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中國酒業走過了不同尋常的十年。對于過去十年的總結,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認為整個酒行業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減少、降低、增加,即酒企顯著減少、產能顯著降低、利潤顯著增加。從另一個角度看,說明酒行業的結構性增長明顯。對于未來十年的酒業發展,楊光以“未來中國酒業五個超大再定義”為主題帶來了最新預判。
第一是超大規模:想象比規劃更重要,未來中國白酒規模將達2萬億,將會形成雙千億國酒+雙百億名酒+雙百億醬酒+百億群省酒的格局。
“底層邏輯+環境變量”是未來十年行業研判的天眼。一方面從經濟結構性來說,中國經濟2019年將近100萬億, 楊光預測未來十年會中國經濟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對酒行業來說影響深遠。另外,從人口結構性來說,未來中國的中產階級也將會成為世界第一,這是酒業天然的發展優勢,將深刻影響酒行業消費趨勢。
因此,對于白酒行業,同樣是想象比規劃更重要,楊光認為未來十年的行業白酒規模將達到2萬億,將會出現雙千億的國酒、雙百億的名酒、雙百億的醬酒、百億群省酒的格局,而對于省酒企業來講更要有新的想象力。
再有就是中國消費結構的升級,全世界經濟的最大頭部、全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都在這個時代出現,如何應對消費的升級做好全方位服務是本質。
第二是超大空間:見識比常識更重要,未來頭部醬酒將真正實現全國化,頭部省酒將會真正實現全省化,獨角獸企業也會實現全國化。
見識比常識更重要。一是醬酒熱如今已經成為行業趨勢,郎酒、習酒等醬酒企業的全國化正在穩步推進,對消費者的培育更在積極推進,未來頭部醬酒企業將真正實現全國化。
二是頭部省酒將真正實現全省化。像河北老白干、安徽口子窖、山東花冠這些省酒頭部企業,營收規模有待提升,同時更沒有實現全省化的覆蓋,還有巨大的全省化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就是這些省酒龍頭未來要干的事。同時,數字經濟平臺讓省酒和名酒的邊界也被打破,這個邊界打破了以后省酒也要接受全國化的考驗。
第三是超大品類:專業化才是全國化。香型口感創新、味覺革命為將成為下一個10年做強的新賽道。
未來十年,品牌的力量在哪里?說到底還是在品質和口感,楊光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酒都會有重大口感變化,每個香型,每個品牌都會在口感上繼續創新,能讓消費者喝起來更輕松、更舒服,這個變化說明技術力量會變得更重要。因此,白酒的香型、口感創新和味覺革命將成為下一個十年做強的新賽道,每個酒企都要有自己的專有口感、專有風格、專有體驗。
第四是超大市場:做城市比做縣城重要。未來酒企要做大省會市場增長極,預計未來10年城市市場占比將超過60%。
未來一定要做城市,因為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往城市聚集,做城市要比做縣城重要得多,未來十年城市消費占比超60%,所以還是要拿下城市,縣級市場、鄉鎮市場的作用會進一步下降,這是未來十年會發生的。
第五是超大用戶:超級用戶經營將成為行業超級IP,超級用戶思維將成為未來十年的增長邏輯。
如今,消費的培育越來越重要,有量級的企業用戶團購化培育更重要,這才是企業的變量所在。戰略團購級的客戶對很多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超級用戶思維是未來酒企業的增長引擎發動機。
除了五個超級預判,楊光同時也建議酒類企業未來一定要堅持做難的事情,未來的市場變化更快、模式周期更短、專業程度更高、戰略判斷更難,因此要做好“做難的事”的準備,堅持做好組織變革和模式變革,在高端引領與文化引領構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