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中,小眾細分的酒莊酒與互聯網相結合,就可以進行眾籌。
在今年的11月份的博若萊新酒節前夕,有的新銳酒商已經開始利用微信朋友圈進行了眾籌的初步嘗試。
不久前,某市的一個商界俱樂部就準備委托酒商開發給俱樂部會員定制葡萄酒,俱樂部組織者先是搜集會員需求,然后對接國外酒莊開發。通過俱樂部微信群征集大家的要求,資金來源是會員預定,定制酒開發出來后,通過會員活動加口碑在微信群進行銷售。會員可以自己消費,或者送禮,也可以轉售他人。
小編看到88眾籌網創始人何豐源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認為在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這個顛覆傳統B2C營銷模式就叫做眾籌。他認為眾籌不僅是籌錢,如果僅是籌錢,那還不如做P2P。他總結了眾籌的三大目的。
第一:眾籌的初級階段是預售
2014年“十一”期間,有一部電影創造了2014年票房收入的冠軍,10月底票房紀錄為11.52億元。它的名字叫《心花路放》!這部片子打敗了大牌導演、強大明星陣容的一些大片,其秘密何在?
秘訣就在眾籌,據了解該片票房中有將近5億元票房來自于美團網的預售。預售是眾籌的基礎,也是眾籌的初級階段。
據美團網CEO王興介紹,美團在《心花路放》上映之前,先預售了一億元票房,保證這個片子的排期。但預售并不是美團想要達到的目標,王興想通過預售的方式來實現未來的眾籌。
預售之于眾籌的意義,在于通過預售實現未來的眾籌。從B2C到C2B關系的轉變,才是眾籌真正的意義。
葡萄酒眾籌第一步就是預售,不管是博若萊新酒也好,還是今年天鵝莊11月11日前推出的1.5升裝“大金羊”,都具有了眾籌的初級形態。仔細觀察,這種眾籌方式能成功依賴于特殊營銷節點(新酒節、光棍節)的把握,其產品有獨特賣點、性價比高、每個細節提煉非常到位。
第二:來自消費者的大數據的價值
從B2C到C2B結構轉變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大數據。如果上述案例中的公司不斷地反復眾籌,這家公司就可以知道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口感的酒,什么包裝,什么支付方式。這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數據已經替代品牌成為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否則為什么微軟買了諾基亞,卻把這個品牌雪藏了?難道一個諾基亞的品牌,不比所有消費品的品牌更有知名度嗎?
品牌的時代已經過去,數據的時代來臨了。數據才是未來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硅谷教父凱文·凱利說,以后所有的生意都將是數據的生意。奧巴馬說,數據是未來的石油,是美國的國家核心資產。
而恰好,眾籌通過和更多的消費者發生直接的關系,自然擁有數據。這個數據是消費行為分析、購買動機分析的基礎。眾籌的最后階段,一定會和數據結合起來,最終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C2B。
對于傳統釀酒行業來說,以前的產品都是依次經歷設計、研發、采購、制造等環節,最后一個環節才是賣給消費者(大部分酒廠是賣給經銷商)。但是如果今天釀酒行業依然采取這種方式,你能保證消費者一定會購買你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嗎?這絕對是在冒風險。中信國安葡萄酒過去更多按照傳統的思路來開發產品,有什么就賣什么。但是,在2014年開始,他們的經營理念開始變化,其“尼雅小時代”系列小酒(375ml)就是從消費者角度進行開發的。下一步,還將成立產品開發顧問委員會,引入消費者代表、咨詢、市調公司的力量共同開發新產品。
傳統釀酒行業,可以嘗試用眾籌的思維改造自身行業。借助眾籌,真正生產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第三:眾籌的本質是籌人
僅僅以處理存貨為目的的眾籌不是真正的眾籌!
所有的眾籌,一定是籌人;I人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籌來的東西包括人身上具備的全部東西,如知識、人脈等等。如果只是籌錢,不如去做P2P。然而P2P只能解決資金的問題,沒有解決產品其他最有價值的部分。
眾籌的好處是籌集到五種人,制造者、設計者、傳播者、銷售者、消費者。當這些身份放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力量是很強大的。如果沒有這個環節,花幾十萬去一個未成熟社區開一家葡萄酒專賣店,等著顧客上門,這個風險就很大了。
我們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讓產品先有用戶,先有傳播。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降低企業的風險,可以真正改變整個中國社會金融的格局,真正的帶來民主和開放,這才是普惠金融的概念。(WBO本文根據何豐源先生文章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