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葡股份連發4則公告,宣布將與關聯方共同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該并購基金的總規模初步確定為30億元人民幣,有合適的并購項目時,各合伙人按本協議中約定的出資比例出資,基金規模最終以實際完成的募集金額為準,均為現金投資。
此外,通葡股份自7月2日起開始停牌,至今還沒有復牌,據披露其停牌原因是,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擬對外進行資產收購的重要事項對公司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而國產葡萄酒龍頭張裕似乎更沒有停下來并購腳步的意思,2015年或許是張裕大舉進行海外并購的元年。
今年上半年,我們從白酒行業一系列跡象上得出,2015年將成為中國白酒行業重要的并購元年,白酒并購風口在下半年內打開。白酒開啟并購之外我們看到,市場同樣遭遇擠壓式增長的葡萄酒企業,有望隨著業內外資本的流動,也被卷入資本并購狂潮。
資本并購之于行業,也是一條充滿特色的中國葡萄酒之路。
業內資本爭相涌動
盡管這兩年并非行業發展的上升期,但業內資本還是爭相涌動于中國葡萄酒企業。
中葡股份正是準備借助資本并購而壯大公司實力。在《關于與關聯方共同發起設立并購基金的公告》中,中葡股份表示,為了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實現多方共贏,合理降低公司因并購整合可能存在的風險,公司擬與公司控股股東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非信銀共同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通過并購基金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及相關領域,提高公司的行業整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
據悉,該基金主要用于股權投資,投資的領域一是以中葡股份現有主業為核心,實施產業戰略升級,充分發揮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向公司相關消費品行業的產業鏈下游延伸,以落實從生產和原料為核心優勢,逐步轉變為以業務模式創新、營銷服務創新、產地及原料優勢等多個核心驅動因素的行業領先企業。
其次,基于國內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把握新興行業增長動力,投資包括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文化產業等領域及相關領域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進而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至于中葡股份的30億元并購基金將何時出手,或者朝產業哪個方向入手,我們拭目以待。
通葡股份自2014年9月就開始發出聲音,將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的形式,對產業鏈下游擁有渠道優勢的公司進行控股,從而促進了公司自有品牌的銷售。而今年2月份,通葡股份通過增資及股權受讓的方式,以對價交易費用6669萬元獲得一家白酒電商公司九潤源51%的股權。
接下來,按照通葡方面的說法,并購重組的理念將會伴隨通葡股份接下來的發展。通葡股份的一位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組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通葡股份也一樣,未來會圍繞主業,以及長白山地域優勢,整合上下游產業鏈,不排除做一些其它相關產業方面的探索。并購重組是一個方向,公司會持續做這方面的工作。”
而在今年全國春季糖酒會期間,張裕在煙臺總部成立的五大葡萄酒事業部首次亮相,它們將分別管理張裕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澳洲和美洲五大葡萄酒主產地的并購事宜,并負責當地所代理或收購的葡萄酒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據悉,位于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和美國,不久都會有張裕并購的腳步前往,而張裕則將通過并購發力進口酒。
業外資本逆市而來
在業內資本不斷加檔葡萄酒的同時,業外資本早已逆市而來。
今年以來,知名影星劉嘉玲將事業版圖擴展到葡萄酒行業,并上線天貓旗艦店,半月勁銷8000多件。而永輝超市在全球供應鏈布局上增加了與富邑集團開展合作,首批訂單超6000萬元人民幣。在今年6月份舉行的第七屆中國西部(銀川)房·車博覽會,不少從房地產企業轉型而來的葡萄酒企業參展。據悉,在賀蘭山東麓已經建成的70多家葡萄酒莊中,不少都是由房地產企業投資建設。上述業外資本跨界進軍葡萄酒產業,有的選擇投資建設酒莊,有的選擇海外收購酒莊,有的則選擇經銷進口葡萄酒。
再往前看,更多、更大的業外資本其實逢低涌入了國內葡萄酒市場。去年年底,國美集團宣布投資20億元加碼葡萄酒行業,這一數字,遠高于華為、美的、匯源、娃哈哈、茅臺、五糧液以及洋河等企業在葡萄酒領域的投資額。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連鎖運營商、中國最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國美集團跨界葡萄酒立足多元化發展,將采用自建酒窖加連鎖加盟再加線上線下同步的O2O模式,將不借助現有的1600余家國美門店,轉而單獨打造門店,憑借自身的資本、渠道、產業鏈優勢完成市場布局,打開市場。
去年下半年,樂視集團旗下的樂視酒業網酒網開始布局葡萄酒產業鏈,并通過與國外名莊的深度合作,進一步實現葡萄酒生態鏈條的閉環運作,從而完善以網酒網為平臺基礎的垂直整合的葡萄酒生態系統。布局國內,放眼海外的樂視酒業已與法國羅贊集團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并引入其旗下法國維洛特酒莊的葡萄酒品牌V騎士,樂視酒業將圍繞葡萄酒產業進行深化和系統性運作,最終貫通種植、培育、釀造、加工等整個葡萄酒產業鏈的自有閉環運作。
從2011年開始進入白酒業,聯想控股在白酒行業內不斷跑馬圈地。就在2013年,聯想放慢了在白酒行業的腳步,轉而進軍葡萄酒產業,公司將通過資本、渠道等優勢,搶奪葡萄酒中高端市場。
中國家電制造商巨頭美的集團也大規模進軍葡萄酒領域。美的集團旗下的酒業公司美隆堡酒業正式“殺入”葡萄酒行業,繼續擴大美的多元化產業鏈條。將從事葡萄酒進口代理業務,同時兼任批發、零售、酒莊投資運營及葡萄酒文化推廣等工作。美的集團計劃投資5億元,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葡萄種植、釀造、酒類貿易、會所、文化傳播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再之前,我們還看到娃哈哈、集美家居、屈臣氏、中信國安等業外資本積極布局葡萄酒行業的影子,由于這些企業多具有強大的二三級市場覆蓋與分銷能力,業內人士曾一度擔心他們將是葡萄酒市場上的價格殺手,但現在可能是誤讀。
一個必須肯定的現象是,“逆市”而來的業外資本在加速葡萄酒行業競爭的時候,也為國內葡萄酒消費的氛圍塑造提供了絕佳的方式。
引發產業深度競合
與白酒相比,葡萄酒投資具有投資期和回報周期長的特點,盡管有大量的業內外資本在進入葡萄酒行業,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葡萄酒行業基礎較為薄弱,個性化產品較少。但消費者在葡萄酒消費方面對品牌要求相對較高,而品牌的培育是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外來資本也好,已在行業里的企業也好,在基礎建設、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培育等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僅憑借資本優勢很難將葡萄酒業務推入快速發展軌道,葡萄酒行業是一個特色產業,在以資金為其助力的同時,外來資本企業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和戰略水平,葡萄酒跨界不是簡單的資源整合和產品豐富,更具專業化的服務和及時的市場支持,才能形成有效的動銷。
同時,業內外資本大量進入葡萄酒行業后,又能加速國產葡萄酒市場與國際接軌,通過強大的資本整合推動國內葡萄酒市場成熟,為市場帶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市場多元化和理性程度將進入一個新臺階。特別是業內資本,通過資本的活力,將有助于推動公司產品升級,整合渠道資源,發展旅游等多元化業務。
攜資本之力而來的葡萄酒商在引發產業深度合作的同時,也意味著競爭的加劇。大量資本跨界進入葡萄酒業,其目的都是希望乘機瓜分割據市場。企業的融資需求也會較以往任何時候明顯一些,將有更多的銀行、擔保機構拋出橄欖枝,無疑推高了企業的債務風險。資本之后,中國葡萄酒市場將重新分化,中高端市場也將會重新整合。
我們看好資本以及資本引發的并購,對行業長遠的有利。進入戰略調整期的中國葡萄酒行業,在利潤率降低的情況下,對資金的需求增強,外部資本將有機會參與到酒類產業的整合調整中,將加速產業集中,優化產業資源配置。
但我們又應該看清楚當前行業的形勢。中國葡萄酒產業進入新常態,其實也來到了一個新的關口,在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新的問題,面臨新的挑戰。這里面最大的變化是,推動產業向前的動力已經發生改變,從以往的要素推動轉變成今日的創新推動,需要改變企業以往在資源投資上的執著,轉變思維,進行技術和運作模式上的創新,更要做實產業、企業的基礎,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使其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