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呈現持續性的快速擴容態勢。澳洲奔富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經過長年品牌沉淀后,逐漸在國內進口葡萄酒市場形成主導地位。針對目前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發展趨勢,奔富全球銷售官傅博偉指出,海外葡萄酒品牌想要實現發展,需要因地制宜,跟隨當下市場發展趨勢,針對消費區間,進行市場分層推出代表性暢銷大單品,引導客群消費,提升品牌價值及盈利空間。
大單品滿足消費訴求
北京商報:近兩年,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實現穩定增長,請問您怎樣看待中國葡萄酒市場?
傅博偉: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層在與進口葡萄酒接觸中,產生越來越多的智慧化銜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基于健康的考慮,從對白酒、啤酒以及烈酒的飲用過渡到嘗試葡萄酒。普通的葡萄酒在之后幾年可能會實現單位數增長,而進口葡萄酒憑借悠久的酒莊文化沉淀以及更高的產品質量將實現強勢增長。
北京商報:據了解,奔富今年2月對外公布2016年下半年收益業績,總體成交額達到了1.362億澳元,中國成亞洲市場貢獻主力,請問奔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傅博偉:目前,亞洲市場和美國市場是奔富全球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日本是亞洲市場的重點布局對象。奔富作為中國進口葡萄酒主導品牌,經過近50年的資源沉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奔富在保證一大單品健康發展的同時,也會持續不斷地引進其他品牌,使整個集團實現多元化發展。目前奔富旗下除擁有澳大利亞品牌外,也有一系列美國品牌,并且在2017年下半年集團也將對法國葡萄酒品牌進行加碼。在對品牌的選擇上,奔富始終堅持真正地聆聽消費者。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訴求后,挑選最合適的產品與品牌進行結合,主推大單品帶動市場增長,實現盈利目標。
中國葡萄酒市場全面擴容
北京商報:有數據顯示,中國本土葡萄酒品牌在未來五年內將占據市場總量近70%,針對這一現象,請問奔富未來是否會做相應調整,穩定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傅博偉:首先,中國本土葡萄酒品牌仍然占據中國市場主流地位,但相較之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盈利能力更強勢。其次,中國葡萄酒實現增長是一件好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飲用最多的還是中國本土葡萄酒品牌。一旦消費者飲用葡萄酒形成習慣后,就會想要嘗試口感體驗更好的產品,進口葡萄酒因此成為消費者選擇的對象。其實當整個葡萄酒市場良性發展起來后,無論是本地品牌還是進口品牌都會受益。因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空間非常大,潛力無限。
北京商報:請問奔富未來會選擇跟中國葡萄酒企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么?
傅博偉:奔富跟很多中國的葡萄酒品牌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比如中糧、張裕都是集團的合作伙伴,奔富會將一些獨家的葡萄酒大單品交給這些渠道進行銷售。中國的葡萄酒商同樣看中奔富品牌的重要性,所以雙方合作屬于強強聯手。中國規模以上的葡萄酒商普遍會選擇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對小規模的海外酒莊并購后進行品牌及市場深耕;另一個就是選擇知名度強的海外品牌進行深度合作。
從產品向品牌過渡
北京商報:據估算,過去三年時間,進口葡萄酒經營者數量比三年前增加至少10倍,這意味著進口葡萄酒渠道庫存將明顯增加,奔富目前是否存在庫存壓力?
傅博偉:的確,越來越多的酒商瞄準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這些酒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酒商純粹站在盈利的角度進行買賣,大打價格戰;第二類酒商會選擇做好自己的品牌,通過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傳達優質品牌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來的葡萄酒市場中,做品牌的酒商才是贏家,因為他們能夠真正做出有價值的產品。事實上,奔富的競爭壓力始終存在,但目前的壓力來源于產品動銷過快,奔富的產品有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北京商報:奔富因為在中國市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屢遭中國本土酒企使用“奔富”中文字樣進行宣傳。據了解,目前奔富也還沒有獲得“奔富”中文商標的獨家使用權。請問奔富之后將怎樣保護品牌中文商標不受侵權?
傅博偉:對于奔富而言,這也是一個發展過程。目前奔富針對此類現象設有專屬的中國法律團隊,幫助集團解決侵權問題。此外,奔富在過去幾年主動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以及品牌的經銷商網絡,這有利于奔富對正品市場進行更嚴格的把控。同時,奔富會在產品酒標、瓶身等更多更細的方面運用高科技創新的方式建立真偽辨認標準,保障消費者權益。這并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業界都知道這些現象的存在,奔富也在正視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