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三公消費后,白酒行業經過近幾年的深度調整,目前市場“已經觸底、逐步回暖”,2106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78家,累計產量1358.36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人6125.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0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97.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9.24%。
白酒行業的回暖目前只是大酒企的回暖!以貴州茅臺為例,4月20日股價突破420元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5000億,2016年年度報告公布營業收入為388.62億,同比增長18.99%,營業利潤242.66億元,僅僅貴州茅臺一家的盈利就占整個白酒行業的30.44%。大部分的中小型白酒企業面臨越來越高的成本壓力,加上全國性、區域性名酒對市場份額的擠占,生存環境并不好, 2017年優勢白酒企業必將加速對弱小企業的蠶食,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如何擺脫困局已成為中小型酒企2017年的燃眉之急。
要想擺脫困境兩條腿同時邁進
1、 提高品質:之前白酒需求旺盛時,眾多中小型酒企對質量不太關注,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口味更適合當地酒的前提下,提高自身酒的品質恰恰是中小型酒企的生存根本。
2、 做好營銷:在此競爭格局下,中小型白酒企業要在競爭中求發展,就必須實現“品牌、渠道互動發展”,市場布局聚焦區域,品牌定位地域文化標志、城市符號名片,渠道要終端化、精細化,塑造長期區位集中領導優勢。
如果說提高品質是酒企的內功,相對容易突破,而受制于品牌沉淀不夠,推廣資源不足,營銷推廣成了中小型酒企擺脫困境最難逾越的障礙。
在開始聊中小型酒企如何低成本營銷推廣前,
我們先看看行業目前兩種主流營銷推廣方式
以上兩種主流營銷推廣方式,短期抓住的消費群體多為不穩定群體(見紅色圈內),很容易被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轉化,從而影響自身市場份額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中小型白酒企業傳播推廣費用有限,也不適合采用大投入的品牌驅動推廣方式。
衡量一個品牌的成功,就是要看其是否有堅實的“絕對支持層”。一個酒企品牌若沒有絕對支持層,再輝煌的品牌也可能只是空中樓閣,最后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渠道驅動型推廣是目前中小型白酒企業獲得消費者的主要方式,也是賴以生存的根基,必須穩固,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優勢酒企不斷加大渠道精耕,獲取消費者的門檻和成本將越來越高,如果不盤活現有渠道驅動型推廣獲得的老顧客,生存空間將被逐步擠壓掉。
盤活老顧客的真相
1、 獲取一個新消費者成本是維護一個現有消費者成本的4倍;
2、向潛在的消費者推廣新產品的成功率是15%,而向現有成熟消費者推廣新產品的成功率是50%;
3、消費者的忠誠度下降5%,則企業的利潤下降25%;
4、將每年的消費者關系活躍率提升5%,能使企業利潤增加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