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18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在瀘州隆重舉行。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王延才理事長發表的獨到見解引起與會領導、嘉賓和媒體的高度關注。他表示,在即將進入“消費為王”的時代,酒產業將在產品端、渠道端、消費端將出現三方面的“新氣象”。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
具體觀點如下:
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產業為王”時代,當下正在經歷“產品為王”時代,即將進入“消費為王”時代。新時代的來臨預示著新的消費機遇,新時代的來臨,酒產業將會出現哪些新變化和新趨勢呢?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
產品端——那就是供給側改革,堅持用好產品說話,好的產品自己就會說話。時尚、健康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將會引領酒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好產品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好的品質。良心品質是產業發展的根基,也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在任何時代、任何階段,酒類產品的發展都離不開對品質、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只有取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才能為品牌注入源源不斷的增長動能。
渠道端——酒類營銷渠道對互聯網工具的利用率還很低,95%以上的產品仍然是以傳統渠道銷售的,O2O的新零售商業模式在快速崛起,近幾年每年以兩位數的增長比例快速成長,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也許,如今的酒類O2O“線上+線下+配送”的新零售模式在未來還會發生轉變,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掌魚生鮮的“餐飲+生鮮超市”新零售模式未必不可以在酒業營銷中鏈接和復制,我理解新零售的元素應該是變量,只要是合理的、可操作的、更加便捷的,都是可實現的,所以,新零售模式重要的是豐富性和柔性迭代能力。
消費端——由新消費需求衍生并且快速形成的酒業新場景,由被動式商務分享型向主動式個人享受型轉變,而且是不可逆的轉變。這是消費意愿真正得到釋放的一次變革,變革的核心是體驗,也就是說消費體驗背后所蘊藏的是,消費者希望了解到酒的原料、釀造、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健康等等,但是,這種了解和體驗并非簡單的說教式和教科書式的,而是通過娛樂化的、趣味性的流量渠道產生的對話方式。
市場規則在過去的十年高速發展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決定了我們的消費、流通、生產制造,不能再有過去的路徑依賴。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涌現,則助力一批酒類企業迅速成成長,并屹立在云端。
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是國民經濟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實體經濟正在迎來智能化、數字化為主導的科技浪潮;2018年更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尋求更多話語權并在全球化進程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之年;當然,我們可以預見到:2018年也一定是中國酒業全面復蘇和振興的卓越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