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啤酒行業已經達成了價格聯盟,打響了18年消費品漲價第一槍,吸引了整個市場的目光。
受此影響,啤酒三巨頭之一的青島啤酒股份近期表現搶眼,在多重利好疊加的推動上,青島啤酒股份能否延續漲勢,一掃多年頹勢?
行情來源:老虎證券
公司簡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廠商,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位列世界品牌500強。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0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6006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主要數據
1 業務構成
青島啤酒的主要從事啤酒制造、銷售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
據2017年中報顯示,其主營業務的應收占比為99.99%。
2 市占率
如圖,自05年來啤酒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加,到了2016年前五大品牌合計擁有73.3%的市占率,其中青島為17.2%。
圖中品牌按順時針排序依次為:華潤(紅框所示)、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和其他。
從地域上來看,青島主導山東市場(市占率70%)、陜西市場(80%),同時在上海市場占55%。
3 近年銷售數據
如圖,14年以來隨著啤酒行業的整體下滑,青島業績增長乏力,但17年企穩。
財務數據
如圖,財務穩健,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預測數據來自中金公司)
股價展望
如前所述,青島啤酒14年以來業績乏力,股價也隨之下跌,主因是啤酒行業整體性的下滑。
我國啤酒產量2012年僅增長了0.1%,之后就持續乏力,2014年全國啤酒產量出現了首次下滑。
啤酒行業的上輪調整一直到2016年8月才企穩,當月啤酒產量恢復正增長。
2017年上半年,隨著國內經濟增長穩健回升,啤酒市場也呈現了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報告期內,國內啤酒行業實現啤酒產量2,269萬千升,同比增長0.8%(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目前來看,我國啤酒行業的規模難以再做大,行業整合、產品升級勢在必行。
作為行業老二,青島的銷量僅次于華潤,且主導了山東(市占率70%)、陜西(80%),同時在上海有55%的市占率。
此外,與華潤相比,青島擁有更好的高中低端產品結構和更深的品牌積累,這些都有助于青島在接下來的行業整合浪潮中占據不錯的位置。
更有17年年底,朝日在傳聞“要脫手”了一年之后,終于將青島啤酒的股份轉讓出去,這也為青島啤酒的發展前景抹去了一個重大不確定因素。
未來啤酒股至少面臨三個風險
啤酒集體漲價的價格聯盟給規模觸頂、利潤“微薄”、急盼升級的啤酒行業帶來一劑強心針,啤酒股的集體大漲理所當然。但需要注意的是,未來啤酒股至少面臨三個風險:
進口啤酒增長較快,擠壓國產品牌空間,同時還面臨白酒、葡萄酒、洋酒等其他酒種的競爭。
凈利潤率不如其他酒種。
啤酒主力消費人群為15-44歲人群,老齡化的人口結構趨勢長期埋下隱憂。
總體而言,青島作為啤酒大廠,一方面有良好的產品結構和市占率,在行業整合中有一定優勢,但另一方面未來也可能出現改善前景不及預期、行業需求繼續萎靡等情況。
但既然啤酒行業已經達成了價格聯盟,打響了18年消費品漲價第一槍。同時,2018年6月-7月將迎來世界杯,作為球迷看球必備的啤酒,二季度、三季度一般都是啤酒的消費旺季,疊加體育賽事等多重利好共振,青島啤酒股份其后續依然值得保持關注。
老虎證券提示:證券投資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行為,投資者需要根據多方信息綜合分析制定投資決策,本文只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知識學習資料,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