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白酒復興的話題在今年特別火,似乎已是一種大勢所趨。談及清香白酒復興,牛欄山是不可繞開的重點話題,其代表的清香二鍋頭品類已從北京走向了全國各地。在2017清香復興戰略領袖峰會舉行前夕,新食品雜志社副社長向寧及山西第二大清香型白酒企業汾陽王董事長王再武先生登門拜訪牛欄山酒廠廠長宋克偉,對清香型白酒未來的發展做了一次開放并深入的交流。
關于清香白酒,宋克偉當時說了什么?
01、“清香型白酒的根在哪兒?”
這是宋克偉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清香型白酒到底在哪些區域消費,哪些人群在消費?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清香白酒氛圍濃厚,其余在重慶、湖北等地有一部分。但是如何判斷清香型白酒成為當地消費主流?
如果只是低價位產品占有市場,在中高端領域“失聲”,那么就算不上主流。現在清香型白酒在很多市場都存在這個問題,根基太淺。清香型白酒曾經占到中國白酒7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們必須要重新找到清香型白酒的根,才能將其發揚光大。
02、“清香型白酒品類價值如何體現?”
這是宋克偉深思的第二個問題。很多消費者骨子里對品類價值的判斷從價格上已經形成了一種認知,即醬香、濃香、清香,價格是從高到低。
在過去白酒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里,當醬香白酒龍頭企業、濃香白酒龍頭企業相繼提價的時候,清香陣營錯失了通過調價來提升品類價值的良機。更有不少企業在90年代濃香白酒成為主流時,盲目跟風丟失自我。
當前清香型白酒需要龍頭企業來扛起價格標桿,從而為其他企業創造更大的上升空間,通過這種整體上移來提升清香白酒的品類價值。
03、“未來清香白酒的路要怎么走?”
這是宋克偉關心的第三個問題。傳承創新是未來清香企業發展的核心關鍵。通過強化管理與服務,以營銷為龍頭、以科研為中心、以管理為基礎、以文化為底蘊,高度融入“寓管理于服務”的理念,由傳統粗放型、權威式的管理向更具人性化、科學化、民主化的管理轉變。
在科技方面,以服務消費者健康飲酒需求為核心,以大眾消費為主導進行產品定位,既要保持品質領先又要具有個性獨特的內在優勢,與時俱進地完善和發展二鍋頭清香的核心內涵。通過適當開發趨勢性細分產品,滿足年輕消費群體需求;通過釀酒微生物發酵機理、風味物質和功能性成分的研究應用,培養和研發極致概念產品,滿足消費者特色需求。
尤其是在口感口味方面的創新,從國內、國外的消費者需求來看,口感正在超越香型,成為消費者重視口感直至形成品牌忠誠的核心要素。 以口感為中心的產品創新,是未來清香類型白酒開發的主要方向之一。適應現代消費者的需求,白酒必須適時進行口感調整,研究年輕人喜愛的口感推出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產品。“弱化香型、強化口味”是未來的大趨勢,真正喝酒的人沒有幾個懂香型,但是他們都注重口味。
在市場層面,對于企業來說,根據地市場的打造很重要,一開始不要全面開花,一定要重點擊破。牛欄山也是在立足北京的基礎上發展到全國市場,到今天,北京市場已經只占30%的市場份額,外埠市場占到70%的市場份額。家門口的市場做好了,你才有機會往外走。
04、“清香型白酒企業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宋克偉直言不諱地談到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共生共存,方能發展得更好”。就拿牛欄山和紅星來說,雖然表面上是競爭關系,實際上也是合作關系。如果只北京只有牛欄山一家企業肯定也不行,守住市場的難度反而加大。牛欄山和紅星共同把家門口的市場看住了,其他地方的白酒要進入北京市場就很困難。放到整個清香型品類來說,也是如此,大家共同形成合力把清香蛋糕做大,重歸昔日“大清香”輝煌,才能讓從事這個品類經營的企業們都受益。
記者手記:
清香型白酒經歷了市場占有率高達70%的輝煌時代,也承受了被濃香擠壓到無力反彈的頹廢時期。而近幾年,清香型白酒又開始逐步找回自信,以汾酒、牛欄山等企業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以汾陽王等為代表的后起之秀正試圖帶動清香陣營重新崛起。毫無疑問,牛欄山廠長宋克偉提出的四個問題正是值得清香白酒們深思的四個關鍵點,各大清香企業也將在不斷的審視和自省中找到越來越清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