌清倉上海家化這個英明神武的決定呢?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是神,都不可能預見一個完整的未來商業模式。
企業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未來是最難以把握的。不能站在一個事后的角度,動嘴皮子說話,當初你怎么怎么錯了,自己怎么怎么睿智英明,這都是不切合實際的。
畢竟,有價值投資,也有白馬殺人。
“茅臺的品牌何來?”
未來會怎么樣呢?茅臺的品牌到底何來?從前我一直以為是因為紅軍四渡赤水的時候,在茅臺鎮的休憩。用茅臺酒慶祝勝利,擦腳祛除傷痛,在日后的行軍中驅寒。日后,這些有著赫赫戰功的將軍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黨政軍要職部門,帶著勝利的記憶和榮光,品味著茅臺的醇香,所以造就了茅臺國酒的地位。
但是!我錯了!
當我在看《shoe dog》這本書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耐克總裁奈特先生當初拜訪臺灣,尋找代工廠的時候,當地商人王秋雄(現在臺灣最大耐克代工廠董事長)拿出了飛天茅臺招待奈特先生!一杯又一杯!后文奈特先生又說:“來中國次數多了,我的肝也受得了茅臺了。”
30多年過去了,奈特先生能夠細數和王秋雄先生喝茅臺的趣事,不僅為這件事感動。也感動于,茅臺的品牌不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他的品牌生命力來自于整個華人世界的認可,商務招待用茅臺、好朋友用茅臺、走親戚送茅臺、和岳父岳母爸爸媽媽喝酒喝茅臺!感動于始于商務的茅臺,只要管理層不胡亂投資、盯住產品質量,在華人走向世界的今天,茅臺依舊是一個不愁銷的產品,必然會東風帶動西風,走向世界。
茅臺的品牌認知,是不需要建設的!是扎根于整個華人圈內最深層的記憶。
“茅臺可以持續高增長么?”
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很可能是不具有在最困難的時候打出最后一發子彈的人。就好比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在孫中山先生最困難的時候,廣州起義失敗的時候去追隨先生,只會在局勢穩定后的大發展階段參與。在這穩定的時節,茅臺的未來會怎么樣?
我認為茅臺會持續地高增長!有人認為茅臺落伍了,年輕人不喝白酒?墒,不對!我沒有很多的數據統計,但是我有自身的切身感受。
2015年,畢業的狂歡中,我們五個要好的同學,別的酒不算,消費了2瓶茅臺。2016年一整年,我買了兩瓶茅臺,我姐夫買了兩瓶茅臺,還有一次參加企業年會喝了1次茅臺。我的家庭并不好,甚至是處于中下水平的。但是,隨著進入工作、社會我接觸茅臺是自然而然的。我一直堅信,如果我家開始消費某樣東西,這類東西一定是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東西。因為,我并不是為了打腫臉充胖子,而是消費能力到了,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更堅定的證據來自微博。年輕人,對茅臺是欣然接受的!
在微博搜索“茅臺”,幾乎都是在說自己喝茅臺很行,茅臺走起之類的年輕人曬茅臺的微博。第一頁很多都是新聞之類的,到了第二頁,共20條,有7條是在說自己喝茅臺的,而且都是24小時內更新的。如果搜索五糧液,第二頁,說自己喝五糧液的不僅僅數量減少,有5條,更新時間距離時間更長。這還是春節前,如若是平時,則幾乎都是曬茅臺的。如若搜索別的白酒品牌,更新時間則是4天前的,數量才一條!更多的是股票騙子的評論和薦股。
看到曬茅臺的人這么多,我就放心了!至于未來茅臺增速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做爭論,但是,定人會是“兩位數”。
“一切的背后都是人!人!人!”
茅臺要做的只有兩件事:質量和品牌,背后則是負責的管理層,人!人!人!中國飲料史上,數次質量事件都毀了一個品牌。例如,汾酒因為工業酒精事件退位給五糧液,三鹿奶粉死于三聚氰胺,娃哈哈因為謠言所以娃哈哈飲料賣不動了。但是,我相信茅臺的產品質量不會出問題。
然而,現在爭論比較大的是品牌。茅臺推出了習酒、賴茅、王子酒、迎賓酒、漢醬等多個子品牌。有人說,這會打亂大家對茅臺的認知,拉低茅臺的檔次。有人說,這是豐富產品系列,做大做強的舉措。
消費品需要多品牌,這是肯定的。但是是要獨立品牌還是子品牌,現在存在著爭議。奧康皮鞋,曾經是家族式發展,拗不過家族中幾個長輩,做了幾款老人鞋,大賣!可惜,奧康的品牌就此蒙上了土里土氣的味道,得不償失。而五糧液則是依靠賣授權,衍生出無數子品牌、孫品牌,走高中低端全覆蓋的模式,曾迅速做大。可見,這也不是一桿尺打死的問題。
不過,經過一年多的運營。16年共完成銷量14200余噸,實現銷售收入24.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和87%。
其中:
茅臺王子酒銷量4900余噸,銷售收入超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和93%。
茅臺迎賓酒銷量5700余噸,銷售收入近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和60%。
漢醬酒銷量452噸,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0%。
仁酒銷量超300噸,銷售收入近7千萬元。同比分別大增908%和558%。
貴州大曲銷量近300噸,銷售收入69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56%。
賴茅酒銷量1300余噸,銷售收入近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9%和141%。
2017年醬香酒公司計劃完成銷量26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其中:茅臺王子酒7000噸,收入13億元。茅臺迎賓酒10500噸,收入13億元.漢醬酒1500噸,收入7億元。賴茅酒3000噸以上,收入4.5億。
效果還不錯!至少茅臺迎賓和王子酒都沒有對飛天造成傷害。
其實,我認為沒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非是市場教育足夠不足夠的問題。只要大家把眼光從茅臺移動到飛天、迎賓、王子上面,自然而然就不會有品牌殺傷了。
然而,一切都是人!人!人!管理層很重要。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茅臺今年的經營出現了驚人的躍升,相信關注茅臺的人心里都清楚,有一個人居功至偉,那便是李保芳君。這些年茅臺盡管頂著國酒的頭銜,但廠部機關作風松松垮垮,廠區內炒批條炒提單之風盛行,用烏煙瘴氣都不為過。而這一切都隨著李保芳的到任而得到改變,現在,機關作風變了,加班成了常態;廠區炒批條更是成為高壓線;同時,十幾年都沒做起來的系列酒,也被李保芳、李明燦這‘二李’一舉攻下。難怪茅臺精神領袖季老也對李保芳贊賞有加,在今年去云南探望儲時健時,特別專門提到李保芳,不吝贊賞之辭?梢哉f,李保芳是繼季克良之后上帝賜給茅臺的又一極佳禮物。
袁仁國,作為茅臺的董事長,對于這樣一位優秀的搭檔,是真心歡迎還是妒賢嫉能?是通力合作還是處處使跘?但愿袁董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以上文字援引微博博主“西湖邊的男2015”,目前,袁國仁很可能退出茅臺的經營管理,希望李保芳團隊能夠將茅臺,再帶上一層樓。
總結
茅臺,我認為有了堅實的消費基礎,老中青都是茅臺愛好者。品牌歷久彌香,管理層總體精明強干。天時、地利、人和,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