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7年,是中國白酒大放光彩的一年! 而高端白酒,正是這一輪波瀾壯闊行情的引領者!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中國高端白酒。拋磚引玉,以探討中國高端白酒的格局演變以及關于2018年高端白酒走勢的看法。
我們眼中的中國高端白酒
據統計,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有1000多家,而其中有資格成為高端白酒的,甚至成為中國白酒頂尖代表的,我們認為要滿足以下幾點要素。
內涵深,即品牌力
可以理解為是“品牌力”,即品牌所傳遞給消費者的一種內在(歷史、故事、文化、服務、人員)、外在(廣告、包裝、口感、香型、包彩、格調、容量、價格等)糅合在起來且不可分割的綜合、整體的心理感受(想像、印象)。
新中國成立不久,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1952年第一屆中國名酒評選活動。次后國家輕工業部又陸續組織了1963年、1978年、1983年、1989年四次名酒評審活動。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等等,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
這雖不是蓋棺定論,但若代表中國白酒,若不曾出在這個名單中,你敢稱名酒?你能做高端?好的東西,首先是時間的檢驗與洗禮。
這是歷史賦能,唯歷史不可復制。
品質高,產品力
據庖丁解酒多年從業經驗及觀察,中國白酒的高品質可能主要是依賴于三個條件支撐:
一是地域條件。地理條件中,最決定酒品質的是水、氣候。有利于確保酒原料作物的生長、品質(高粱、水),以及在發酵過程中的保證合適的微生物環境(溫度、濕度)。
這是自然賦能,是老天爺的賞賜。云南的煙、川貴的酒,都是上天給的。
二是釀酒技藝。就庖丁解酒來看,釀酒的工藝,并不是很復雜、很高科技,否則你無法解釋我們小時候每個小鎮都可能有一個酒廠的事實。難在于能將工藝流程化,并不斷完善,形成技藝的流程化、標準化、規;,且始終保持工匠精神,在每個細節上追求盡盡善盡美。
三是從無瑕疵。建國以后,在可檢索企業(產地、產區)的釀酒發展過程中,不能有品質上的瑕疵問題出現。如:不能基酒不夠外購來湊(泰池)、產地不能發生惡性事件(假酒)、不能有造成公眾認知不良事件(塑化劑)、不能有意外事故導致基酒不足等問題。這要求企業不光要做好自己的事,還要時刻維護好所在產區、產地的聲譽,避免惡劣事件、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現象。
產量少,即供給少
不論是工藝流程的約束,或是原材料的供給等產能因素,還是存儲周期的要求,高端白酒必然是中國最傳統、最智慧、最精華的白酒釀藝的結晶。
工藝周期長、標準要求高、存儲周期長,產量少。
建議瀘州老窖、五糧液也要學習將稀缺性這個點怎樣講出來、講得好,將自己最好的白酒的年產能、工藝、流程、基酒以及存量,全部透明化。
在這一點上,茅臺、國外品牌都做得非常好,每年的產能、存量,甚至原料的產地、產量、氣候條件,都透明與公開。
價格高,即需求強
價格,是價值的外在體現。頂尖的,就該貴。
具體就是對內涵、品質、稀缺三個核心要素的一種全面的彰顯。高價格,是形式與內在的完美統一后的結果。但,這個邏輯不能反過來,貴的未必好。
覆蓋廣,即影響力
我們認為要能成為能代表中國高端白酒的品牌,需要在除了大本營以外的省外市場取得大于本省市場的規模,且分布眾多省份。唯這樣,才能證明在全國市場有廣泛的品牌影響力。
按上述庖丁解酒所理解的框架與邏輯(品牌力、產品力、稀缺性、高價格、滲透力),符合并能代表中國的高端白酒,其實真就寥寥無幾了。
中國高端白酒格局及演變
一、高端白酒的市場容量
下圖為庖丁解酒收集整理近年中國白酒行業數據(統計局規模以上酒企、媒體報告),主流價格帶上的市場容量,數據可能不準確。
高端酒容量占比,預計高端白酒當前規模在700億左右,按2016年規模6125億元計算,占整個行業容量12%左右。
不同企業份額,2017年度茅臺絕對第一(約530億、32000噸)、五糧液第二(約200億、10000噸)、國窖1573(約80億、6000噸)排第三,其它暫未作不計算。
千億規?深A期,預計未來兩年內中國高端白酒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突破1000億元(30%以上增長空間)指日可待。
產能緩慢擴張,預計受新建產能慢、工藝流程及存儲周期約束,產量增幅不高,年供應量預計在6-7萬噸。
二、高端白酒的競爭格局演變
對于當前中國高端白酒市場的競爭格局,庖丁解酒有兩種理解或是觀察:
一超兩強,即1+(1+1)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衡量,茅臺都是中國白酒行業的超級巨無霸、唯一的NO.1。有人戲稱:中國就兩種酒,一種叫茅臺,一種其它。
茅臺,營收第一、醬香品類第一、高端白酒第一、市值第一,多項第一。
從中國高端白酒當前現狀看,茅臺之下、五糧液國窖并行的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是最穩定的,茅臺在引領、五糧液急追趕、國窖在緊隨。
相對2014年的“腰斬”,通過新高管團隊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起初讓業界看不太懂的系列大動作(2014年回購、2015年清理品牌、2016年會戰+漲價、2017漲價),瀘州老窖贏得了最后的一張好牌,值得慶幸、值得肯定。
(1+1),主要指五糧液、國窖1573兩大高端白酒品牌的競合態勢。在銷量規模上仍有差距,同為川企、同是濃香,價格接近,同上同下、一步一趨?陀^上講,兩大品牌間競合是無可避免。
雙寡頭壟斷,即1+1
從全世界快消品競爭格局來看,我們認為中國高端白酒細分領域上,最后極可能只有兩個品牌,茅臺可能是其中之一,茅臺之外的一個位置需要競爭,當然這仍然需要時間來證明,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康師傅與統一、聯通與移動、蒙牛與伊利等。
除此外,留給其它人的機會似不多。
在電商、支付、物流高度發達的今天,商品買與賣,不再受地域、時空的過多約束,不管在南極,還是美洲、沙漠,又或哪個國家,只要想得到,就能買得到。
至于是否選擇你,則要看你在消費者頭腦中(某個細分品類對應在消費心智里排序),排第幾位? 優選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因為挑選本身,就是個勞神費力的事。品牌的價值,就是在于能替消費者作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