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節旺盛的市場余溫未過,更多企業的“小目標”就紛紛出臺。
汾酒作為山西省混改的重點單位已經毋容置疑,而其2017年的混改步伐也成功邁出;近期的西鳳也公開表示將在2017年謀求上市;而古井貢2016年的全國經銷商大會上則提出,2017年古井集團將堅持以主業白酒為核心,保持百億目標和國際化新古井的戰略方向不動搖。
混改、上市、百億,看起來都是一個個“小目標”,但卻是三家企業在2017年年度內的頭等大事——混改成功意味著汾酒進入一個新的競爭維度,從而打破原有的市場羈絆而邁步全國化;西鳳上市則意味著其多年的上市目標終有圓滿,結束“四大名酒”在資本市場上三缺一的局面;而古井的百億目標一旦成功,則意味著其具備了入列一線名酒企業的規模實力。
市場新政,模式落地
2月15日,古井貢酒在合肥舉辦了2016年度營銷頒獎盛典,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在會上發布了古井的業績數據:古井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0.07億元,同比增長12.3%;實現利潤11.04億元,增長11.5%;上繳稅收23億元,同比增長14.2%;集團資產達到170億元,古井貢酒品牌價值達到492.59億元。
在此次會議上透露,古井集團將重視古井貢酒年份原漿8年以上高端產品的市場運作。而在具體的市場戰術層面,《華夏酒報》記者獲悉,古井貢酒將運行新的市場理念,在2017年的市場運作中,堅持以產定銷、年度溢價、產品標志、推廣告知四大策略。
據了解,在古8等部分主打產品上,古井貢酒將根據當年的原酒產能與儲存情況確認產品的產量而不再是根據市場需求無限制供應,同時,針對經銷商層面,經銷商實行配額制,參照茅臺做法,年初即做好整個年度的銷售預測和準備工作。
而在具備的銷售模式落地層面,古井貢的做法是在所有的古8及以上產品的外箱、外盒瓶子上標注生產年份,同時實行“一瓶一碼制度”獨一無二的身份標示,消費者掃二維碼時了解這瓶酒的生產產區、生產日期、班組、勾調大師勾調以及糧食產區情況。
這樣執行的另一方面,可以防偽溯源,得到真假信息與公司提供產品溢價信息,溢價信息公司會定期更新,根據每年投放市場數量與市場存量來指導整個溢價情況,而這也是古井集團在內部推行“5.0體系”的落地動作。
2016年的汾酒市場也是動作頻頻,產品結構上,汾酒明確了青花、老白汾以及玻汾三大核心單品。除了大力度聚焦這三個單品進行投入外,不斷對開發產品進行調整也被業內看做是對三大單品的保駕護航。
此外,汾酒還采取了價格管控、產品分級費效、客戶分級管理、穩步聚焦山西、環山西,選擇6~12個地級市場作為樣板市場,逐步推進市場布局等舉措。
相比較來說,西鳳在產品層面的措施則更加徹底也更加直接,其在2017年,西鳳品牌經銷商的數量和產品條碼數都將進行梳理,據悉,至少減少20%。對于開發產品的門檻,西鳳也提高了不少,比如對于新進經銷商的首單打款,省內1000萬,省外500萬。
“公司內部討論是希望通過這一輪‘動真格’的梳理,提升品牌經銷商的質量。對于貢獻多的品牌經銷商我們將大力扶持,而對于那些毫無作為,幾無貢獻的品牌經銷商則很可能被淘汰。” 陜西西鳳酒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偉俊表示。
聚焦品牌打造
品牌的持續性建設打造也是汾酒、西鳳和古井在2017年的重點工作。
來自中金公司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16 年,汾酒營收增速預計達到12.4%,而且是在渠道仍然保持較低水平投入的情況下達到的,增長主要來源于青花汾酒和玻汾,增速15%~20%。老白汾營收增速10%,主要的變化在于市場需求提升,公司適應市場增加低端酒供應,培育清香消費群,持續品牌投入。
很明顯,在酒業調整期的2013~2016年期間,汾酒依舊保持著對品牌的持續性資源聚焦投入。據《華夏酒報》記者了解,從2017年開始,汾酒將緊緊圍繞“我們能夠給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獨特價值?如何把這種價值(價值觀)有效地傳遞給消費者?”這兩大課題為主,利用不同渠道,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品牌傳播和推廣活動,從而將汾酒聚焦到消費者價值訴求上來。
汾酒集團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也表示,無論汾酒,還是杏花村、竹葉青、個性化品牌,都要牢牢牽住“品牌力”這個“牛鼻子”,全面推進3+N品牌戰略,力爭三大品牌齊頭并進,同時既要加大充分授權,又要完善監管機制,確保市場有活力、品牌有張力。
同樣在品牌建設上,春節期間古井貢酒發起的一場“全民讀亳”活動則更有個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