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甫一開始,一個詞語就在網絡上迅速爆紅——“小趨勢”,并解釋為: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
許多年前,美國經濟學專家馬克·佩恩就曾提出,那些空洞的、誰都知道的“大趨勢”對于投資者來說并沒有什么意義,真正有實際影響的是小趨勢,小趨勢才是決定未來大變革的潛藏能量。
在快訊君看來,小趨勢是在信息過載的今天,引導人們回歸理性的一個契機,是針對于某個群體更為精準的指向性趨勢;谶@個前提,我們整理了已經、或可能會對2019年白酒行業發展造成影響的小趨勢,看看里面是否有你想要的機遇。
1、省酒再突圍
當前,名酒以“品牌+產品+渠道”的組合拳攻堅區域市場,對于區域型地產酒企形成降維打擊的趨勢,川、黔、蘇、魯、豫幾大造酒強省提出了“省酒振興”的戰略。
在這些戰略指導下,省域龍頭品牌開始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除了要捍衛本省白酒“面子”,還要在守住陣地的同時尋求省外開花,這一系列的轉變正在安徽、河南、山東等地區上演,省酒品牌依托更為聚焦的戰術和地域口碑,開始更加善于利用品牌力做文章,這將是2019年的重要關注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隨著目前宏觀經濟趨勢的發展,消費升級會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白酒行業發展的動力來源,不少省酒代表企業提出了百億的宏偉目標。新一輪競爭發展之中,有突圍訴求的省酒企業在政策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之下,未來一定會涌現出幾個區域市場寡頭,2019年省酒突圍戰會更趨白熱化。
2、消費人群持續“年輕化”
2018年的《中國國民線上酒水消費報告》顯示: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年輕群體喜歡在線上購買酒水類產品,消費人群年輕化趨勢明顯,“20+”人群的比重顯著提升。而早在2017年,就有調研數據表明,白酒消費人群分布中,“80后”占比為42.1%,“70后”占比為29.4%,“90后”占比為23%,可以說“80后”已經超過“70后”成為白酒消費主力人群。
白酒消費的年輕化趨勢為白酒企業提振了信心,對開始聚焦針對于未來潛在的客戶的產品布局——發布小酒產品。雖然說“年輕人只喝小酒”是個偽命題,白酒尤其是高檔盒裝酒的主流消費人群仍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群。但是在“酒量”有限年輕人聚會的消費場景里,人手打開一瓶小酒相比起拿出幾瓶一斤裝的白酒,要顯得理性克制得多,也更能夠為年輕人所接受。
也正因為如此,走“年輕化”小郎酒才會在2018年取得過30億的單品營銷成績,并且定下在2020年實現單品過百億的目標。這其中蘊含著的邏輯就是基于小酒更適合作為消費培育的入門產品的優勢,而隨著年輕人群的成長,小酒在白酒消費培育方面的能量更加不容忽視的。
3、世界級、核心產區反哺力度將加強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里,中國白酒產區的概念越來越被重視。而在產區概念越來越泛的背景下,中國酒業協會發起倡導,遵義、瀘州、宜賓、呂梁、宿遷、亳州等世界級產區的打造被提上日程;而在省域范圍內,也涌現出一批名優酒產區,并進入了推廣培育階段。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以遵義產區為例,眾所周知,遵義產區是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處于領頭地位的就是茅臺酒,同時產區內還包括習酒、國臺等遵義酒協評選出的“遵義產區十大名酒”企業。在茅臺的“一騎絕塵”的引領之下,這些企業在近年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還有更多的白酒企業已經或者正打算把酒廠開設到遵義產區里來。
目前來看,名優酒企業對于產區的市場引領作用只會越來越強,產區概念作為白酒國際化推廣的“通用語言”,形成產區影響力之后,一批產區的腰部企業也呼之欲出,最終形成產區龍頭牽引,區域優質企業順勢突圍的利好局面,同時加之行業競合風潮及抱團取暖的熱度不減,也有利于白酒產區的集中發力。
4、“名酒”將再戀“民酒”
白酒深度調整期之后,名優酒企業度過嚴冬的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對于大眾酒或者說民酒市場的布局力度,名優酒企業紛紛建立價格體系全覆蓋的產品體系,無論是占領北方民酒市場多年的玻汾,還是組成瀘州老窖塔基的頭曲、二曲,又或者五糧液的綿柔尖莊,甚至連昔日“酒中貴族”醬酒,都在茅臺系列酒等品牌的開拓下,重點發展大眾酒市場,走“親民、惠民”路線。
其中在各大名酒企業齊聚大眾酒市場同時,盤踞大眾酒市場多年的牛欄山去年營銷破百億的消息也引發行業的熱議。
當前受益于城市化進程的提速,大眾對于生活品質以及消費品質需求的持續提升。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之下,白酒的消費結構升級速度也將持續提升,在頭部陣營都聚焦實現千億跨越的時候,民酒陣營里的也會出現“龍頭”企業,不管是高線光瓶還是“精釀級”小酒,抑或中低檔盒裝酒,都逐步找回了屬于自己的市場空間,正如郎酒去年悄然上市定位百元內的郎牌頭曲系列,就表露了深度調整期后,名酒品牌回歸大眾酒市場的些許野心。
5、“品牌營銷”進一步瞄準高度、維度
“說到品牌營銷,就不得不說瀘州老窖和澳網的深度合作了,瀘州老窖用純正的中國滋味努力創造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形象,文體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
就如同去年下半年“六學”躥紅網絡一樣,在現如今的白酒行業,品牌文化的打造已經成為企業的發展根基。講好品牌故事、宣揚品牌文化確實有著長足深刻的意義——贏得品牌認同感,在行業尋求國際化發展的進程中,品牌文化也被看成一種國際化的通用語言。因此在2018年,我們看到五糧液牽手《上新了,故宮》,洋河夢之藍冠名《國家寶藏》,瀘州老窖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成為搭檔,小郎酒聯合《中國好聲音》等等與自身消費群體有高契合度的精準品牌營銷案例。
而作為行業領頭企業的茅臺,更是在最新的品牌發展戰略中,把原來的“茅臺文化”改成了“文化茅臺”,看似只有語序上的改變,實際上卻把茅臺的“品牌文化”建設提到了一個文化立企的戰略新高度。由此,也為2019年中國酒業的品牌文化發展與頭部品牌之間的角力定下了基調。
6、數字化風潮依舊
2018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大規模商用元年”;ヂ摼W不斷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任何的行業在當今時代都難以獨善其身,白酒行業當然也不例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經過幾年的嘗試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如今的數字化技術已經不再神秘,除了早先對于防偽及產品溯源方面的應用,數字化轉型幾乎已經滲透到了白酒企業產銷的每一個環節,并且,可以帶來至少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
1、對進、銷、庫三個環節數據進行實時管控,及時了解并應對市場風向的變化;
2、科學、高效的人員管理;
3、推動自動化生產進行,實現“以銷定產”。
目前,白酒行業第一梯隊已經完成了數字化轉型的布局,第二及第三梯隊的加入,將在2019年掀起白酒數字化轉型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