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九屆全國白酒品酒師培訓班在成都正式開班。開班第一天,白酒專家曾祖訓、四川大學教授胡永松、水井坊總工程師賴登燡以及培訓班的創始人國家酒檢中心主任鐘杰老師相繼向學員們做了一次堪稱刷新酒業“三觀”的觀點表達。
1、年輕人對白酒不感興趣?——NO!要轉變觀念,其實白酒是多功能酒飲料
白酒專家曾祖訓在培訓課上談到要對中國白酒進行再認識,主要基于兩個背景:一是央視焦點訪談曾經片面地報道“不明不白的白酒”,二是當前年輕人對中國白酒不感興趣;因此,對中國白酒的再認識至關重要,并且要從三個方面重新認識中國白酒。
1.獨具特色,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白酒;2.白酒是精神文化追求的物質體現;3.白酒是多功能酒飲料。
白酒專家曾祖訓
重新認識白酒還建立在把握行業脈搏變化的基礎上,過去飲酒是功利主義比較突出,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出臺,當前飲酒的時代特征已經轉變為享受與和諧,為個人享受,團隊和諧而飲酒的場合越來越多。
2、酒香是熱銷的唯一標準?——NO!“舒爽、清新”才是當前消費需求
曾老還認為,市場對于酒體的喜好也已經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1、過去消費者對于濃香型喜歡比較濃郁的香氣,和悠長的回味;而現在的消費者比較喜歡優雅的香氣和酒體的爽凈;2、過去醬香比較強調焦糊味,而現在不是。3、香氣融合程度在不斷加大;4、“甜”雖然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但不是最高境界,舒爽才是消費者對酒的最高要求。
曾祖訓老先生還在培訓中透露了怎么樣做到低醉酒度的方法:
1、控制雜醇油的含量,控制香氣成分不能太多。
2、做到酸酯平衡。
3、基酒要貯存,勾出的成品酒也要經過貯存。
4、酒體要保持干凈,這就要求完善的生產管理流程。
并有一句順口溜詮釋了好酒是什么,“醉得斯文醒得快,清新舒適又安全”。
同時,水井坊總工程師賴登燡也在講課中表示,代表中國白酒的釀酒原料必須是糧谷類,在消費者喜好方面,如今多數消費者不喜歡窖香濃郁突出、勁大的酒了,轉而喜歡綿柔的多糧型酒。在現場,賴登燡對如何品評12種香型的白酒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水井坊總工程師賴登燡
3、釀酒就是浪費糧食?——NO!生態釀酒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四川大學胡永松教授在課堂上重點強調了生態釀酒,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釀酒,產前要嚴把原料質量關,杜絕重金屬、農藥殘留生物毒素、化肥超標等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在生產中要注重安全低耗的工藝研發和應用,做到優質高產。他說,當前白酒生產中出酒率不到40%,優質酒不到20%;而沱牌通過技術研發,部分單品已經可以達到48%的出酒率,這可以大大節約糧食原料。劍南春、迎駕貢等企業對生產環節進行廢料利用,用沼氣代替燃料,也是很好的生態釀酒的范例。
胡永松還在課堂上表達了希望白酒經營者能引導消費者正確飲酒,適量飲酒,要懂得珍惜酒,因為要產出一瓶好酒需要整個產業鏈上的勞動者付出諸多艱辛。
四川大學教授胡永松
而國家酒檢中心主任鐘杰認為,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將糧谷轉化做的極致的酒類,倡導科學、文明、健康、適量、規律飲酒,并現場講授了白酒的品評方法。鐘杰還在授課期間透露,《白酒感官品評術語》、《白酒感官品評導則》已于上半年送審,有望于今年頒布,屆時中國白酒品評將邁向新的歷史進程。
國家酒檢中心主任鐘杰
小編感覺,曾祖訓、胡永松這樣的老專家們并沒有老。他們并沒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仍然與時俱進,積極把握市場脈搏,洞察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更新自己的專業素養與理論。作為酒行業的一員,我們應該為這些兼具深厚專業素養與敏銳市場洞察力的專家們鼓掌!白酒行業的回暖,必將離不開這些可敬的老專家們的堅守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