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與消費主權疊加的時代,新銳品牌及網紅產品的快速引爆,讓企業意識到用戶力的重要性——“運營品牌先運營用戶”。用戶是一切商業的根本,掌握用戶需求的驅動力是成功的關鍵,但如何在本質上利用“用戶需求”驅動商業模式構建,傾聽用戶聲音,真正將用戶利益融入產品研、產、營、銷中去呢?
2017年阿里巴巴提出了“人、貨、場”的這個概念,“人”是核心,是“貨”與“場”的前提和基礎。在品牌構建中,“品牌用戶運維”是圍繞用戶心智,指引產品研發、生產、推廣、運營,確保各環節的運轉高效且兼容性強的三力(產品力、品牌力、用戶力)合一的用戶驅動模式。其有三個特點:一是用戶洞察為原點,順勢而為,符合用戶心智;二是確保“研、產、營、銷”協同共進,高效兼容;三是從價值引導到價值認同,從概念販賣到共情共鳴。例如:古井貢酒的會員中心就是“品牌用戶運維”工作的推進和開展部門,而勁牌公司及其外部公司開展的“大中小局”則是具體落地措施。
筆者將用“品牌用戶運維”的邏輯對時下較熱的“中高線光瓶酒”的市場和品牌運營進行簡要剖析。
01、被高估的“高線光瓶熱”
我國100元以下白酒市場總規模超2000億,其中光瓶酒市場規模約在700億元左右,光瓶酒近幾年增速20%。業內預判,未來3-5年光瓶酒規模有望擴容至1200億。
2021年2月至今,筆者走訪了安徽、山東、四川、貴州、廣西、湖北、陜西、內蒙古、江蘇等省份白酒市場,分別采訪部分省級龍頭企業光瓶酒營銷負責人、經銷商及終端門店,調研結果總結如下:
玻汾作為中高線光瓶酒中”翹楚”,其主要用戶多為追求品質的降級消費人群,其中有相當大的一大部分“偽中產階級”;
老村長、牛欄山陳釀的用戶也很難實現跨檔位消費升級,升級人群中也同時出現部分“偽中產階級”;
“高線光瓶酒熱”下的其它品牌產品,出現了“全國性品牌產品全國難開花、區域性品牌產品開花難”的情況;
高線光瓶酒與醬香型白酒一樣,經歷了媒體熱、行業熱、終端熱后,消費端出現了動銷慢的問題,而出現此類的問題,多為企業投機行為,忽略了“品牌用戶運維”,盲目開發產品,高估品牌價值,無法得到用戶認同。
02、光瓶酒“低端化”標簽,短時間無法改變
80年代中期受西方洋酒及葡萄酒的包裝形式影響,以茅臺、秦池為代表的全國性名酒、區域性名酒品牌開始使用外盒包裝。至90年代中后期,隨著外盒包裝的普及化及白酒企業的品牌化價值傳播,光瓶酒認知逐漸低端化,伴隨老村長、龍江家園以及牛欄山陳釀的全國化運作,光瓶酒在用戶認知中“更加低端化”。
即使有汾酒、五糧液、郎酒等全國性品牌,李渡、太白、九江雙蒸等區域性品牌的積極推廣與宣傳,但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光瓶酒“低端化”的品類標簽認知。
“高線光瓶酒”失敗案例,常常被冠以“同質化、升級難、模式老”的問題,從而忽略了“品牌用戶運維”。
03、高線光瓶酒的“品牌運營思維”
一、現階段的消費現狀
1、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的周期疊加
支撐消費升級與導致消費降級的周期存在疊加,導致消費降級與升級復合。一是區域與群體分化,展現出一、二線城市在消費降級,三四線城市在消費升級的狀態。二是財富與階層分化形成消費的馬太效應,高收入消費升級,低收入消費降級。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美國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從財富集中的角度看,中國的財富集中度已遠遠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而分化的勢頭并沒有停止的跡象。
盲目樂觀于“高線光瓶熱”,從而忽略中國經濟現狀,無益于企業產品戰略規劃的有效落地。
2、偽中產階級的S型消費理念
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十年的發展讓經濟得到了騰飛,我國的中產規模也借此得到了擴大,目前中產的數量已經破億。然而數量并不等同于質量,就像經濟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并無直接關系,我國的中產階級數量龐大,但顯得相對薄弱。
中產階級所擁有的財富看似豐厚,其實很多都是紙面上的錢,并不能直接用于消費。數據統計顯示,平均中國家庭有近70%的財富集中在房產上,金融資產占比不足20%。過去20年里,房價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我們的收入增速。
全球疫情持續肆虐之下,中國經濟增長勢頭亮眼,但消費既沒有進出口那樣靚麗,也沒有固定資產投資那樣平穩。中產階級開始分化,“偽中產”隨著“新中產”的出現而出現。“偽中產”出現S型消費結構,即高性價比與高端化兩極分化。一方面,人們追求高性價比產品,選用高線光瓶自飲或小型聚飲。另一方面,在政商務宴請時,人們愿意為建立在產品本身價值之上的品牌溢價和情感價值買單,支付昂貴的價錢高端、次高端產品。
二、是誰在喝高線光瓶酒?
1、消費降級比消費升級更明顯,家庭消費成重要消費場景
“高線光瓶酒”的崛起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早在2018年,眾多行業專家得出的結論是“消費分級”。經歷新冠疫情后,在與多個頭部白酒企業市場及品牌負責人及多省終端經銷商、店主處了解到:消費降級更加明顯。
● 消費場景——家庭自飲、朋友小聚為主要消費場景。受疫情影響,家庭聚餐及小規模聚餐增多,商務宴請降低。因光瓶酒特點,家庭自飲、朋友小聚成為高線光瓶酒主要消費場景。
● 消費人群——偽中產、小鎮人群。光瓶酒用戶結構與中高端酒具備顯著差異,70后、80后、90后占比分別約為29%、42%、23%,且正從80后向90后、95后過渡,年輕群體占比持續提升,正成為光瓶酒新一代意見領袖。一、二線城市生活壓力增大,三、四城市及小鎮經濟振興,偽中產及小鎮人群成為主流消費人群。
● 教育水平——高知,消費理智。伴隨用戶人群的年輕化及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該人群更注重健康飲酒、時尚飲酒,愿意多花錢購買更高品質產品。因此,具有品質和精神訴求的中高端光瓶酒更能迎合他們消費需求。同時,百元以內光瓶酒與盒裝酒消費場景重合,多為日常飲用,但相比于低端盒裝酒的包材溢價,光瓶酒性價比更高。
三、高線光瓶酒如何進行“品牌用戶運維”?
1、以用戶核心利益為導向
a、完善數據洞察,了解用戶需求。建立完善大數據洞察系統,通過一手、二手信息搜集匯總分析,真正了解用戶真實需求,避免出現區域性白酒企業容易出現的“我認為”主義(自認更了解當地消費者)。剛剛進行200年慶的廣東龍頭—九江雙蒸,早在2010年前就已組建了獨立于銷售體系外的市場調研團隊,針對性搜集、分析用戶及潛在用戶的消費行為分析。
b、不能利潤導向,違背用戶需求。用戶需求精準、產品功能精準、產品價格精準。不管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用戶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從未降低標準,部分企業為牟暴利而降低成本,產品品質與價值不匹配,從而導致用戶體驗較差、口碑不佳。新國標出臺后,將有更多的區域性白酒企業倒在產品質量上,要做到“小眾產品大眾化”、“大眾產品高質化”。
c、避免專家導向,忽視用戶需求。行業專家作為企業及產品品質背書,有極強的渠道說服力。但專家意見不等同于用戶意見,盲目迷信專家,讓很多產品得不到用戶認同,專家變“磚家”,自信變“自嗨”。
2、完善用戶需求監控管理系統
a、圍繞用戶需求,構建管理平臺。產品管理流程體系是產品規劃中將戰略演變到執行的基礎保障。傳統的依據管理職能,部門劃分的流程管理模式,缺乏全局統籌,管理流程運行效率低下,研發、市場、銷售的在產品出品時時常矛盾不斷,造成內卷問題。企業應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實現用戶需求與業務流程對接,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能,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b、圍繞用戶體驗,構建監控體系。對用戶群體進行科學劃分,進行分段分類別管理。喚醒:謹慎定義流失客戶,并對流失客群中高價人群進行再細分,結合產品偏好針對性觸達,提高喚醒效率;沉淀:對非活躍客群中折扣偏好人群進行再細分,進一步挖掘潛在高頻高價客群;轉化:對活躍客群中產品偏好和連帶偏好進行細分,通過交叉營銷提高客單銷售。
c、圍繞用戶問題,構建服務體系。(1)聚合:建立較為完善的用戶問題和意見反饋系統和機制,激發用戶主人翁意識。(2)互動:通過互聯網與用戶實現真實互動,網聚人的力量。(3)自由:打破時間和區域的限制,完成全日制或及時反饋的服務機制。(4)連接:是否去中介和把空余資源有效連接。
3、互聯互通,價值認同
a、關注兩微一抖,建立私域流量。傳播碎片化再到中心化,建立“KOL+KOC+粉絲”的私域流量池,完成引流、沉淀、轉化的過程。
b、關注用戶分析,品營銷三合一。在營銷方式上,“人”更加成為中心,“貨”扮演著價值交付的角色,承載著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場”的建設則需要營造價值空間,通過優質內容體驗強化用戶決策。
c、杜絕價值販賣,創建價值認同。當前悅己消費正在取代均質消費,個性表達、圈層認同、體驗升級、精致生活成為新的消費驅動力。要從產品賣點轉變為消費者利益點,從價值引導、觀點販賣到價值認同,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共情。(原標題:被高估的“高線光瓶熱”:運營品牌先運營用戶丨洞見)