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間,青島啤酒發布公告稱,已接到第二大股東日本朝日集團控股株式會社(下稱 朝日集團)的通知,其正在研究轉讓所持青島啤酒的股份。在行業人士看來,近一段時間以來,朝日集團正在將業務不斷從中國市場撤出,最終賣掉青島啤酒股份的可能性很大,而此次主動通知青島啤酒,或接盤者已有眉目。
公告顯示,朝日集團目前持有青島啤酒270,127,836股H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9.99%,青島啤酒方面稱,近日接獲朝日集團通知,出于商業安排考慮,其正在研究轉讓其所持青島啤酒的全部或部分股份的可能性。
青島啤酒公司回應記者時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可以披露,公司將繼續關注朝日股份轉讓的進展并將及時披露。
事實上這并不是第一次傳出朝日打算出售青島啤酒股份的聲音。
今年1月份,朝日啤酒集團總裁小路明善在日本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表達了對雙方合作有進一步的打算,并希望在2017年底得到答案,但據外媒報道稱,出售股份或是其中可能性之一,稱朝日集團已聘請摩根士丹利作為顧問來操作此事。
但1月27日青島啤酒公告否認了這一消息,稱朝日集團答復未就股份轉讓的可能性發表評論,而半年之后顯然朝日集團下定決心了。
“朝日近年來在中國一直采取收縮戰略,不僅是啤酒。此外,日本在中國所有的啤酒都已經撤退,所以出售青島啤酒的股份一事上,朝日應該是去意已決。”啤酒專家方剛告訴記者。
事實上,朝日集團出售青島啤酒股份確實不意外。朝日集團近年來加快了業務轉移的速度,不斷出售在華業務并將集團業務向歐洲轉移。
2016年底,朝日集團和新希望集團達成協議,將旗下的朝日綠源農業公司和綠源乳業公司悉數轉讓,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當時曾向財經記者表示,這兩家公司日方苦心經營多年,建設和運營標準極高,但最終還是選擇放棄。
2017年6月30日,在繼去年出售10%之后,朝日集團出清了所持有的康師傅飲品剩余的20.4%的股份,結束了雙方13年的合作。
而另一方面,在百威英博收購薩博米勒后,朝日陸續收購南非米勒旗下西歐品牌和百威英博旗下東歐五國啤酒業務,共計耗費近100億歐元。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記者,朝日集團急于脫手在華業務,一方面與中日關系方面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其歐洲戰略布局有關系。
朱丹蓬表示,目前朝日集團的重心都在歐洲,并且主要業務也向高毛利的產品上轉移,而對于傳統的產業有一定的取舍。畢竟朝日集團也有避險的需求,歐洲現在很多企業是抄底價,而在中國,飲料和啤酒行業今年增長還有所起色,前兩年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而行業競爭也很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青島啤酒對于朝日集團來說并不是個壞投資。
2009年8月27日,朝日啤酒從百威手中收購了青島啤酒19.99%的股權,也付出了6.7億美元的代價,根據雙方當時的協議,朝日有權分別提名一位非執行董事和一位監事進入本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朝日并作出承諾在收購和處置本公司股份時須遵守若干限制性條款。
假如按照青島啤酒今天的收盤價31.45港幣來計算,朝日集團如果出售全部股權可以獲得10-11億美元的收入。
雖然中國啤酒行業遭遇了連續的下滑,但在2017年止跌回穩,而且青島啤酒通過產品升級,創新中高端產品,進一步提升了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及毛利率;同時強化營銷合作,整體業績穩定。2017年上半年,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150.63億元,同比增長2.1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7.43%。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業內就在猜測誰將成為青島啤酒股份的接盤方。根據行業2016年排名顯示,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按銷量口徑計算市占率分別為25.6%、17.2%、16.2%、9.3%、5%。
不過方剛猜測,既然朝日集團已經通知青島啤酒,那么接盤方應該是已經有點眉目了。
根據當年的協議,朝日啤酒出售青島啤酒股份需要2個條件,一方面接盤方至少要持有19.99%的股份,同時要在中國直接或間接經營啤酒的生產或銷售或相關業務,或享受相關權益。
方剛分析稱,目前來看,能夠接手青島啤酒股份的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青島啤酒自己回購,但青島啤酒是否有這個意愿還很難說,畢竟此前百威出售股份時,青島啤酒可以拿回27%的股份,但當時也沒有選擇回購;此外回購成本也需要仔細考慮。第二種是由業內資本來出手,比如目前可能性比較大的還是嘉士伯和華潤雪花。第三種是業外資本出手,也不是沒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