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有多達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并在產品名稱、標識、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其中不乏國內知名酒企。消息傳出令人震驚,本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酒,自身卻患了病。保健酒沒有“保健”好自己,豈能保健于公眾。
以此次“偉哥門”為癥狀,為保健酒把把脈,可知其病得不輕。
保健酒患有標準體系缺失癥。保健酒產銷不能說無標準,但尚未形成完整科學的標準體系。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保健酒相關標準都很抽象,缺少對源頭、標識、功效等方面的具體規定,導致一些保健酒企業鋌而走險,鉆市場空子。”
保健酒患有生產營銷無序癥。保健酒行業入市門檻較低,從總體而言對技術和資金的要求不很高,造成諸多企業蜂擁而入,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形成產能過剩、產品過多、競爭過度、廣告過濫的亂局。有酒企負責人直言:“現在保健酒確實很難做,這幾年感覺快撐不下去,很難賣。”為了生存,一些酒企動邪念想歪招,違規添加違禁品。
保健酒患有自律意識淡漠癥。保健酒標準體系雖未建立,但并非完全無法可依,特別是對食品添加劑國家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的要求是在產品質量上“確保安全”,在工藝技術上“確有必要”,非法添加、超范圍添加為法律所不允許。此次諸多保健酒企業冒風險人為添加違禁品的原因,就在于守法觀念缺失、自律意識淡漠、僥幸心理作祟,是可忍孰不可忍。
保健酒患有廣告宣傳失實癥。顧名思義保健酒是“酒”不是“藥”,它對人只具有調節生理機能和養生、健體的作用,但不少保健酒的廣告宣傳卻夸大其詞,明里暗里地表白自己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甚至不惜以低俗媚俗的內容來取悅消費者。
尋根溯源,上述病癥皆由心生;對癥下藥,保健酒業當務之急是治療自己的“心病”。因為酒是人釀造的,一定意義上講人品決定酒品。大量保健酒企業違規添加違禁品,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保健酒業要以此為鑒,洗心革面、祛病健身,誠實守信、遵紀守法。保健酒業的員工特別是負責人要把保證質量安全作為義不容辭的第一要務、第一責任,把質量卓越作為一種事業、一種追求、一種樂趣,而不是當作一種負擔、一種苛求、一種敷衍。孟子講過,君子有三樂,其中的一樂就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產品質量問題上,酒業也要做到俯仰無愧于天無愧于民,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消費者,同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保健酒這三個字。
面對有病在身的保健酒業,強化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是十分必要的,但這只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增強其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才是根本。筆者由此想起了普陀山寺廟的一對楹聯——暮鼓晨鐘驚醒天下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此次食藥監局的通告猶如猛擊一掌,警示保健酒在行業發展上、企業經營上、產品打造上、品牌建設上要保持清醒頭腦,摒棄追名逐利的短期行為,以誠心、善行打造百年企業百年品牌。(吳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