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敏,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國白酒大師,國家級白酒評委,河南省白酒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康釀酒技藝傳承人,F任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主持杜康全面生產技術和科研工作。
大河酒坊:第二屆全國白酒技術大會河南多人獲獎,你的感受是什么?
張獻敏:這對于我和河南白酒人都是印象深刻的,在北京第二屆全國白酒技術大會上,河南省有6位白酒大師獲獎,這是我們河南白酒人的驕傲,我們沒理由不努力,更應快馬加鞭。
大河酒坊:杜康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張獻敏:1981年10月,我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到汝陽杜康酒廠調酒師工作,一干就是33年,杜康就是我的事業和理想。釀酒、科研、管理等工作我都涉及過,也做過分廠副書記、技術副廠長、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等職位,但對技術這塊兒我一直不曾懈怠。
大河酒坊:杜康酒廠改制合并后,有什么變化?
張獻敏:合并成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后,針對伊川杜康入口爆、易上頭,進行了工藝改造,采取提高制曲溫度的辦法,延緩發酵速度,提高流酒溫度,調整酸酯比例、延長成品散酒儲存期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酒的適口性,產品銷量也因此翻番,系列產品銷售額11.2億元,一舉榮獲2013年度“市長質量獎”。
大河酒坊:由于行業大環境的影響,白酒行業進入低谷期,面對現狀,杜康怎么做?
張獻敏:杜康需要的是深度調整。首先是轉變思想觀念,讓我們的杜康酒服務于大眾百姓,就必須生產那些性價比高的酒,貼近百姓的酒;其次就是狠抓適口性。從工藝、勾調上大力提升適口性,做貼近大眾,好喝不貴的杜康美酒;第三就是不斷學習和創造,總結技術工作中的規律性東西,發現現象背后的意義,多做些技術工作,為推動豫酒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河酒坊:現在年輕人對白酒似乎不太感冒,你對這樣的現象怎么看?
張獻敏:這其實是個大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白酒適口性的問題。如何做出年輕人喜歡的白酒這是我們目前正在想、正在做的事。首先酒體設計上不能有刺激感,其次要好喝,再次,酒還要有創意。像現在流行的預調酒就是一種創新,夜店、酒吧、聚會很多人都在喝,杜康能不能也生產出一種這樣的酒,度數不高,口感好,有新意,最重要的是生產好喝的酒、忘憂的酒、給人快樂的酒。
大河酒坊:問一個讀者比較關心的問題,白酒大師是不是都天生海量呢?
張獻敏:酒量絕不是天生的,味覺和嗅覺或許比一般人好些吧。成為優秀的品酒師一靠天分、二靠付出。判斷原酒的酒質的優劣、等級、分級儲存,再根據成品酒的標準對原酒進行勾調,讓同一等級不同批次的成品酒保持穩定一致的口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天品五六十份樣品酒,喝到牙齦出血是常有的事兒,現在可以一口喝出酒的優劣,那都是“血的經驗”呀。
大河酒坊:生活中的你是個怎樣的人呢?
張獻敏:我這個人比較悶,沒有其他娛樂愛好,獨處時也就是仔細品嘗琢磨酒樣,希望調制出更適口的杜康美酒,日月壺中轉,杯里乾坤大,只要干一行愛一行,你就會在自己的行業中變成最耀眼的一顆星。
(馬小剛/文圖)
實時資訊,酒業商機,盡在佳釀網微信公賬號(jianiang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