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上午,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在京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代表第五屆的理事會做了會議工作報告,報告了2016年中國酒業的發展回顧和認識。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大經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王延才在報告中指出,這一年中國酒業協會,秉承協會服務宗旨,加大行業調研力度,積極的把握行業經濟發展的脈絡,在行業變化和調整時期,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展開全產業鏈的服務,探尋行業健康發展方向。
王延才做會議工作報告
數據:2016年全國釀酒總量超7千萬升,銷售額近萬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7226.30萬千升,同比增長0.75%。其中飲料酒產量6274. 20 萬千升,同比增長0.81%;發酵酒精產量952.10萬千升,同比增長0.41%.
主要經濟效益匯總的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計2742家,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人9780.6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2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94.4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 22%.
白酒行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78家,累計產量1358.36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人6125.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0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97.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9.24%。
啤酒行業:規模以上啤酒企業468家,累計產量4506.44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人1832.6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2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0.7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70%。
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240家,累計產量113.74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人484.5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9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8.7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9%。
黃酒行業:規模以上黃酒生產企業112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98.2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9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6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4%。
其他酒行業:規模以上其他酒生產企業215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357.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8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1.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16%。
首先給大家簡單的報告我們的經濟的運行情況,還是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1到12月份,全年釀酒行業規模完成總量…酒精是952萬千升,同比增長了52.41%。
形勢:需求降低,行業趨穩向好弱復蘇
歷經兩三年市場的深度調整和鎮痛期,2016年,我國的釀酒行業在深度調整后趨穩行好,這是一個定調,王延才表示,釀酒總產量出現增長,經濟效益總體趨好,產品渠道、商業規模、模式等創業步伐加快,市場進一步穩定;2016酒類消費的需求越來越趨向于理性化、個性化和多樣化,釀酒產業繼續保持了新常態,產業和產品結構持續調整,酒類產品的價格帶調整適應市場和經濟大環境,流通體系的變革持續,多樣化消費潮流不斷升級,總結為一句話,便是“飲料酒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穩定,呈現出弱復蘇。”
盡管行業統計數字比較樂觀,白酒以大面積的相對價格回升,但是也應該看到全國2萬多個酒廠的整體趨勢——還有大量的小型企業仍然處在困難的狀態,王延才指出,要看到啤酒行業連續兩年多的下降,近幾個月的回升距離高峰還有相當的距離,要看到葡萄酒行業經過調整仍然在底部運行,也要看到黃酒產業一直處在緩慢的調整中。
王延才表示,現在下游的需求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行業現在面臨的困難是全面的,只能定性為趨穩向好弱復蘇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