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新路的開辟,都是在戰場中不斷摸爬滾打、長期積累后的選擇。
于酒業而言,同樣如此。隨著名酒集中化趨勢加劇,酒行業進入頭部競爭時代,酒企之間、酒商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于酒商而言,似乎名酒、品牌資源已經被“先來者”瓜分殆盡,留給“后來者”的機會很少。但事實上,新的機會點,仍然存在,只是需要“慧眼”去發掘。
4月19日,在新銳酒商聯盟淄博站四月沙龍上,北京正一堂營銷咨詢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邵伶俐以《在大江大河中尋找酒水行業的機會》為主題,為我們具體講解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經銷商如何尋找新的機會點。酒業家現將其編輯整理如下,以啟迪從業者。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中國白酒解決自身高端化的方法是什么?
從過去的濃香、清香,到現在的濃、清、醬“三分天下”,醬酒迅速火了起來。中國白酒解決自身高端化的方法,實際上就是高標準和復雜化的體現。醬香型白酒的生產要經過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再經3年以上酒庫存放,最后精心勾兌,耗時至少5年才能成品。其高標準和復雜化正是其價格高昂的原因。復雜化能提升高端消費者的心理體驗感,解決自己酒體本身的復雜感,痕跡感也比較強。
2、產業主體的成長特點和分利特點
產業主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具有長期性、艱難性和殘酷性。品質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育出適合消費者口感的、讓大眾消費者認可的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品牌的形成具有艱難性,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浸染進消費者的心智中。品牌的建設、在中國文化中的定位、和中國文化的結合、消費者的培育、形象的塑造、市場的開拓等等,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市場的競爭具有殘酷性,優勝劣汰是市場的法則,市場從不會憐憫任何人,但也不會將兢兢業業堅持耕耘與思考的人拒之門外。
產業主體的利益分配具有持久性、優勢性和區域性。對于酒水行業來說,沒有所謂的“后來居上”,基本上誰先占領消費者心智,誰就能獲得較大的優勢,既得利益者和優勢品牌往往占有很大的先發優勢。另外,區域具有壁壘的特性。某一區域的消費者可能會形成對該區域強勢品牌的忠誠度,很難接受外來品牌。
3、從行業利益分配的變化中尋找兩大機會
酒水行業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既得利益者占據優勢資源,“后來者”在大浪淘沙中尋找新的機會點。那么,怎樣尋找呢?
一是從行業主體的變革中尋找機會。所有品牌的形成,都必須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價格、產品、文化、品類和產區。價格與價值一脈相承,價值又包括產品本身的價值和附加價值。產品本身的價值在于品質、品類和特點,品質好、品類獨特的酒,價格往往比較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產品本身外,附加價值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有時候往往比產品本身更重要。附加到產品身上的文化內涵、場景、面子、圈層等等這些價值,需要長期不斷地挖掘文化、打造產區以及培育消費者。
二是從行業主體經營風險中尋找機會。行業主體在經營中面臨著管理、質量、體制、團隊、老化等方方面面的風險。但風險與機遇是并存的,一個企業能抵御多大的風險,就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從而創造多大的價值。
4、從戰略選擇中尋找白酒行業的三大機會
一瓶酒,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渠道、終端,最終到消費者手中。這三個點,都是可以尋找機會的出發點。
一是“勢”比人強的機會。茅臺的火熱,帶動了整個醬酒品類的爆發;醬酒熱,也促進的茅臺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在消費終端的建設中,做有品類優勢、品牌優勢、品質優勢的產品,往往比其他產品更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具體而言,白酒,做基礎品類的重組中的優勢品牌;紅酒,做優勢品牌中的大單品和特而精酒莊的品牌;其他方面,做保健酒、健康白酒升級中的優勢品牌。
二是事在“人”為的機會:“模式”運營端。與其他食品飲料的消費不同,酒水的消費是講究場景、人群、面子的,所以除了提升品質和打造品牌外,合適的運營方式也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去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場景、消費心理、消費需求等等,從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加適宜、更有使用滿足感的服務,包括:提升社群運作能力,為消費者提供特色酒品;提供收藏投資消費服務;提供特殊產品;提供高端原酒等。
三是“利”字當前的機會:業態結構端。事實上,現在很多酒商的日子都不大好過。據調研和分析,現在做的比較好的煙酒店有兩類:一類是社群創新和團購創新;一類是零售創新和商業品類創新,例如1919、酒仙網、酒直達、酒便利等等。現在酒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渠道都能提供酒水,消費者的選擇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誰的服務更到位,誰就能獲得消費者。酒類新零售提供“保真、便利”的服務,是今后酒商發展中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