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酒業英雄聯盟”發起人,華澤集團董事長、金東投資創始人的他,在同行眼里,他白手起家,絕對屬于酒水經銷商的勵志樣板;在老鄉眼里,他絕對是邊想邊干邊前行、“吃得苦、把得蠻、耐得煩”的湘商代表人物。
但吳向東更寧愿人們把自己看作“一個理性的商人”,那理性的他又如何看“酒業英雄聯盟”項目的投入產出比? “投入無非就是3000萬還有他們(籌備組成員)和我一起忙活了一年,但我覺得太合算了。因為可以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這么多行業佼佼者聚在一起,這個價值真的非常大。”
“酒業英雄聯盟”發起人,華澤集團董事長、金東投資創始人吳向東
雖然關于酒業英雄聯盟有諸多報道和解讀,但很多人仍很疑惑:以吳向東的實力,他自己去做實業投資、自己去做B2B甚至020,自己去和酒企談大項目合作也完全沒問題,為何一定要拉著大家一起?同為酒水經銷商的他們,日子過的好不好和你吳向東有多大關系?
“我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做?我自己全國十幾個酒廠,如果我不改革,可能也倒了。或者等我兒子接班的時候,他看酒廠快倒的樣子都不想接了。雖然現在賺的少一點,我還能在這個行業干;可我已經干了20多年了,我不想干著干著沒有了,”吳向東對新浪財經坦言,“行業是一個生態,大家過得不好怎么能跟我沒關系。”
“坦率的說,這么短的時間,有些東西我也不一定現在全想明白,但大的趨勢沒錯,就往這個方向走”,他對行業困境的判斷,得到很多人認同——腹背受敵的名酒及暢銷酒代理商,目前80%以上處于微利或保本虧損的狀態,他認為“抱團才能贏”。
據了解,受邀來參加研討會的門檻設定為,代理商需要年營業額1000萬以上,團購商需要年營業額500萬以上。如果說推動酒業英雄聯盟是必須做,那難道必須要用這種人力物力財力大投入的方法嗎?比如南京這場,共800多人參會,兩個晚上一個白天的會議安排再加上差旅,120萬都不一定夠花。
“受邀參會的經銷商有三分之二和華澤并沒有業務往來,華澤員工跟他們也并不熟悉,包括他們之間也大多不是很熟悉”,在吳向東看來,也只有這個方式把大家快速聚在一起,快速了解熟悉起來,彼此開始建立信任,建立一個高效的新社群組織。
吳向東的邏輯是:“沒有了解,哪里來的信任呢?只有人與人之間有了信任,生意和合作機會不就來了么?我們都不能辜負信任與真誠,用心對待人與事,那么會帶給你無窮的財富與感悟。”
走到一起絕不僅是為了獲取利益
從湖南的兩場、濟南、貴陽、北京、成都,再到今天剛結束的南京,七場“酒業英雄聯盟互聯網+”研討會下來,簽約的經銷商已經達2600多家,“還有十幾場,照這樣下去5000個名額估計打不住”,吳向東在自己朋友圈感慨。
加盟的積極性比吳向東想象中要高得多,且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是為了活命。“結盟的意識很強了,大家就很擔心到底能不能長期結盟?”
這正是吳向東最擔憂的地方——一個社群組織,如果完全是因獲利而走到一起,其實最終都會不歡而散的,“利大成立的時間長一點而已,而利小壓根就搞不起來。所以我經常在群里跟他們說,聯盟存在價值確實是體現在:千方百計幫聯盟成員賺更多的錢。但除了賺錢我們還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彼此互助。”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習近平總書記曾于2014年7月在韓國首爾大學演講時借此古語描述國與國的關系,實際上,辦企業做事業也是如此。
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不怕別人說你是個騙子嗎?吳向東對倒很坦然,“第一、我初心不是壞的,我不是想騙他們的錢;第二、我做任何投資決定都很慎重,甚至比我自己的錢還要慎重;第三、組建過程、決策過程非常透明”。
中國酒業英雄聯盟互聯網+研討會
中國酒業英雄聯盟體需要做的四件重要事
1、共同組建和發展好我們中國酒業英雄聯盟體成員的“新社群”組織。
目的:打造一支高效、團結一致、有行動力的“新社群”組織。
吳向東點評:以后這個組織會比華澤內部的員工體系更為高效,因為這些人自己都是老板,老板下面還有團隊,推動起來更有執行力。
2、充分利用我們聯盟體高效的“新社群”組織力量,尋找好的生意挑頭人,發展生意眾籌項目(包含業務眾籌和項目股權眾籌)。
目的:努力讓簽約盟友單位在酒行業生存下去。
吳向東點評:目前酒鬼酒(16.25, 0.54, 3.44%)53度的眾籌項目已在火速推進中,中國酒業英雄聯盟是一個生態圈,什么都有,各取所需。每一個聯盟簽約成員都可以申請做挑頭人,但審核不是我吳向東,是經過區域理事、省理事、國理事層層審核;未來在聯盟平臺上將搭建一個高效的打造大單品的渠道。如果說以前是國道,那現在就是高速公路。
3、全力推進B2B等電子商務的“互聯網+傳統業務”改造工程。聯盟體總部主導,成立平臺公司,聯盟體各成員單位積極配合執行。預計今年9月份上線運行。
目的:實現傳統行業的“互聯網?”業務成功轉型
吳向東點評:酒業英雄聯盟不是一個企業組織,B2B按道理本不該做的,但傳統的互聯網+改造,B2B平臺上線至少要花一兩百萬,要做到好用則至少花費500萬到1000萬。單個聯盟成員很難完成,只有6000人一起推動才做的起來。聯盟的B2B是去中心化,要做阿里的模式而非京東模式。
4、集合并激活聯盟體的巨大剩余資金實力,成立“投資基金”,開展重大項目的對外投資業務。
吳向東點評:我擔心行業內的項目不能容納我們的胃口,我們可以去投銀行投航空公司,無人駕駛等項目;正好我有一個金東資本,這幾年的投資收益還不錯。所有準備投的項目都曬出來,必須聯盟成員自愿不強求。必須強調一點,有閑錢才能去做投資,因為投資是有風險的。聯盟存在價值就體現在,千方百計幫聯盟成員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